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塑造经验及启示
——以洛阳、重庆、西安为例
2023-08-19聂曼曼
聂曼曼
(河南科技大学 图书馆,河南洛阳 471023)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内核,城市则是文化的载体和积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良好的城市文化是一种凝聚力、亲和力,更是一种生产力、创造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是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1 城市文化
1.1 城市文化内涵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将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1]。对城市文化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个层面:从文化方面来界定,认为城市的文化是指人们所拥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社会的技能和习俗;从城市自身特点来界定,是其居民在生活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独特的社会形态,具有地域性、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
1.2 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文化是城市精神、城市价值的体现。一座城市,其历史底蕴是其精神所在,而其人文氛围更是其最让人怀念的所在。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润滑剂,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彰显。城市优良的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提升人们的品德素质,还可以提升城市的魅力、活力、自信力和凝聚力,从而推动城市内外的沟通。城市文化同改革、科技一起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三驾马车,正如社会学家阿·霍雷所说,“文化与城市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孕育文化,是文化滋养的土壤;同时,文化的产生、传播反过来刺激城市的发展”[2]。
1.3 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
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地域背景的差异、历史的差异,所产生的人文风景也不尽相同,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如北京的宏大气势和古都气象、上海的繁华盛景与现代都市风貌、广州的亲切气息与南国大都会意象、成都的优雅休闲气质和浓郁的天府之国富庶景象,都是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城市形象有很强的吸引力,要重视包括物质空间、社会和物质文明层面在内的城市形象设计,充实文化内涵。
2 国内部分城市塑造城市文化研究
2.1 洛阳城市文化分析
2.1.1 文化资源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四大发明中有三项诞生于洛阳。拥有5 000年的文明史、4 000年的建城史、1 529年建都史的洛阳,不仅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素有“十三朝古都”之说。“一座洛阳城,半部中国史”之说名不虚传,集古都文化、河洛文化、丝路文化、大运河文化于一身,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见表1)。
表1 洛阳文化资源概述
2.1.2 文化传播
借助央视及各级电视广播媒体和各类主流媒体,以广告和其他形式宣传洛阳的特色文化(见表2),《2020中国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显示,在海外网络传播力排行榜中,洛阳已位列地级市排行榜的第9,全国337座城市位列第43,这标志着洛阳城市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的提升达到了新的水平;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洛阳盛大出镜,惊艳全球;从《唐宫夜宴》到《舞千年》,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洛阳元素”频频出圈,洛阳在打造文化IP上下深功夫,创新思路,紧抓机遇,凭借唐宫小姐姐、龙门金刚等具有隋唐特色的文化形象,为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崭新的活力[3]。
表2 洛阳文化传播概述
2.1.3 文化创新
(1)文化+工业
洛阳老工业基地留下的旧厂房、老园区,既承载着人们的奋斗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独特风貌。利用工业遗产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
洛阳涧西区东方文创园,是集文化创意、创新创业、文化广场、运动中心、主题酒店、餐饮休闲、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涧西区东方文创园曾是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机分厂,52.5亩的土地上有20座旧工业厂房,建筑面积达到2.4万平方米[4]。20世纪80年代,这车间里的机器不间断地发出有规律的轰鸣,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的工业发展和热火朝天的奋斗岁月,这些火热岁月留下的老工业遗存是老一代建设者永远的乡愁,而建筑上充满现代气息的创意元素又让年轻一代感到别样的时尚,东方文创园将旧有建筑特色保留,注入了文化创意元素,为创意产业发展增加了空间资源,真正将传统文化资源与产业资源有机结合[5]。
(2)文化+科技
2020年,第四届河洛文化大集活动作为洛阳牡丹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托“享游洛阳”文旅平台,首次在“云端”呈现,实现文旅产品、农副产品“直播带货”,300余家文旅企业参与活动,线上展示、展销800余款文创及非遗产品,通过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百度、微博等平台宣传[6]。
利用数字科技实施“数字隋唐”、5G智慧景区、数字演艺等项目,把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成国际大遗址保护范例和国际文旅融合示范区,打造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古韵今风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矩阵。应用洛邑古城3D投影秀等交互科技,打造沉浸式科技文化旅游场景和品牌项目。
(3)文化+体育
洛阳把“乐道”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把“有‘乐道’走、有风景看、有故事讲、有驿站停、有科技范儿”的“乐道”建到群众身边,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全面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鲜明主题和价值追求。洛阳建成投用的乐道已突破1 000公里,串联绿地游园31处,人文遗址、大型城市商业中心、公共中心等55处,成为洛阳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7]。
(4)河洛书苑——推进全民阅读
阅读作为文化教育的方式之一,在提升公民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关乎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洛阳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文化阵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将阅读服务真正地送到家。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城市书房204座,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107万余册,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基本形成,城市书房成为洛阳的特色文化地标,是促进洛阳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支撑设施,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播放了洛阳城市书房建设专题片。
2.2 重庆城市文化分析
2.2.1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由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组成,它既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性格的基石,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因素。作为文化名城的重庆,具有独特的景观、鲜明的巴渝文化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见表3)。
表3 重庆文化资源概述
2.2.2 文化传播
重庆多年来坚持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文化大部门制,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多元化发展。“442”城市文化业发展系统初步形成:第1个“4”指新兴文化行业,包括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文化内容和文体会展;第2个“4”指传统文化行业,包括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印刷包装和演艺娱乐;最后的“2”指以文化商品制造、艺术品创作和交易为主的两大创造行业[8]。
以开放思维推动媒体融合,构建集IPTV、“渝眼”、“CTV掌上重庆”等终端为一体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形成覆盖全市的大宣传格局,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号等第三方账号活跃用户70万户,日均阅读量近300万次;舞剧《杜甫》短视频话题热度达5.2亿次;《晒文化·晒风景》系列节目,让全国观众领略了“行千里致广大”的“山水之城”的美丽[9]。
推动国际文化交流。重庆图书馆与英国、美国、波兰、乌拉圭等国家驻川渝两地总领事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主题交流活动,有效扩大重庆文化国际影响力;首次进驻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联合国文献回家省亲展”;成立重庆国际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成为重庆市优秀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2.2.3 文化创新
重庆打造全民阅读品牌,吸引更多市民参与阅读、享受阅读,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第二届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活动入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主办的2019年度国际营销大奖10个最富于启发性的项目之一。
“文化+科技”,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升级文化呈现和传播手段,完善“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注册用户32.84万户,全年访问量1 498.3万次[10]。
2.3 西安城市文化分析
2.3.1 文化资源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并于198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文化名城”,3 100多年的建城史、1 100多年的建都史使得西安的文化资源鲜明有特色,且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见表4)。
表4 西安文化资源概述
2.3.2 文化传播
西安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展示盛唐文化为主题,将曲江新区打造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该区建设有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商贸会展、餐饮娱乐、影视演艺、出版传媒等为主体的完整文化产业体系[11],将西安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历史与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这座千年古城强大的风韵,以城市文化为切入点,融入城市的发展之中,将“无形”的文化资源变成了“有形”的商品,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发展模式。
2.3.3 文化创新
“文化+”的发展方式,已经是西安发挥文化优势,打造文化强市,吸引世界瞩目的关键。“文化+”的模式也将成为西安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化+科技,西安城墙的古老与现代技术结合,用无人机进行了一场光影表演;文化+互联网,西安牵手抖音,将文化依托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推广。从“西安年·最中国”到“春满中国·醉西安”;从“无人机光影秀”到“抖音之城”,西安再次荣升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之城”。
3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3.1 积极探索、创新体制、共建共享
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政府应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区域内城市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完善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激励制度,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实现共建共享。加强对博物馆、美术馆及其他文化机构、科研院所的统筹,使各个机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所在领域的资源。通过政府补贴、公私合作等形式,在节约资金的同时,改善和弥补公共文化供给的短缺,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满足国民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同时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和影响,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
在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业文化、体育文化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文化+”平台,实现“文化+”产业化、社会化、数字化、区域化的融合发展。引导文化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服务建设,设立文化服务基金,建立文化服务联盟,提供更多资金和网络支撑,以网站、互联网电视、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形成老、中、青、少的全龄人群覆盖,提高使用频率[12]。
3.2 打造城市文化App,推广城市文化品牌
城市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通过城市App建设,塑造城市个性化标志,传承城市独特气质,打造城市名片,促进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城市文化App不仅是一种文化体验方式,更是一种品牌传播。
将知识服务、文化服务融入城市个性、用户偏好。知识服务方面,政府牵头,联合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开发虚拟现实游览、文物鉴赏、历史课堂等服务,推出免费或付费的产品,提供读书会、读诗会、油画鉴赏讲座等公益活动,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居民的文化素质。文化服务方面,城市名片、城市百科、文化地图、旅游景点等栏目内容,填补了城市文化信息传播的空缺。名胜古迹、历史名人、重要历史事件让青年对城市文化有深入探求。文化地图栏目,除了有话剧、演出等商业活动,民风名人、建筑风景、民间技艺等节目以脱口秀、人物访谈的形式进行,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推动文化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构建信息流畅对接的文化服务数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