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
2023-08-20杨杨
杨杨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7)
校企合作办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不同产业、行业变革加快,一些新的经济形态、新兴的产业和行业不断涌现,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来支撑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是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1-2]。“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是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2019 年8 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要求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3-5]。因此,深入挖掘校企合作办学优势,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团队结构等多种措施,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驱动力
1.1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职业教育改革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师资力量。近年来,“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6-7]。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树立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让不同职业定位的学生拥有成长成才路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较高的实践操作水平,能够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职业技术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8-9]。职业教育还要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这些都依赖于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需要学校的高素质教职员工、企业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行业能工巧匠等组建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合作。通过结合校企合作平台优势和创新团队的优势课程资源、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展高质量职业人才培养。
1.2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双师型”教师改革教学方法、育人模式等,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产业发展创新深度融合。“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能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合作潜力,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教学团队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面对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新需求,“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不断开发和完善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服务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保障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人才需求侧有效衔接。
1.3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双师型”教师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组建协作共同体,实现学校与企业双向互动,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开展工作。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实践和市场需求,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同时,“双师型”教师也可以进入企业开展实践,为企业提供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创新和发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能够满足不同职业选择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校企协作共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
2.1 合作实效性不足,企业缺乏参与动力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培养目标不统一,直接影响校企合作开展的效果。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效益;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经济效益。部分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时还停留在双方签订合作框架、战略协议,实习基地挂牌等初步阶段,校企合作的形式单一、成效欠佳,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足,缺乏引领示范作用。鉴于此,“双师型”教师对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开展职业人才培养的态度存在差异,对参加并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已组建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缺乏适用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
2.2 “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团队结构需优化
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开展“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具有一定优势,团队成员可以由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和技术专家组成,通过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学校和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然而,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受限于教师管理制度、学历等条件,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的路径仍不通畅,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成员多由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缺少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9-10]。职业院校的教师虽然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但实践教学能力偏弱,其在人才培养和服务企业技术研发方面的作用有限。“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来源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结构的优化。
2.3 校企合作不深入,创新成果不突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校企合作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有限,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提供的科技服务无法满足企业需要,导致校企合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教学成果创新和科技服务创新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不仅要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建设、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流程的引进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还应在企业生产、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与改进等方面提供服务。由于当前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目标差异、实效性不足等问题,部分学校组建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整合校企合作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和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不够突出,缺乏对校企合作及“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示范引领,团队创新成果不足,影响了团队的发展[11]。
2.4 团队合作基础薄弱,团队协作需增强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在促进教师群体成长与发展、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积累与凝练、彰显学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力与创新成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多以专业、课程为中心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团队建设目标不明确,未能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存在团队合作基础薄弱,教师协作创新观念不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满足感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学创新团队的协作与长远发展[11]。因而,需整合校企合作优质人才资源,组建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校企协同工作机制上进行创新,将专业类别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实践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需求相结合,提升团队成员的协作创新能力。
3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措施
3.1 健全团队建设管理制度,构建团队培育建设机制
创新团队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协作共建,创新管理模式,制定团队建设管理制度。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13]。“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优化师资结构,吸纳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参与团队建设,建立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对创新团队成员的构成、任务分工、权利与义务等明确界定,形成制度保障。创新团队建设还需要明确考核激励与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发展[14]。实施创新团队动态管理制度,促进教师提升自身能力,将“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与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建立统一评价运行机制,推动多方、多元协同考核评价。最终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机制,促进创新团队健康、有序、高水平发展。
3.2 明确团队建设发展目标,规划创新团队建设路径
创新团队建设要紧跟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目标要求,瞄准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等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推进创新团队体系化建设。“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在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制定具体建设目标、建设标准,规划创新团队建设路径,从而提升团队建设质量。首先,创新团队建设要服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校企合作、团队建设实际情况,明确团队在专业发展规划、教学资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分层目标。其次,根据各项子目标及任务,分时期、分阶段督促团队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并及时调整工作内容与目标。最后,通过创新团队管理制度,开展成员的考核评价,促进创新团队运行管理有序实施,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高效完成创新团队建设各项指标,切实保证创新团队建设质量。
3.3 发挥校企资源平台优势,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
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资源平台优势,实现校企教学资源、企业生产实践资源、人才培养、团队成员培训等多方位的合作,促进校企双方优质师资力量参与创新团队建设。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评价与鉴定、职业资格认定、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积极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让企业能够在校企合作中形成利益共同体。一是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职业院校与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共同参与“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现人才资源合理利用,优化“双师型”教师团队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校企互通。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团队要在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工艺革新、产品研发、管理改善等相关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交流,充分挖掘校企现有资源优势。三是为团队提供创新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机会,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提升教学效果。
3.4 构建创新团队培训体系,提升团队协作创新能力
提高教师能力是“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任务,高质量“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离不开系统化、层次化的专业培训,要将创新团队特色与专业培训内容、建设经验进行融合。一是构建符合创新团队发展需要的培训模式和课程体系,突出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建设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共同协作,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开发技术、模块化教学设计等。二是针对创新团队成员结构和特色,开展层次化培训,让普通成员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让核心骨干成员通过培训获得课程资源建设与更新能力、企业生产实践改革创新能力等,让专业带头人、团队负责人更新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并将其融入团队建设中。三是打通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教师培训通道,让创新团队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实践,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技能培训与兼职锻炼,深度参与企业中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训指导和技术技能创新能力。
在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校企双方需要积极探索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创新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方面,也应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为自身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