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与策略解析

2023-08-20何嘉榕

关键词:中华初中英语传统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初中生树立文化自信,满足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并尝试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现状,提出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 传统文化知识 意义与对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6.031

新《课标》提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英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思路与方法,在培养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中吸取文化精华,使得学生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具备跨文化沟通与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探究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的文化创新要基于语言开展,文化是语言内容的丰富与扩充,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也在不断提高,文化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落实文化教育是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有效对策。因此,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了解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文化内涵,直接影响初中生的文化观念,同时有利于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与西方文化,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与思想。

2.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都以向学生渗透英美文化为主,鲜有机会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这会影响到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初中英语课堂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还能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对初中生来说,其正处于认知事物的关键时期,对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有利于其认识到各国的真实文化背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初中英语教师不能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要重视加强文化知识培养,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同时,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对比中西方语言的差异,让学生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传承,以顽强的生命力与传播力传承至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了解到中华人民的顽强精神与伟大智慧。当前中国与世界交流往来日益频繁,不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水平都在持续上升,若想进一步与世界沟通互联,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就要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从而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给世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激发学生用英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自觉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进行对比,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良好基础。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应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

渗透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喧宾夺主。例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在教授学生掌握一日三餐的英语表达时,经常会向学生介绍:milk,bread,rice,cake这类与食物相关的英语词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学生拓展soybean milk(豆浆),steamed bread(馒头),rice noodles(米粉),fried cake(煎饼)fried bread stick(油条)等中国传统食物的英语词汇,这样的渗透方式就是一种适度的渗透。但不应再将“夫妻肺片”“麻婆豆腐”融入其中。在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要控制内容的量与时长,渗透内容是对教材中内容进行相关的衍生,不能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

2.合理性

教师在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不可牵强进行,要遵循合理性原则,将适当的内容在适当的时机融入其中,从而自然地完成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英语听说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视频、图片的直观刺激下,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记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此,初中英語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搜集传统文化知识素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现状

1.教材有待改进

新《课标》要求下编制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为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力提供了系统的支持,但其中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十分有限,大多与西方文化知识与历史艺术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中国文化造成了影响,不利于实现应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目标。

2.教学内容不足

语言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交流工具,也是文化传输的重要载体。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对学生应试能力方面的培养上,没有认识到在英语课堂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被西方文化知识所吸引,导致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并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对策

1.在词汇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英语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英语文化,在深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理解与认知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加恰当地应用英语词汇。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教师要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通过引出词汇拓展延伸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质量与效率。词汇教学并非独立的个体,要与相关的文化进行融合,这也是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利时机。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fish是常见的英语词汇,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此单词时,不但要融入英语文化,还要构建起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联。在英语阅读材料中,经常会遇到poor fish,a dull fish 等词汇,这里的fish不能直接翻译,表示了各种各样的人。英国四面环海,其捕鱼业十分发达,渔业发展与社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历史、文化、知识方面都深受渔业的影响,教师在讲授这一词汇时,要向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相比之下,中国的陆地面积较大,自古以来我国的农耕文明就十分繁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与“土”有关的成语:开疆拓土、寸土不让、寸土寸金、土生土长等。在英国很多诗歌都与fish有关,在我国古代则有很多诗歌都与田园相关,这些诗歌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了解文化的主要途徑。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渴望通过阅读了解世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很多学生会通过阅读英语教材或课外资料获得更多与西方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彩夺目。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教师要灵活熟练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使得英语阅读课堂更具趣味性与探索性。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当教师在讲授《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一课时,要借此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根据本课的阅读内容What do you feel like watching today?教师可以根据其中提及的观看喜剧电影能够让人身心愉悦进行拓展,尤其是其中提到了Kung Fu Panda,该电影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元素,将中国功夫介绍给了观众。教师可以以此展开传统文化介绍,丰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与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途径为学生搜集资源,并为学生制作一个关于Kung Fu Panda 的文本内容,让学生就此展开阅读,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功夫文化,从而实现在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3.在写作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与培养目标的一部分,将传统文化融入写作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提升。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与素养,使得学生的英语写作内容不再单调乏味、内容空泛。另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与外国人对话时能够将中华文化表达出来。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为学生设计写作话题,或根据写作题目促进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练习时,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题目 My Favorit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供学生选择的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学生在写中秋节时,大多会提及中秋吃月饼赏月、嫦娥、玉兔、后羿射日等传统文化知识,有些学生还会将古代诗人描写的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歌赋应用到英语写作中。如教师可以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英文版引入作文中“we are still able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e moon together”,如此一来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强化了学生对关中华文化方面的写作练习,提升了学生利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

4.在英语口语练习中融入传统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时不能急于求成,在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也要如此,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英语口语交际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将口语培养与传统文化渗透有机集合,对继承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学生自己开口来练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口语素材,让学生进行自行练习,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对话交流的能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先要以英语教材为载体,将与之匹配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其中,可以编写成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对话内容与所学知识内容相关,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将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小故事编创为对话内容,让学生自行组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负荆请罪》这种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故事编创为英语对话小品,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以此促进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提升,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5.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除了常规的课堂英语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并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其中,英语活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开展。其一,在课堂上组织开展“讲传统文化故事”“欣赏传统文化影片”“英语古诗朗诵”等。其二,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历史故事、著名人物等,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并用英文整理相关内容,在课堂上与大家一同分享。相比之下,这项活动的难度更大一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在大家的共同配合下一同感受传统文化知识的魅力。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中蕴含了中华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每个中华儿女都肩负着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新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能够应用英语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

参考文献:

[1] 熊亦波《如何上好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中英语课——以Unit 5 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为例》,《英语教师》2021年第12期。

[2] 沈欣冉、曾国秀《以文化自信使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调查》,《文教资料》2020年第1期。

[3] 林晓强《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与策略》,《新课程》2021年第50期。

[4] 王保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初中生世界》2020年第8期。

[5] 顾玉珍《初中英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基础教育论坛》2021年第27期。

[6] 柯秀红《依托语篇文化内涵,实现学科育人目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语篇为例》,《英语教师》2021年第17期。

[7] 唐珂、张洁、刘茜《浅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和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8期。

[8] 陆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英语教师》2022年第5期。

(何嘉榕,1995生,女,汉族,福建龙海人,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

猜你喜欢

中华初中英语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