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保护创新路径研究
——以菏泽学院鲁筝艺术博物馆为例

2023-08-19江文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古筝文化遗产博物馆

江文杰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00)

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乡土、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是当下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为非遗保护事业铺展开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1]。

近年来,高校的非遗保护工作颇有成效,诸多学者对高校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把高校博物馆作为特定的传承和保护主体的研究尚缺少具体、详细的论述。就目前来看,人们往往关注的只是高校对非遗保护的研究,具体到对高校博物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博物馆的建造设计及实际工作的相关个例研究,对其非遗保护方面的研究却关注甚少。高校博物馆作为高等教育和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实践的重要基地,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但目前高校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校博物馆发展历程及其非遗保护的现状

纵观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发展历程,从发展起源与建设进程来看,高校与博物馆之间的发展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例如,世界上最早的近现代公共艺术博物馆——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就坐落于牛津大学,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最初属于张謇在1902年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日渐迅猛,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拓展,场馆类型也不仅限于各类标本及历史存遗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为满足教学需求,诸多专业院校,如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等,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新建了许多专业类博物馆。直至2011年,在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2](以下简称《通知》)中,再次明确了教育部门、文物部门、高校在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中的职责,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近3 000所高校中仅有约500座博物馆,博物馆占学校总体比例的1/6,而其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专门类博物馆更是少数。例如,目前山东省内高校仅有青岛大学以少数民族生活器物为特色进行进收集、整理、展示工作的民间工艺博物馆,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多种非遗工艺名品展示、收藏、研究、传承为特色的非遗艺术博物馆等少数艺术类博物馆,更加具体、更加有针对性的围绕一种非遗项目而建设的博物馆更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虽然自《通知》下发以来,高校博物馆的相关建设、研究等工作开始逐步扩展,但以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并且高校博物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诸多高校及高校博物馆并未真正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的发展规划。

曾国藩曾说:“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代表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价值和文化创造。要更加高效地在高校中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要聚焦地区文化精髓,找准非遗文化引领方向,以博物馆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阵地,积极投入研究和建设,从以往高校艺术类博物馆 “大范围”“广撒网”的建设方向中梳理自身短板,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形成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非遗“专门类”博物馆,真正从“大而全”转变为“专而精”,更好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更有深度的育人价值,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营造出更加良好的传播空间。

2 鲁筝艺术博物馆简介

山东菏泽乃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广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菏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位列山东省第一。在菏泽市诸多非遗项目中,山东古筝乐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汉魏时期诗人曹植任鄄城王时,就曾有“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诗句,可见当时筝艺在菏泽之盛行。筝艺在鲁西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新曲、大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派古筝艺术,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古筝流派之一。传统的山东古筝乐,主要分布在郓城、鄄城一带,素有“郓鄄筝琴之乡”的美称,弹筝的风俗经久不衰。

为弘扬山东古筝乐艺术,培养专业人才,菏泽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把山东古筝乐引入课堂,现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相借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3]重要思想的引导下,2018年,菏泽学院与山东古筝乐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菏泽艺术馆、山东荷花(鲁筝)乐器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历时3年,于2021年6月在菏泽学院正式落成“鲁筝艺术博物馆”,并对师生和公众免费开放。

鲁筝艺术博物馆其自身定位为“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山东古筝乐’传承和保护为主体的专门类高校博物馆”,以鲁派古筝的乐器、区集、乐谱、史料、典籍、音像资料为主要收集对象,系统展示鲁派古筝的艺术特色,搭建古筝艺术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围绕“推动鲁派古筝乐建设发展、培养高校专门人才、传承发展鲁派古筝艺术”这3个议题,举办陈列展览、活态展示、历史挖掘等活动,提示了博物馆试图构建非遗项目高校传承与保护为主体的基本方面,从而衍生出高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意义并构建起这些意义的传播空间。

3 鲁筝艺术博物馆建设优势

3.1 依托鲁筝艺术博物馆建设,营造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时至今日,某些传统博物馆的体验还停留在文字展板和解说员讲解的时代,部分高校博物馆的展示也仅是对当地文化等元素简单堆砌,没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并将地方文化特色展示其中。这种传统的展陈方式无法营造场景再现的文化氛围,只是被动地让参观者通过文字和实物去观察、了解展品信息,不能有效契合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精神生活需求,不可避免地形成公众对博物馆高门槛解读的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如果不能和参观者产生互动性体验,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或制作工具,让参观者通过静态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解,会直接导致非遗自身独有魅力缺失。从博物馆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角度来说,良好的参与感能够调动参观者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参观者的印象,从而使博物馆文化内涵与参观者的精神需求产生共鸣,增强参观者的文化认知程度,缩小与博物馆高解读门槛带来的“专业屏蔽”,进而使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拓展与应用。

鲁筝艺术博物馆首要的立场是其原貌呈现,既要保留文化原貌,又要发挥博物馆研究和教育的主体性,在博物馆传统展示形式的基础上,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让传统焕发新生。针对山东古筝乐的历史源流和古筝藏品进行选择性组织,以数字影像、声音为核心,借助互动屏、5D全息投影等多媒体交互技术最大程度地还原山东筝派藏品,展现山东古筝的卓越风姿,打造“活起来”的展示空间,通过与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交互,同时以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核心,在筝乐老艺人的学习、传播历程中搜寻具有故事性的案例,利用多媒体等技术进行情景还原,营造文化传播环境,提升学习氛围,全方位展现山东古筝乐的发展历程与艺术成就[4],将展陈形式逐步拓展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鲁筝艺术博物馆作为山东古筝乐的故事讲述者,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优势进行创造和创新,使参观者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更得到了情感与精神上的满足,展览的展品和营造的场景都不仅是故事的载体,还为筝乐艺术的交流传播、传承创新、文化育人开辟了新路径,并以一种更加快捷有效的方式达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3.2 依托鲁筝艺术博物馆建设,打破了高校博物馆开放性桎梏

高校博物馆承载着高校的文化精神与文化内涵,是一部融思想性、创造性、知识性、文化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立体教科书”[5],高校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其建设初衷是将更多的高校博物馆向社会和公众免费开放。但目前高校博物馆普遍存在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问题,从定位来说,高校博物馆不属于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类别,虽然类型与普通博物馆相似,但却处于文博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中间地带[6],因其隶属于教育系统中的高校,所以又受高校安全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法定节假日和高校的寒暑假时大多选择闭馆,导致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程度普遍不足;从资金保障、人员配置来说,高校博物馆并不是文物行政部门关注的重点范畴,资金大多是由所属院校划拨,其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是由高校教师兼任,较少考虑博物馆的工作特殊性和专业特殊性,职能设置和管理模式上缺乏统一的规范,对他们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对待一般行政、教辅人员的传统模式上,这也间接导致开放性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鲁筝艺术博物馆将非遗传承从民间转移到学校,其建设发展汲取以往高校博物馆开放性不足的经验,积极与学校图书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及地方文化馆开展合作项目,并寻求合作企业赞助,拓宽资金渠道,以专项资金的方式大力投入鲁筝艺术博物馆的建设规划,将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与高校宣传党建、教学科研的评估考核挂钩。同时,鲁筝艺术博物馆的建设突破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瓶颈,在高校层面建立稳定的运行机制,加强高校党委对非遗博物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正确领导,落实高校党委在非遗博物馆创新保护中的统筹规划功能,实现校内、校外,包括各部门、各高校之间的相互配合,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搭建了如“山东古筝乐研究会”“菏泽弦索乐研究会”等各高校及中小学在内的优质非遗文化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以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项目资金作为保障,为鲁筝艺术博物馆相关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高校博物馆发展方向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打造了高校博物馆开放性教育传承的新模式。

3.3 依托鲁筝艺术博物馆建设,实现了高校育人模式的创新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机构和博物馆的特殊类型,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因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应被视为科研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来看,虽然高校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并担任服务社会文化发展的职责,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其育人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许多高校博物馆只停留在保存和展示方面,难以深化到高校教育资源的拓展、育人机制的创新等层面,只能浅层地服务于所属高校的相关专业。如若高校博物馆在资源拓展、育人创新的过程中被动地等待外部政策的扶持、资源的补给,那么高校博物馆的优质教育资源只能被闲置、被浪费,甚至失效,使高校博物馆更加小众化与边缘化。相反,如若高校博物馆能够随语境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与发展,打破教育资源的传统应用方式,摆脱参观者普遍存在的“不懂也不问”“看一圈就走”的现实问题,才能孕育出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及探索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使博物馆成为高校、社会不断增值的财富。

鲁筝艺术博物馆秉持“以美育人,以乐化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方式,加速融入地方文化色彩,搭建多个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例如,联合菏泽市文化馆、菏泽市“琴筝清曲”古乐社及山东荷花(鲁筝)制造有限公司等共建校地融合,搭建专业实训平台,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培训课程,凸显专业学科建设优势。同时,学校不断推进教学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适当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不断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高雅艺术及地方色彩交相辉映的学习模式[7]。采取注重个体亲历的体验式教学和强调动手操作的实验性教学手段,形成专业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结合音乐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探索基于“理论学习+实习实训+课外拓展”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多方资源深化校企合作,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对接,在高校育人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方有效协同、社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4 鲁筝艺术博物馆对高校非遗保护的创新

鲁筝艺术博物馆结合高校和非遗文化特点,创新了高校非遗保护的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非遗保护创新路径图

4.1 以高校数据库建设助推非遗资源整理与高校地方性特色发展

鲁筝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导下,依托菏泽“非遗大市”的区域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推进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满足参观者的个性需求。在馆藏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山东古筝乐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鲁筝人物传记资源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不断推进和完善“山东古筝乐”地方非遗资源信息中心。随着数据库的不断更新建设,促进了菏泽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为树立非遗品牌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使非遗地方特色资源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部分,有效避免了优秀课程资源的浪费,强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与交流,对高校的整体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并且有力缓解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的劣势及高校经费紧缺的问题,为高校立足地方提供特色化发展之路。

4.2 以高校传承基地建设促进非遗原真保护与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发展

鲁筝艺术博物馆的建设,通过收集各种历史孤品进行陈列展示、学习研究,让每一件收集到的非遗文物都能在高校得到完整的、原真性的保护,为“山东古筝乐”物质传承提供了栖身之所。同时依托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以菏泽学院优质的师资力量、前沿的教育理念及富有创造精神的莘莘学子为根基,为高校开展山东古筝乐学术交流提供了基础。通过整合科研群体,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专业优势,以鲁筝艺术博物馆传承基地建设助力科研创新平台发展,以科研创新平台发展提升鲁筝艺术博物馆传承基地建设质量,不断培育创新人才、提升科研水平,形成传承、保护、创新和拓展的创新模式,构建高校博物馆建设发展与科研创新平台“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8],孵化出多项非遗相关科研项目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真正使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成为一所没有围墙、没有束缚、面向世界的大讲堂。

4.3 以高校教学体系建设创新非遗传承方式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鲁筝艺术博物馆的建设,使非遗进校园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传承保护方式。菏泽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通过非遗理论课程体系和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内专家,以小班制的授课模式大力培养校内非遗师资力量,以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不断完善学生的非遗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推动非遗人才培养的技术实训体系,有效促进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让非遗在师生群体中留下更深的文化烙印。以鲁筝艺术博物馆为依托的古筝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器乐——古筝演奏(山东派古筝传承)》被选入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平台线上课程。在强化高校非遗育人实践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中华非遗文化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使非遗资源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形成更深远的渗透力,最终凝结成为一种创新的传承方式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反向推动非遗传承的创新发展[9]。

4.4 以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达成非遗创造性转化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引导下,菏泽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注重从非遗文化中获取大量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鲁筝艺术博物馆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直接对接市场需求,与合作企业一同开展相关创造性转化研究。例如,菏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正在积极与合作企业合作共研的一款以纳米材料为主体的新式古筝,其创新目标为接近传统木制古筝的音色,且重量较轻,易于携带,目前产品已初具雏形。此外,开展以学生群体为主的创造性的非遗文化服务活动,在地方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的同时,促进高校围绕地方社会需要来推动自身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充分融入人才的培养工作,建立实践能力提升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应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逐步实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5 通过鲁筝艺术博物馆的建设评价非遗保护与高校发展的契合性

5.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与高校建设发展诉求不谋而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得到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10]。而担当文化建设责任,是高校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需要,由此可见,高校建设发展的本质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也是高校走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步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也是高校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重要源泉;而高校走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又反向引领非遗文化发展。高校以非遗项目为依托建设诸如高校博物馆类型的传承基地,不仅可以彰显高校建设的发展特色,还能将非遗进校园落到实处,在继承和创新中构建校园文化,彰显校园文化精神,培养非遗相关师资队伍,提升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真正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5.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的与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高度一致

博物馆通过馆藏、征集、展示等活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得到延续和发展。而高校中的博物馆,可以使其育人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在师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围绕其构建创新科研平台、合作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最终将其融入高校的学科建设之中,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和保护。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博物馆不是专门的非遗传承部门,但可以起到传播非遗知识的作用;它不是专门的科研场所,但围绕的非遗主体又是高校非遗创新科研工作的支撑平台;它不是休闲娱乐场所,但可以给参观者带来非遗“接地气儿”的娱乐方式;它不是公共图书馆,但依然可以向社会各界提供非遗相关的史料资源。因此,高校博物馆功能优势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体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古筝文化遗产博物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博物馆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我的古筝之旅
露天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