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的策略探究

2023-08-20宋佳

关键词:皮影戏美术融合

宋佳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多元教学思想逐渐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得到渗透和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融合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且先进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入课堂的目标和要求,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思路,还有创作的技法,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产生更高的兴趣,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传统文化去完成一些美术创作,更新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 传统文化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6.047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以及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不同方面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深入而细致地挖掘小学美术教学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寻找这些资源的合理融入方法和途径,确保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传统文化中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各种传统的图案和花纹以及戏剧艺术,都是可以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寻找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的有效途径,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收获,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最终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进一步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和小学美术教学融合的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将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更加顺利地学到多元化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比如,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讲解传统民族图案是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图案中的元素,使学生们了解不同传统图案的起源以及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对于这些图案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可以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民族传统艺术图案的基础上去学习相关的设计以及制作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传承以及弘扬传统文化,让小学美术课堂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文化和小学美术相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更多的世界,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让学生的想法变得更加多元,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还有生活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发现和想法,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这是新时期促进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的特殊方法。

其次,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增加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课程资源。不同地区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差异性,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教育情况并不完全一致,让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需要教师对于教学中的资源进行进一步提取和挖掘,寻找和教学目标相对来说更加匹配的或者是能够进一步体现出地域性特征的内容,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也能让整节课堂变得更加有趣。通过传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入,就能让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单一、结构相似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让课堂教学中的资源更加丰富和完整,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这种融合的方式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感知优秀文化的有效方法,能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魅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进一步发展。通过让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间进行融合,可以构建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探索愿望,使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持续性增强,让学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二、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的难点

1.学习过程中的内容难度较大

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历史不断变迁过程中的艺术结晶,也是文化的沉淀,我国历史悠久,通过传统文化资源能反馈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特质以及地域风情和历史面貌,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不同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及多元化的题材选择,其中包括文化思想意识还有艺术形式,前者主要是指以佛、道、儒为主的思想体系,而艺术形态则包括诗词歌赋、音乐美术、戏剧等不同内容,这些不同题材的艺术类型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都比较局限,让他们无法接受这些多元化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习的难度得到控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收获。

2.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

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美术课堂的融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和限制,要理解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更关注外界的事物,因此让教学工作的难度有所提高,同时对于自身的行为和语言比较缺乏自控力,这就会导致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间的融合受到限制和阻碍。相比较来说,小学生的思维更多的是一些具象思維,而接受抽象的知识和艺术思想时就会明显感到较为困难,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时,需要美术教师能精准把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让传统文化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要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的目标和要求,就需要教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优化,并且创设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以及表现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并且形成自己的创意,使用一些更具艺术性的语言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让学生的整体审美品位以及审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比如,在讲解《让剪影动起来》时,就可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在开始课程教学工作之前,先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内容去选定皮影戏的表演主题,之后让学生分头搜集道具,安排好每一个学生的任务,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其中,对学生提供指导,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形成更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能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顺利和方便,使学生对皮影戏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展开进一步的探究。此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来邀请学生进一步探索皮影戏的表演形式,了解皮影的制作过程,感受皮影戏独特的文化影响力和艺术魅力,可以尝试让每一个小组都制作简单的皮影,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分别认领一项任务,在组内小组长的带领之下,完成相关资料的搜集以及整理等不同的工作内容之后,教师再专门抽出时间安排学生对制作的成果进行展示。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愿意投入其中,同时会发现皮影戏所涵盖的知识十分广泛,最终他们制作出的皮影也会神态各异。正是这种教学模式完美实现了皮影与小学美术教学相互融合的目标,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体现出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2.创设文化氛围,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文化氛围的营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教学过程中关注一些相关文化知识的宣讲,而不是用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对学生进行感染,那么就没有办法起到文化育人的相关作用。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中,如果要融入传统文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就必须要形成更加浓厚的文化传播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以及学习欲望,让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融入课堂。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皮影戏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在西汉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在唐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甚至在元代传到了欧洲国家。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皮影戏知之甚少,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可能只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娱乐方法,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进行传承。因此,在开展《让剪影动起来》的教学工作时,就可以创设相对应的氛围,包括幕布以及照灯等道具都能够应用在课堂中,将教室布置成听戏的地方,之后再用投影仪给学生播放一段皮影戏的视频,让学生对于皮影戏产生更多了解,并且进入到这种环境下去获得相应的体验,在古今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进一步传承。这种方法能真正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到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传统文化以及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

3.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感,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融入教学内容之外,同样也要调动学生的所有器官,让学生能够对课程的内容产生不同的感受。民间美术有多种体现形式,也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内涵,如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生硬地融入民间美术文化,实际上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获得理想的文化传播效果,只有学生自己去感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在此基础上传承文化,才能够获得相对来说理想的学习效果。皮影戏表演难度较大,在表演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如果要让学生自己去操作皮影人物,实际上有很大的困难,学生甚至可能会在完成的过程中认为难度极高而丧失兴趣。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在皮影戏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皮影戏的表演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让传统文化以及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融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还能帮助学生更顺利地开展皮影戏文化的学习工作。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制作一些相对来说更加简单的皮影图案,包括太阳、月亮等,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制作的皮影编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完成皮影表演,这样的美术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参与其中的目标和要求,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能够自觉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得到进步。

4.深刻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优秀文化体系,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时,要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其进行挖掘,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成为小学美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中的流程进行优化。教师对内容进行完善时,教学层次更加丰富和鲜明,教学范围更加广泛,能够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

比如,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拓展戏曲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对戏曲文化产生兴趣,感悟戏曲艺术中塑造的岳飞以及花木兰等形象,这些形象的宣传对于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的弘扬和精神的傳承至关重要。这些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从更加多元化的领域中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特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5.丰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民族文化是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中,如果只教学美术教材中的一些知识,会导致课程太过于乏味和枯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美术就是照本宣科的一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但是在实际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时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带领学生深刻感悟和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其中的内涵和价值,使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学生的价值观自信得到显著增强。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皮影戏的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来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元素作品,比如电影《功夫熊猫2》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这部电影的开始,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皮影戏。这种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皮影戏的方法,能够让皮影戏的传承途径更加多元,也让传承的效果更加良好,使传承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皮影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展现了极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中的内容更加新颖,体现出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教育体系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学科的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艺术素养和更好的艺术品位,也能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美术学科中蕴含的内容更加丰富,也能使学生在其中收获更多知识。当前,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生机勃勃的现状,通过将传统文化带进小学美术课堂中,能够丰富课堂的内容,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也能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在他们人生道路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为了实现小学美术教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就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使学生在其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加速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昕笑《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

[2] 周鸣《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家长》2022年第20期。

[3] 许应飞《传统艺术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研究》,《当代家庭教育》2022年第15期。

[4] 范星妍《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的策略》,《教育艺术》2022年第5期。

[5] 罗达芳《小学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探讨》,《读写算》2022年第14期。

[6] 朱玉桂《传统艺术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新教育》2022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皮影戏美术融合
我们来演皮影戏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皮影戏
《融合》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