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3-08-20尚鹏斐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传统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的广泛应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影响很大,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够让小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和文化内涵,也能够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渗透价值,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渗透路径和方法,旨在以此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6.021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一些西方外来文化给年轻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将其渗透在学科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渗透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数学教师都是机械地将课堂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然而,由于小学生处于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面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内容,还缺乏直观的理解,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降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通过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模式,既实现了优秀文化的全方位拓展,进一步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文化还包含了一些优秀的数学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艺术作品和生活工具,这些都能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让小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数学内容对传统文化有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文化,充分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辅助教学价值,同时也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以及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价值。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知识理解水平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具有较强的难度,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和抵触心理,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仅仅注重向小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相关内容,没有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还存在很大的困惑,无法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来创新小学数学知识的呈现效果,既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也能够从培养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入手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也能够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探究热情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对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小学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调整,这样,小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知识,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3.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从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当前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根本目标,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优秀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价值,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既能够帮助教师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方式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通过对数学史的深度了解来使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这样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既实现了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帮助小学生提高了对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视程度,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在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小学生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有效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小学数学的文化内涵,还能够让小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素养和道德修养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文化渗透

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方式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仅仅是对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小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习题的方式来巩固课堂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小学数学逻辑性较强的这一特点,将游戏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既能够充分挖掘数学学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借助数学教材的内容让小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数学习题和知识定理都与传统文化存在着某种联系,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定理和概念背后的一些數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中,这样小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对数学历史人物的深度认识和数学历史的深度挖掘来培养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也能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渗透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对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变换》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展示窗花或者剪纸等图片,让小学生对剪纸进行细致观察,找出其中的对称图形,这样既能够帮助小学生对传统的艺术文化进行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还能够在学习图形的过程中结合这些传统文化来提高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挖掘数形之美,传递传统文化

充分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图形价值能够让小学生产生良好的数形审美,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全面感知和深度理解,也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引导小学生进行充分探究,避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法,这样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小学生既能够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传统的图案来深刻理解数学图形,这样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认识过程中,学生便能够学习到数学图形中一些具有较强民族文化特色的图形,从而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实现对数学图形的立体化感知。

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各种图形的种类十分繁多,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数学图形包含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既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图形呈现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对于这些图案的背景进行全面收集和探究,这样既能够掌握图案背后的一些数学思想,还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深度挖掘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另一方面,学生在对这些图形的来历或者起源进行全面探究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针对化教学,让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认识和全面认知,还能够帮助小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数学图形知识的整体认识,从而有效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3.结合名人故事,培养数学信心

我国古代有很多十分优秀的数学家,这些数学家们在创造数学成就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以这些数学家背后的传统故事作为兴趣点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古代优秀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进行讲解,在讲解到某一数学概念和定理时对于数学家的生平进行全方位概括,这样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去学习数学家们身上所具备的一些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同时还能够将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融入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以及坚定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具有重要的价值。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古代数学成就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来进行讲解,让小学生系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视程度,还能够通过深度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可以向小学生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向小学生介绍祖冲之在发现圆周率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让小学生对祖冲之的优秀品质进行学习,然后在恰当的时机引入圆的周长这一概念,这样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学习,还能够牢牢掌握一些复杂的公式或定理,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价值。

4.加强阅读重视,拓展数学思维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能够作为一门语言来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数学能够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充分注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方面,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小学生的课内阅读,让小学生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直观感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认知。例如,教师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问题时,可以将《孙子算经》中这部分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来引导小学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了解到数学题目的历史背景,也能够对优秀数学文化产生充分的认识。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内阅读的主要素材来与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这样小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也能够实现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的学科融合,对于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小学生的数学视野,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5.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文化传承

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不能够单纯采用口头讲述的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也无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感官能力相对较强,他们更加喜欢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去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方式,这样小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认识,既实现了小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直观理解,也能够帮助小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视听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學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需要通过教学理念的有效渗透来提升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千克和克”等相关的重量单位时,可以组织小学生观看“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的视频,如此小学生不仅能够对这些数学单位产生清楚的认识,也可以在了解和认识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切实转化数学思维,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渗透既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及时掌握数学知识,传承数学精神。在优秀文化的渗透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地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积极探索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教学工作相契合的创新化教学方式,向小学生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知识,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兴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2] 杨友淑《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探析》,《华夏教师教育》2022年第7期。

[3] 张海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论坛》2021年第19期。

(尚鹏斐,1985年生,男,汉族,甘肃庆阳合水县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