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义

2023-08-19张于喆郑腾飞盛如旭

开放导报 2023年4期

张于喆 郑腾飞 盛如旭

[摘要]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一个融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螺旋,解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义,发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产业发展从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规模逻辑和财富生产逻辑,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逻辑、质量逻辑和安全底线逻辑的转变,具有系统协同性、高效融合性、多层分布性、时代演变性、特色异质性等内涵特征,其既是一种科学理论,更是一种发展实践,打破了“现代化产业体系=西方化产业体系”迷思,涵盖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产业体系的多个维度,以及目标立场、价值导向、主要任务、战略支撑和本质要求等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项内容,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规范性维度   逻辑重构   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3)04-0007-10

[基金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  张于喆,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技术产业;郑腾飞,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技术产业;盛如旭(通讯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技术产业、经济政策分析。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是对建国以来我国推进产业现代化发展经验和道路的继承和拓展,有利于打破“现代化产业体系=西方化产业体系”迷思。因此,阐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规范维度与理论基础,揭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西方化产业体系的逻辑重构,明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建设要求,在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上发出中国声音、形成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对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先进性、提升我国在现代化发展上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明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概念建构演进、规范性维度和逻辑重构,科学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性及其建设要求,才能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系统工程中正确认识、准确把握“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競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习近平,2023)。

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

建构演进与规范性维度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更是一个动态概念,需要结合历史流变、时代背景和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战略要求,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整个经济社会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落实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以适应时代要求的理念、思想去理解、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建构演进和规范性维度,避免碎片化、片面性。

(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建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重要文献和报告中,有关产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经历了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变迁,体现了一以贯之的现代化探索和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谋划与完善。当然,相关概念的多样性使得不同概念在表述不同内涵的同时,也会体现出相近含义,因此,为了避免认知分歧,需要从词义理解和实践发展,体会相关概念在不同时段的动态变化,更为关键的是,要从功能要求和现实需要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的建构。

从词义理解和实践发展看,优化产业结构更多突出了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产业技术经济关联性和经济总量中的最优比重,相比而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则在此基础上突出了系统性、全局性、融合性;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多突出了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领域——工业,更多强调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相比而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则在此基础上突出了系统协同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更多突出了现代化国家产业体系发展的共同特征,遵循了现代化国家产业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本质上是技术性的和工具理性的,相比而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则在此基础上突出了时代演变性和特色异质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多突出了产业发展目标方向的高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性,更多体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结果,相比而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则更多体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手段、条件和基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在夯实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去思考,必须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中国特色展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另一幅图景,必须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角度去理解、揭示、把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理念、目标、动力、任务、路径等重大问题和本质要求。这既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维度的逻辑重构和进一步深化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性提供更加清晰、科学的理论认识,也为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更加可感可行的坚实支撑。

从功能要求和现实需要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习近平,2020a)。其中,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等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产业体系的现实发展和功能体现又都会受自身发展阶段变化、国际发展环境变化和人口结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并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方式将其“触角”伸向更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

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的产业部门构成的系统,其建设目标既要做到平时、急时和战时状态下的产业间有序链接、高效畅通,也要做到产业边界重塑状态下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间的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既要做到遵循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国际上生产力发展一般要求的共同特征,也要做到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既要做到匹配一国所处发展阶段、战略背景而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地建设,在随机应变中把握战略主动,也要做到基于一国的价值追求和远大理想而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在“滴水穿石”中变“可能”为“必然”。应该说,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的建构,以产业发展传统与现代语境的差异和联系为基础,面临一系列时代背景的指导,必须在新时代的语境中进行重新组织才能获得对其功能要求、实践发展、逻辑重构、多维特征的正确认知,才能增强其指导未来发展的有效性。

具体而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的雏形在改革开放后的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产业体系建设的演进过程中已然存在,但是面向新征程,其内容和内涵又有别于这些既往概念,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谋划中提出的,是一个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构造十分严密的理论系统,整体呈现由低阶向高阶、由共性向特色、由追赶向超越的动态演进轨迹;是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原则、新发展格局的路径选择这一实践逻辑,而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完成的艰巨事业、使命任务;是彰显中国特色、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产业表征;是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内在动因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自然演变。

从描述性内容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解决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以自主可控、优质有效、安全稳定为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以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为主体,以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支撑,以稳定国内经济基本盘、确保经济循环畅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攻方向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以及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带动激活国际循环,确保极端情形下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和产业体系的升级发展,做到基础有保障、高端有能力、前沿有突破、治理有规范,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建设中形成合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规范性维度

尽管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是以文件话语形式出现,其内容主要基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这种基于现象的特殊性话语描述虽然实现了内容上的与时俱进,但也会因缺乏基于理论的规范性维度描述而丧失国际性比较和正当性解释。因此,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话语要达到某种国际战略目标并走出国际话语权的战略困境,打破西方发达国家默认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西方化产业体系”的思维模式和话语框架,就必须在基于词义理解、实践发展和功能要求、现实需要的角度,充分理解本土语境下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概念建构演进之后,将其更多诉诸科学理性和经验证据,形成包含“一般性”的实证解释和规范判断,增进认知认同、凝聚各方共识。为此,唯有秉持对应统一、多元融合以及阴阳和谐思维,顺应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以及主观特色的价值考虑,继续以更高远、更宽广的视域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才能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因此,要基于产业规律研究的产业经济学理论视角和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视角,在统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致性和特殊性、个性与共性科学方法下,把握历史脉络、认清时代背景、找到建设规律,理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规范性维度,拓展实践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动力活力,构建一个立足自身实际、解决突出问题,具有多维视角、多重认知、多重目标的产業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框架架构,生动诠释和深刻回答体现国家意志、塑造国家形象、反映国家需求、象征国家力量的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立场、价值导向、主要任务、战略支撑和本质要求。

基于产业规律研究的产业经济学理论视角,作为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领域,产业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厘清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支撑要素、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等内容的功能定位、互动联系和变化规律,包括产业增长、驱动要素、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产业增长主要反映的是产业演变的结果,反映了产业产生、成长和进化的过程,包括生产领域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工艺流程、生产方法和组织管理的变革完善,更多表现为通过资源配置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的提升而为经济体系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战略支撑,主要体现为规模和质量两方面内容,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从驱动要素的一般规律看,推动产业演变的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内容,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相对重要性的变化而出现分化。一般而言,随着产业现代化的演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等技术要素以及数据要素的重要性会日益突出。产业创新作为当下驱动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一个以知识和学习为核心的过程,只要保持能力建设和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就能促进产业发展。一般而言,后发国家会经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需要通过社会分工的拓展、知识能力的积累促进创新发展,但是产业创新也不是一个线性或机械的过程,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地位之间存在连续不断的、多方面的相互作用,不仅受到以上诸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创新速度和方向又会引发以上诸多方面的变化。产业结构则依据同质分类的方法,按照克拉克大分类法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按照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则主要包括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且各部类在经济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分别出现分化。产业布局会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条件的影响,而在全球或者一国(地区)范围内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产业组织主要是在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之间(“马歇尔冲突”)寻求合意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会受一国(地区)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竞争条件等因素影响。产业政策作为对产业培育、构成、功能和方向进行的政府干预,既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举措,也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资源重新配置、确保产业内/产业间循环畅通的重要手段,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何种均衡能够达成以及最有效率的方案是否能够被选择,受一国经济发展阶段、文化历史条件、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而差别很大。

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视角,就是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背景和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应有作用。具体而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表明了需求的多元化和具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同时,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新技术广泛应用、快速迭代和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市场需求,既表现在产业发展的人力要素供给能力,也表现在产业发展的社会总需求,这就要求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做到产业门类齐全、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以及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并最大可能地形成以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的技能人才队伍,支撑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建设格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表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要求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同时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表明了需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撬动、推动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表明了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条件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区域产能布局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降低“含碳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表明了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就要求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坚持高水平开放,正确处理好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内外产业深度融合并在技术方面同对手在更大范围形成战略“互卡”局面。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规范性维度,必须基于产业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和中国式现代化对产业发展相关内容提出的实践要求,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产业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结合点,厘清目标革新、重点领域、内外衔接的契合之处,在全局和局部、治本和治标、渐进和突破、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筹中,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科学把握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际、效率和安全等关系,着力提升夯实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实力,不断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价值取向与实际成效相匹配。为此,我们将从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七个维度,以正在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为中心,真正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融合为一个既突出重点又有整体性、既注重中长期又有近期任务的体系框架,真正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具体而言,在产业增长方面,就是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面对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的严峻复杂发展环境之际,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提升资源配置和组织动员能力,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战略支撑,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要素驱动方面,就是要依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以促进产业增长。从“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到资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再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到当下数字化转型中的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随着生产要素范畴内涵的不断扩展,更加需要集聚国内外资源要素,有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人才等要素,不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流动交融。特别是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实现同对手在更大范围形成战略“互卡”局面。

在产业创新方面,就是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研判国际竞争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推动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推动产业发展的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推动向中高端迈进,形成更多“独门绝技”,在做好国产替代、夯实基础、加强储备的基础上,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争取实现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在产业结构方面,就是要面向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开创产业体系大而强、宽而深、全而精的新局面,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确保基本民生,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实现各产业的有序链接、高效畅通以及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良性循环。

在产业布局方面,就是要顺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区域布局正在发生的广泛深刻调整,加强对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积极参与推动全球和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布局,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优化区域分工协作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产业链关键环节产能储备和适度备份的基础上,实现区域产业产能布局的优化和内外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产业组织方面,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提高企业根植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实现经济循环畅通,增强发展主动权。

在产业政策方面,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抓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促进主体—要素—环境之间的协同耦合,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循环通畅,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统一,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

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逻辑重构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产业发展内在规律,从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环境,统筹考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前瞻引领与需求導向、时代性和规律性相结合的图景式描绘,合理解决了生产力层面依靠谁、生产关系层面以怎样的方式、价值取向层面为了谁等理论实践问题。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体现出了对时与势、危与机的深刻洞察,也体现出了从对未来的思考进一步转向对未来的塑造与选择,更体现出了从生产关系、生产力和价值导向角度的逻辑重构。

(一)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从资本逻辑到人本逻辑的转变,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国特色,也是历史逻辑的要求

资本逻辑的本质是一种为生产而生产的加速循环,是以资本为中心构造的一种社会基本组织和产业发展权力,是一种由“食利者—金融家”主导的产业发展逻辑,由此带来了资本统治和人的异化。而人本逻辑的本质是一种为更好满足人民需要而生产的加速循环,是以人民为中心构造的一种社会基本组织和产业发展权力,是一种由企业家和实体经济主导的产业发展逻辑,由此引发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由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就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要适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期盼,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体,并以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确保基本民生,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正常运转,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做到守住阵脚、逆势而上。正是因为人口规模巨大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特点,使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具有了大国经济内部可循环的基本条件,支撑了高效率社会生产和高水平国民收入,增强了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成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人本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实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习近平,2020b)、“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①。

(二)从生产力角度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从规模逻辑向质量逻辑的转变,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般规律,也是理论逻辑的要求

规模逻辑的本质是产业发展方式更强调高速增长,更突出追求规模速度,更依赖于市场广度的拓展,更注重发挥生产要素的静态比较优势,更满足于嵌入全球价值链。而质量逻辑的本质是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自身特色(习近平,2022),这就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不仅要有利益和效率的考量,而且也要有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考量,必须要有走出“马尔萨斯陷阱”、产业发展状况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的量的规定,又有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质的特性,使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实现我国产业从做大到做强的新跨越。质量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习近平,2023)。

(三)从价值导向角度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从财富生产逻辑向风险生产逻辑的转变,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代背景,也是实践逻辑的要求

财富生产逻辑的本质是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发展方式更强调效率导向和追求效率优先,更依赖于创新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更突出产业链的专业化优势互补,更注重供应链的协同合作,更满足于价值链的全球市场分工。而风险生产逻辑的本质是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揭示的生产流通、资本形态变化、连续性与阶段性有机统一的总循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安全研究课题组 等,2023),要在面对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引发的权力和财富的重新分配时,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实现国内经济基本盘的稳定、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确保极端情景下的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确保在全球影响力、地缘政治竞争中练好内功、站稳脚跟,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拓展和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自身特色,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必须面对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累积、环境不稳定和不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从过去追求效率优先转向更为强调安全、可控和韧性,使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不仅要实现各细分行业领域的自身发展壮大,而且更要提升产业整体应对自身矛盾以及外部冲击的调整、平衡能力,成为应对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风险生产逻辑是“在分裂的世界中”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的考量,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2022)。

三、科学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

特征及其建设要求

通过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概念建构演进、规范性维度的认知以及从生产关系、生产力和价值导向角度的逻辑重构,我们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征程上应对内外新变化新挑战的战略抉择,是产业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产业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具体而言,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完善并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具有系统协同性、高效融合性、多层分布性、时代演变性、特色异质性等内涵特征。为此,必须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产业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之间的动态匹配与平衡,在遵循西方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一般的、量的规定的同时,去理解和认识现代化产业体系特殊的质的含义,找准产业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和体系建设的共性规律,以寻求历史流变下的系统演进与时代背景下的话语构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1. 从内容上看,具有系统协同性

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等的目标和任务呈现互为基础、相互支撑的特点,是一项事关我国经济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产业体系的高级形式,是一个构造十分严密的系统,具有技术自立自强性、结构均衡畅通性、布局整体协同性、组织活力开放性、政策支撑引领性和发展可持续性等特征。需要从要素协同的角度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推动产业间有序链接、高效畅通,科学把握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际、效率和安全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更大力度推进协调发展、更加坚定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需要充分重视和依托国内市场的主体作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产业发展的内生性、稳定性和自主性。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更需要突出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和系统观念的立场观点方法。

2. 从结构上看,具有高效融合性

产业发展模式的结构高效性,体现为从发挥低端要素优势向培育高端要素新优势提升,从追求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型,从扩展市场广度向挖掘市场深度的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的结构融合性,则体现为产业主体、产业要素、产业部门、产业需求、产业部门内各价值链环节、国内外相关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交叉重组、分化融合的发展状态,直接催生了要素资源、供给体系、流通体系、市场体系等方面的新变革,带动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活动的新变化,重塑了产业边界、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决定了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韧性,改变了全球产业竞争格局。

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坚持应用牵引、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領域加快补齐短板,打造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确保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循环流转,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注重建设的手段、工具、方法和高效融合过程中体系的解构、重构和功能升级,提升资源配置和组织动员能力,以确保经济循环畅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又需要在达成的目标状态方面,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稳定国内经济基本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需要突出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坚持系统观念和守正创新的立场观点方法。

3. 从视角上看,具有多维分布性

一方面,产业体系既可以从结构角度划分,也可以从要素角度划分,既具有架构性,也具有分布性。从结构角度看,既可以划分为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也可以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还可以划分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更可以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划分。从要素角度看,包括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内容。另一方面,产业体系既可以从全国层面,也可以从区域层面去理解,既具有全局性,也具有局部性。从全国层面看,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以规模庞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区域层面看,要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开放合作中形成具备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解决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建设自主可控、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需要基于产业链的水平分工、垂直整合和“内”“外”双重视野,通过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串链、补链、扩链、强链,形成优质多样化的产业供给体系,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增强应对风险挑战、化危为机的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增强产业链韧性,有效畅通产业循环。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正确处理结构与要素、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根据视角差异扎实推进建设的重点任务,防止由局部推动而导致的全局性失衡和只顾短期而透支未来发展条件的做法(林兆木,2015),这就更需要突出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和自信自立的立场观点方法。

4. 从时间上看,具有时代演变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既要遵循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匹配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战略背景和条件变化,会因处于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背景环境和认知不同而不同,这也表明现代化产业体系具备长期和可变的性质,将随着竞争态势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其建设必然是基于国情、国际竞争和影响力的综合诉求,必然是应对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内部治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曾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对生活质量追求阶段六个阶段,对应着不同阶段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着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建设要求,是一个动态概念。理论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目标,理想的最优状态是多类产业部门、多种类型企业并存,但相对权重会随时间、阶段和环境而变化,往往简化的可比较可测量的指标体系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导性。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强起来”的新发展阶段,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为目标,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做到长期目标与短期效应的统筹兼顾,实现产业体系发展质量效益的改善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蕴含着国际关系的失序重构。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更需要突出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5. 从空间上看,具有特色异质性

作为现代化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有各国现代化的产业发展共同特征,更有符合本国实际、基于本国国情的产业发展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中,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表征。其中,中国特色就在于我国产业发展具有规模方面的大国经济体特质、位势方面的后发国家特性和形态方面的转轨国家(中等收入国家迈向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从初步建立迈向成熟)特点。同时,不同规模体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如小国经济由于国内缺乏培育最小最佳规模企业的市场条件,因此天然地依赖国际市场和出口,必须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其自身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与此不同的是,大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完全可以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培育出符合规模经济要求的国内企业,而且可以建立起国民经济运行所需的完整产业门类,并实现国内市场主导的产业链自我循环(刘志彪,2023)。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目标方向。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既需要以世界眼光推动,又需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更需要突出强调坚持胸怀天下和守正创新的立场观点方法。

四、结 语

综上,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产业发展从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规模逻辑和财富生产逻辑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逻辑、质量逻辑和安全底线逻辑的转变,深刻揭示和科学回答了新征程中要什么样的产业发展、什么是现代化的产业发展、如何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等重大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产业发展规律和产业经济理论的拓展和深化。

基于此,我们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义做出初步判断与思考,即,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产业发展相关内容提出的实践要求,并藉此构成一个融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螺旋复合式有机整体,体现国家意志、塑造国家形象、反映国家需求、象征国家力量,既包括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产业体系的多个维度,也包括目标立场、价值导向、主要任务、战略支撑和本质要求等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项内容,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具体而言:一方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承接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确定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能力,提供了衡量目标和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关键属性;所謂“启下”,则明确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高质量发展痛点困楚的主要任务,并将牵引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重点变化。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际,兼具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中国特殊性,在增长、要素、创新、结构、布局、组织、政策等维度上,具备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一般特征和产业发展循环畅通化、战略性资源储备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产业结构完整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统筹化、有为政府有效化、产业生态自主可控化等中国特征,合理解决了新征程上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实践问题,具有系统协同性、高效融合性、多维分布性、时代演变性、特色异质性等新特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筑牢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解答。

[参考文献]

[1] 林兆木.“一五”计划至“十二五”规划的历史回顾[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

[2] 刘志彪.在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5):15-23.

[3] 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 习近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J].求是,2023(8):6-11.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工业信息安全,2022(9):87-109.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a.

[7] 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J].求是,2020b(16):4-9.

[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安全研究课题组,沈尤佳,陈若芳,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研究——基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2):64-71+158.

Core Points of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Zhang Yuzhe, Zheng Tengfei, Sheng Ruxu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Beijing 100038)

Abstract: Build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s a pivotal strategic task to promot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Based on both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eories, this approach constructs a double helix integrating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deconstructing the core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his reveals that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realizes the transition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rom capitalistic logic of capital, scale, and wealth production to th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logic centered on humanism, quality, and fundamental safety. The system possess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atic coordination, efficient integration, multilayered distribution, evolution with the times, distinctive heterogeneity, etc. More than just a scientific theory, it embodies a development practice, dispelling the misconcep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 Westernized industrial system”. It covers multiple dimensions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such as industrial growth, factor-driven strategies,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layou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policies, as well as various aspect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hich includes objectives, positions, value orientation, primary tasks, strategic support, and essential requirements. This is a crucial part of the nations modernization, a key indicator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nd a material and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ly strong and modernized socialist country.

Key words: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theory; Normative Dimension; Logic Re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Feature

(收稿日期:2023-06-26  責任编辑:罗建邦)

* 感谢吴晓华、费洪平、臧跃茹、史育龙、高国力、张宇贤、刘泉红、郭春丽、方福前、王岳平、姜长云、杨合湘等专家,以及侯斐、邱灵、洪群联、张铭慎、樊一江、徐建伟、金瑞庭、曾铮、杨威、王海成、魏丽、周振、杜飞轮、任旺兵、李红宇等课题组成员对本文的指导和帮助。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