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

2023-08-20张爽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诗词诗词

张爽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身心健康发育和成长的重要场所,除了要培养幼儿各项基本的知识技能之外,更要注重对幼儿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和精神涵养的培育,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优秀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6.057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德育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美德,对于幼儿的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古诗词和传统节日教学素材为载体,创新多元教学模式,使幼儿深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教师要注重终身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传统文化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幼儿道德文化素质、人格品质修养、人文精神涵养的基础保障,能够引导幼儿价值观正确发展。作为教师,必须要具备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自学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各方面信息,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为高效开展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传统文化所涵盖的知识领域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特别是在语言能力培养中,教师要注重将古诗词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幼儿深切体会和感悟古诗词的魅力与独特之处,被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吸引,进而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内心情感,激发幼儿对文学经典的热爱之情。除了将古诗词作为主要的语言教学素材之外,还可融入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把古诗词与民族音乐、戏剧、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氛围更具有浓厚的书香特质。由此可见,教师的文化素养塑造是极其重要的,不仅会提升自身的精神修养和文化素质,也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自身作为知识储备的载体能够为幼儿传授更多、更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然而,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会具有它内在的本质,即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内涵思想以及作者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比如,很多诗词歌赋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正面或侧面地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坚毅顽强、独善其身、鄙薄流俗、不求功勋等精神品质,这正是需要幼儿传承和弘扬的文化精神和品质修养,也是需要幼儿能够深度参透的文化本质,但是,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启蒙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素养都不高,很难摸清这些诗词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师更要注重自己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除了要掌握各种传统文化知识技能之外,还要培养自己的思想品质素质及修养,像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谦敬礼让、勤劳节俭、慎独修身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通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师风来影响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各种优秀的品质,比向幼儿单一讲述一些所谓的大道理而言,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可充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二、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在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是提高幼儿国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形式,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及思维发展规律引用一些适合的古诗词教学素材,制定多种合理化的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个性指导和引导,使幼儿能够在诗词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和生活哲理。

1.课前查询,解诗疑

以《悯农》这首古诗为例,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查询诗人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或相关的教辅书查询作者,让幼儿了解到诗人的历史背景,进而体会到这首诗的创作意义;搜集关于诗词创作的背景资料,或者与《悯农》有关诗词的写作背景,像诗人李白所创作的《秋浦歌》,秋浦在今安徽贵池西,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当时李白漫游来到此地,亲眼看到冶炼工人努力劳作的情景,写下了这首诗。通过引用诗词写作背景资料可为幼儿讲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深化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古诗词原文进行翻译,利用工具书将每一个字、词翻译成现代文,特别是对于一些幼儿不认识的字词,要配置相关的图片素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2.激趣导入,揭主题

为使幼儿能够深刻领略古诗中的各种意境美,并感受诗人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和道德素质,提高幼儿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幼儿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将幼儿引入古诗的意境中,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可视化诗词鉴赏,不仅感受到诗词本身语言的優美,也感受到诗人那种道德与精神美。比如,教师可根据诗词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到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素材资源,组织幼儿开展诗词吟诵活动,在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情境氛围下,幼儿会快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古诗意境之中,与诗人的情感达成共鸣,让诗词诵读更富有韵味和情感,同时也准确把握诗词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3.初读诗词,读韵味

诗词朗诵是古诗词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过程,教师在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前提下,要有序组织幼儿对相关诗词进行朗诵,引导幼儿能够根据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可以范读、领读、听读、齐读,传授幼儿正确的朗诵技巧,语调、语速、停顿等语言表达方式要把握恰当,同时,在朗诵文字信息时,在脑海中要形成与之相符的情景画面,使诗词诵读更具有节奏性,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味美,有效提升幼儿良好的语言素养,对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以四季和传统节日为主线,生成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幼儿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提升幼儿爱国思想品质,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传统节日的特征和文化特色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进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1.树立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幼儿学习兴趣培养

良好的幼儿园教学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教育活动中,能够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转变单一化和形式化的教学模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思索知识,培养和提高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始终展现出活泼好动、积极乐观的一面,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激情,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育。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丰富的图片和幽默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比如,在开展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展示出粽子的实物图片或者卡通图画,让幼儿对粽子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及播放与端午节有关的民俗文化的视频短片,像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饮雄黄酒、佩香囊等活动都属于民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师还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讲述一些有趣的民间故事、传说故事等,进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明确传统节日教学目标,了解传统节日精髓

任何一种学科知识教学都需要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向,以便幼儿更好地学习,并从中获取到收益。以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为例,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幼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品质,因此可设计以下几种教学目标:初步渗透重阳节文化内涵,使幼儿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或讲故事的方式使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悟不同民俗风格以及文化精神;引导幼儿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谈一谈对重阳节的认识。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要实施具体的教学策略,首先要明确幼儿对重阳节的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分层教学指导。其次,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共同分享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教师可提供一些关于重阳节文化的绘本读物让幼儿去阅读,在阅读过后,组织幼儿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要求幼儿要讲述不同有关重阳节文化的故事。最后,教师要对幼儿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更要注重让幼儿参与到点评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他人讲述的故事、谈论的各种想法或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提高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

3.创新传统节日教学方案,提高幼儿教学水平和质量

积极的创新教学意识是提高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创造出一些新的想法和点子,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幼儿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提高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比如,临近中秋时,教师可以开展中秋主题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幼儿通过五彩画笔,将自己听过的、看到过的中秋故事,或自家过中秋的情景展现出来;通过讲授古代著名的几首和中秋有关的诗词,激发幼儿对于中秋诗词的热爱和浓厚兴趣;引导幼儿通过吟诵有关中秋的古诗词,或讲述自己的中秋故事,与古人一同领略中秋的独特意味;组织幼儿开展古诗词背诵比赛活动,通过背诵精彩中秋古诗词,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活动,比如,带领幼儿亲手做月饼,让幼儿担任小小烘焙师,通过做月饼,并品尝自己的艺术作品,感受中国文化的习俗,为中秋节增添绚丽色彩。

四、以民族美术为切入点,丰富幼儿想象与创造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幼儿的能力素养,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参与实际活动实现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育,因此,美术手工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有效利用美术手工课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生活能力与动手能力,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使幼儿能够深刻理解较为抽象的传统文化知识。

一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手工美术教学时,要注重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可选择与古诗词、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趣味性元素,帮助幼儿更好地提升自身对于美术手工课的兴趣,并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手工技巧,使幼儿更好地掌握其中蕴含的内容。比如,根据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或者各种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色可制作中国结、竹编、风筝、皮影、剪纸、布艺等实物,让幼儿受环境熏陶,与环境互动。

二是科学进行演示与指导。教师可采用演示的方式强化对幼儿的教学和指导,除了要运用到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演示之外,还要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为幼儿演示美术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引导幼儿按照教師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比如,幼儿在制作风筝时需要融入一些传统节日元素,像端午节的粽子,以粽子为原型制作风筝会涉及很多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教师可以让幼儿认识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础图形,之后再让幼儿进行自由发挥,有效锻炼幼儿的创新力、想象力、联想力和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养幼儿的创作信心。只有产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内在驱动力才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其中,并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和潜力去完成某些事情。因此,教师应提升自身对于幼儿创造力的重视程度,为幼儿提供自主表现的机会和平台,多说一些鼓励和激励的话语,使幼儿提高自信心,感受创作的快乐。

五、家园共育,引导家长参与园本特色教育

对幼儿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仅依赖幼儿园教师,同时也要发挥出家长的教育作用,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协作配合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目标,促使幼儿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首先,教师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家长的具体情况,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的方式深入了解每个家长的社会背景、兴趣爱好、性格取向以及家庭教育方法,根据不同家长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进行互动,使家长深切认识到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多融入一些礼、忠、廉、勤、谨、俭、忍、友、善、仁等传统元素,还要邀请家长到园中听课,让家长学习和借鉴教师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等各类活动,让家长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中,比如,在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中,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要共同朗诵诗词,一起感受温馨和谐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在美术手工制作活动中,家长要配合孩子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孩子思考时,家长可讲述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而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使得教学更持久有效。

最后,教师要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性和长久性,除了在教学方面之外,还要始终保持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积极性,要时刻保持教育孩子的热情,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在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要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开展古诗词吟诵活动,让幼儿从诗词意境中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以四季和传统节日为主线,生成教育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实践参与感受民俗文化特色,进而提升幼儿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瑞《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方法》,《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2] 谷虹,黄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涵》,《中国教师》2021年第1期。

[3] 卓芳芳《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