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策略

2023-08-20王新云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幼儿

王新云

摘 要: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将幼儿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学好传统文化知识要从娃娃抓起,同时发挥出文化育人的作用。对此,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在日常教学中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展文化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文化魅力。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为研究方向,提出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幼儿园 传统文化 文化主题活动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6.058

如今,我国国民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开放,家长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愈发关注,很多家长从小便让孩子学习英语,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此,幼儿教师应在开展文化主题活动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幼儿通过活动学习和体会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向幼儿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创新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向孩子们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使他们越来越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并在之后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现阶段幼儿园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和复刻化特点显著

纵观如今幼儿园开展文化主题活动的现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设计的活动存在同质化和复刻化特点,只注重形式上的新鲜感,未结合传统文化对活动内容进行具体设计。这会导致文化主题活动流于表象,缺乏内在,无法通过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幼儿也只会被形式所吸引,并不会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无益于其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换句话说,教师在设计文化主题活动时更注重引入新元素,并没有深入理解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也未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忽略了解放儿童天性的重要性

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时没有意识到解放孩子天性的重要性。幼儿年龄较小,心理和思想都处于发展阶段,通常会依靠自己的潜意识来认知外界事物,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很多教师在活动中会出现过度干预的情况,强行让幼儿理解成人化的思想,或代替幼儿思考和实践。同时,一些教师没有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活动规则,导致很多规则幼儿难以理解,这样会削弱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信心。这是因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实际需求和期望不够了解,并在最开始就让幼儿接受认知范围以外的内容,忽略了幼儿的天性和主观情绪,不利于文化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未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一些幼儿教师未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进行深刻理解,在设计活动时也只是加入一些简单的传统文化元素,活动内容也只是做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小游戏,具有显著的形式化特点。并且,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方向不明确,活动的各环节混乱无序,这不仅会浪费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没有向幼儿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无法将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体现出来。

二、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调动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在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活动内容,并让幼儿通过活动对各种文化内容进行学习,如成语故事、民间习俗、传统节日、唐诗宋词等,幼儿在接触丰富的文化知识时会调动自身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幼儿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致较高,并且在家中也会观看很多与中国经典历史故事相关的动画片,如《秦汉英雄传》《郑和下西洋》《隋唐英雄传》等。另外,幼儿在日常玩耍时也会开展一些传统民间游戏,如踢毽子、抽陀螺等,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二)促进幼儿识字量的增加

通過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识字量的增加。如以“汉字”为主题设计相关活动,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幼儿对汉字的起源进行了解,还可以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让他们感受几千年来我国汉字的变化。如此既可以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积累更多的汉字。同时,幼儿阶段开展识字教学可以开发儿童的右脑,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有助于幼儿的成长。

(三)促进幼儿记忆力的提高

幼儿在参与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会感知和学习到很多传统文化内容,而幼儿阶段是开发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利用幼儿的记忆潜质学习和记忆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还可以使幼儿受益终身。

三、幼儿园文化主题活动融合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创设传统文化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1.创设幼儿园传统文化大环境

环境是影响幼儿的一大因素,对此,幼儿教师应注重对园中传统文化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学习和日常活动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以促进文化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在楼道、楼梯间、走廊等空间以图片等形式为幼儿展示传统文化,如设计楼道中的文化墙,可以每一层都设计不同的主题,如传统节日主题、民间文化主题、古典文学主题等,让幼儿在园中随时随地了解传统文化。通过创设幼儿园传统文化大环境,幼儿可以学习我国民间习俗、诗句诗词、寓言故事等,对于文化主题活动也会更加投入。

例如,在开展文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活动主题画一幅画,并一起贴在走廊的墙壁上,这样幼儿每天经过墙壁时都可以欣赏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画作,家长在接送孩子时也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并向孩子讲述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此,幼儿会一直沉浸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

2.创设班级传统文化区域环境

我国各地区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固有的特色,而只通过图片和视频无法让幼儿真切感受到不同的传统文化特色,为了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在开展文化主题活动时可以带领幼儿对教室进行布置,增添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物品,让幼儿有一种置身于古代学堂的感觉,对古人的学习方式进行体验。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幼儿可以体会现代学习方式和古代学习方式的区别,并对古人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解,转变以往被动式学习的状态,不由自主地被传统文化吸引,感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对教室进行布置,让幼儿收集或动手制作国风元素的装饰或物品,如在墙壁上挂上脸谱、文房四宝、青花瓷等,在每个区域之间摆放一个古风屏风等。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周围放置一些古典书架,上面摆放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传统文化故事绘本,并在活动开始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使学生快速沉浸在文化氛围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阅读区域,如诗词诗歌区、故事绘本区、文学经典区、神话寓言区等,每个区域放置相应的书籍,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区域进行阅读,使幼儿通过阅读传统文化故事学习故事中蕴含的良好品质。如《金斧头银斧头》教会幼儿做人要诚实;《守株待兔》教会幼儿不通过劳动是不会得到收获的;《孔融让梨》教会幼儿要懂得谦让。

(二)融入传统饮食文化,开展食育主题活动

在幼儿园开展食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通过食育教育还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将传统饮食文化与食育教育相结合开展饮食文化主题活动,丰富幼儿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

1.讲述饮食文化

教师可以在饮食文化主题活动中为幼儿讲述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史,让幼儿了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还不会用火,吃的食物也都是生的,在学会钻木取火后才开始吃熟食,这便是石烹时代;到了黄帝时代我国的饮食得到了改善,通过改进炉灶改善了饮食方式;周秦时代人们主要食用谷物蔬菜;汉代我国引进了胡桃、甜瓜、菠菜等食材,我国饮食文化得到了显著发展;唐宋和明清时代人们学会使用油来改善食物的口味。教师可以搭配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述,以丰富幼儿的认知。

2.示范饮食礼仪

为了培养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教师可以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来为幼儿示范饮食礼仪。如《礼记·曲礼》中提到人的左手方是放饭食的,右手方是放羹汤的;《论语·乡党》中提到吃饭时应注重长幼有序,晚辈需要在年长者离席后再离席;《过故人庄》一诗中也讲述了古代饮食待客的热情和真诚。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并让幼儿进行模仿,以在活动中渗透饮食礼仪文化。

(三)融入传统节日文化,强化幼儿民族意识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师应在开展文化主题活动时渗透传统节日文化,让幼儿学习我国多种多样的节日文化。近些年,西方文化和西方节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越来越重视庆祝西方节日,从而忽略了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甚至会遗忘一些传统节日,这必然不利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基于此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开展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幼儿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

1.中秋节主题活动,组织亲子活动

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到园中与幼儿共同参与“中秋节亲子主题活动”。首先,在班级中为幼儿和家长讲述中秋节的来历、意义以及习俗,并播放相关视频。其次,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中秋贺卡和月饼礼盒,并让小朋友轮流上台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再次,为家长和幼儿准备制作月饼的食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不同口味的月饼。最后,因为活动在白天进行,无法完成赏月,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与幼儿一同画出自己想象的“圆月”,教师也可以拉上教室的窗帘,布置好星星灯,用多媒体实现“赏月”,营造中秋节的氛围。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幼儿对阖家团圆产生进一步的认知,同时还激发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争做对国家和家庭有用的人。

2.端午节主题活动,组织合作探索

在活动开始后教师可以为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节日习俗,之后组织幼儿通过合作探索参与“赛龙舟”活动。让幼儿和其他小朋友组成不同的小组,一起叠纸船,并与其他小组开展纸船比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动手包“粽子”,可以用橡皮泥和彩纸代替食材,并一同将“粽子”扔进“河里”,以此来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此过程中幼儿即可以对端午节的文化习俗进行了解,通过合作探索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

3.重阳节主题活动,组织社会实践

为了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社区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到周围的敬老院、社区中陪伴老人,为他们表演才艺、打扫房间卫生、发放自己制作的贺卡、为老人捏肩、讲故事等,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老人带来温暖。通过这次文化主题活动不仅体现了重阳节的意义,还使幼儿树立了敬老观念,让幼儿学习“敬老、爱老”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出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作用,感受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四)传统艺术体验活动,开展传统艺术教育

幼儿园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应注重对传统艺术的教育。传统艺术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教师应根据文化主题活动,并结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传统艺术内容。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对传统艺术的相关概念和技巧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采取他们在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活动形式,如此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让他们切实参与到传统艺术活动中,发挥出传统艺术的教育作用。

1.剪纸艺术主题活动

教师可以结合春节和剪纸来开展主题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讨论每年过春节时自己家是如何庆祝的,在此过程中引入贴窗花的习俗。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不同形状的窗花,并融入我国的剪纸艺术,向幼儿传授剪纸的技巧,让幼儿动手剪一剪简单的窗花。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剪纸工艺,以此来调动幼儿对剪纸艺术的思考,实现对剪纸概念的拓展,让幼儿意识到剪纸自身便是一门艺术,在生活中也存在应用价值。

2.民族文化主题活动

56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且每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都十分独特,这都属于宝贵的传统文化。幼儿十分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在开展民族文化主题活动时融入不同民族的特色民族舞蹈,让幼儿在感受各民族风土人情的同时学习舞蹈动作,实现传统艺术教育。教师可以为幼儿介绍不同民族的舞蹈,如傣族舞、新疆舞、蒙古舞等,并对一些动作进行改编,降低幼儿学习舞蹈动作的难度,还可以为幼儿提供相应民族的服装,让幼儿穿着民族服装表演民族舞蹈,加深对特色民族文化的认知。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开展文化主题活动时以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有利于幼儿的综合发展,还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学水准的提升。孩子的传统文化观念应从小树立起来,幼儿教师是向孩子传授知识的主体,因此更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文化主题活动相融合的路径和方法,以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孩子是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希望,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在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陈秀丽、黄晃《幼儿园主题式艺术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幼儿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2] 李延松《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作用》,《戏剧之家》2021年第14期。

[3] 段彩云、郝建平《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纳入幼儿教育意义之考析》,《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4] 邹莉、刘慧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现状及路径》,《决策探索》2020年第2期。

[5] 邰文宇《幼儿园食育的定位與食育内涵的四重境界》,《教育观察》2020年第20期。

[6] 石梅燕、黄丹丹《学前教育本科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幼儿园传统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欢乐的幼儿园
老传统当传承
爱“上”幼儿园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