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与分析

2023-08-19万丁宁朱灵利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9期
关键词:含义内涵词汇

万丁宁 朱灵利

(1.淮北市相山区土楼小学 2.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 安徽淮北 235000)

一、概述

文化与语言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语言包含于文化之中并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学家的观点是没有脱离语言的文化。

中文和英文这两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词汇文化意义伴随历史的推进产生变化。动物由人类的食物逐渐演变为人类的朋友,两者间关系的改变也促使有关动物词汇的含义改变。

二、中英文化中同一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与相似性

(一)相同的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相同文化内涵

基于动物的基本属性,中国人和英国人往往会有相似的甚至是同样的联想,进而赋予动物类似的文化内涵。比如,公鸡在中文和英文中都是指傲慢的人。在英国,形容一个人傲慢可以用“as arrogant as a cock”,在中国,人们则说“像公鸡一样傲慢”。羊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温柔、温顺的意思,英语“as meek as a lamb”对应着中文的“温顺如羔羊”。在中国,当提到猪时,我们经常会觉得它们愚蠢、笨拙、肮脏、贪婪和懒惰。中文里的一些常用语、惯用语显示了人们对猪轻蔑、鄙视的情感倾向。“泥猪疥狗”代指卑贱、龌龊的人;“人怕出名猪怕壮”,说的是当猪长得足够胖了,就会被屠宰,暗示着当一个人有了名气,坏事和霉运就会随之而来;“一龙一猪”这个习语是用来比较两个非常不同的人,一个非常优秀,而另一个则很差;“指猪骂狗”所包含的文化含义跟成语“指桑骂槐”的意思基本一致。同样,“猪(pig)”这个词在英语中也有同样的含义,人们用猪来比喻贪婪、肮脏或脾气暴躁的人。例如He is been a pig about money.(他一直很在乎钱。)pig-headed(顽固不化)。

公鸡的傲慢、猪的愚蠢可以看到中英两国在表达爱、恨、赞美、贬低等审美态度时的相同感受。

(二)相同的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的不同文化内涵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同样的动物词语在中英两国的语言体系中仍然会有不尽相同的含义,甚至会有更多样的含义。以“闻鸡起舞”为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听到公鸡叫应该起床舞剑,后来用来形容有报国志向的人积极奋起。在中国人看来,鸡是一种带有幸运象征意义的动物,因而受到中国人的喜爱。然而鸡在英语的俚语中,代表的却是非常胆怯和没有骨气的人,如“chicken out”(像胆小鬼一样退缩)。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中龙代表着尊贵与威严,人们往往将其与皇室联系在一起。如龙床、龙袍、龙体等。然而西方人却视龙为恐怖的、令人作呕的怪物。在英语国家,如果女性被称作龙,这意味着她是非常愤怒和非常麻烦的。

在西方国家,猫头鹰通常代表着聪明、机智和严肃,因此在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和卡通片中,猫头鹰通常扮演法官的角色。然而,在中国的文化里,猫头鹰是和恐怖和不吉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民间流传着“夜猫子(猫头鹰)入宅,无事不来”的说法,就是将猫头鹰视为黑暗与死亡的征兆。

西方人不喜欢蝙蝠,在他们的观念里,蝙蝠是十分邪恶的动物,代表着犯罪、邪恶力量,因此有很多关于蝙蝠的不好的习语,例如“as blind as bat”(有眼无珠)等。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受谐音思维的影响,“蝠”与“福”的读音相同,蝙蝠就常常与福气和运气联系在一起,尤其以红蝙蝠最为明显,正是因为其与“洪福”有相同的发音,因此被视作是非常吉祥的。

三、某些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相互关联的文化内涵

(一)某些动物词汇在汉语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英文里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龟和鹤还有松树,都被视作长寿的象征。龟年鹤寿、龟鹤遐龄这些成语都是很好的例证。古代帝王即位大典、封禅大会、大宴群臣,铜器、酒器等器物上都会雕刻龟的造型。由此不难看出,在古人心目中龟代表尊贵与不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龟”字渐渐衍生出其他的含义甚至是一些贬义,通常与辱骂、诋毁、污蔑联系在一起。但是在西方人的观念中,龟就是一种爬行过于缓慢的动物,并没有其他意义。再以鸳鸯为例,在中国文化中,鸳鸯是一种雌鸟和雄鸟共同栖息的鸟类,一直住在一起,从不分开。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形容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夫妻时,往往会用鸳鸯来比喻。如“只羡鸳鸯不羡仙”。但它在英语里却没有类似的寓意。

(二)某些动物词汇在英语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汉语里没有相应的文化内涵

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英语中某些动物词汇的相关含义是极为丰富的。例如,英文“cat”(猫)这个词通常用于比喻非常邪恶的女性,总是背着别人说一些不好的事情。但在中国猫没有这样的意思。除此之外,狗是一种在英国民族文化中有很多含义的动物,“WORK LIKE A DOG”指像狗一样努力工作,而这样的文化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英语中海狸是用来描述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还有一些相当常见的英语谚语,但中文没有确切对等意义,例如饿得像熊一样还胆小如兔,等等。

四、不同的动物词汇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相似的文化内涵

某些情况下,不同的动物词汇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着相似的文化含义。同样描述胆子小,中国人更多的用词是“老鼠”,如“胆小如鼠”;而英国人使用兔子、鸽子来形容,比如“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pigeon-heated”(胆怯的,害羞的)。中国用牛来形容力量,但英语国家用马,甚至可以说在英语中“马”所被赋予的是“牛”在中文里全部文化的内涵。

以上所述例子可以说明,尽管中文和英文中的确存在动物词汇的差异,但二者却着相类似的文化含义。恰恰是因为中英两国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别,才促使人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去表达。

五、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人教版教材注重中西方文化双向的介绍和交流。教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编了部分中西文化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实际紧密联系,并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教材内容中的动物话题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需求,语言材料真实地道,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学生乐于学习并且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如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四年级下册:Unit 4 At the farm.五年级下册:Unit 5 Whose dog is it??有关于动物的话题,除了以整体单元教学的方式出现在教材中,在人教版教材中Zoom(熊)和Zip(狐狸)这两个动物形象,贯穿于教材Part C的Story time 部分。每一单元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以Zoom和Zip为主线而展开,并加以其他动物形象,故事内容丰富而有趣味,伴随着学生整个小学英语学习过程。教师在处理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适时适度地向学生讲解,渗透一些关于中西方动物词汇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异。

以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为例,本单元教学对象为刚接触英语不久的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英语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都很强。相较于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这些学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认知水平上,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比较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动物的习性等,并且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动物很多人性化的特点。所以要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让英语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充满童趣。

本单元知识目标为听、说、认读与动物有关的单词:pig、bear、cat、duck、dog等。在前5课时完成此部分教学目标后,第6课时Look and match部分,可以相应安排一个文化活动:带动物回家。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四个国家国旗及其有代表性的动物,渗透其他国家与动物有关的历史文化,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西方动物词汇中文化的异同。

教学过程:

1.展示中国、英国、俄罗斯、泰国的国旗,提出问题。

T:What are these countries?(这些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T:Yes.This is China.This is England.This is Russia.This is Thailand.(教师可用中文解释)

2.展示四种动物图片:狮子、棕熊、大熊猫、亚洲象,提出问题。

T:What animals are they?

T:Yes,they are a lion,a bear,a panda and an elephant.

3.让学生猜一猜四个国家的代表性动物是哪个,带动物回家。

参考答案:中国——panda;英国——lion;俄罗斯——bear;泰国——elephant.

4.核对答案后,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动物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比如在英国人民心中狮子是百兽之王,代表着勇敢、威严和权威,所以被称为“lion heart”(代表他勇敢、自尊还有爱心)。此外,英国人视狮子为自己国家的象征。但在中国,我们通常用老虎作为与之对应的表达。“猛虎下山”“如虎添翼”都能说明中国人把老虎看作是百兽之王。借此可让学生对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产生兴趣,并能够注意到各国文化的差异。

六、结语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Boas(博厄斯)提出,文化可以定义为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在精神和身体方面反应和活动的总和。

本文包括对英语和汉语中相同动物词汇和不同动物词汇的分析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进行教学时不仅要注意语言,也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让他们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中关于动物词汇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宙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含义内涵词汇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活出精致内涵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