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脏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
2023-08-19王茜丁珍
王 茜 丁 珍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淄博市中医医院儿科,山东 淄博 255300)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根据临床特点及病程长短,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 综 合 征(Tourette syndrome,TS)3 种 亚 型[1]。据统计[2,3],中国儿童抽动障碍的总患病率为6.1%,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近年来其发病有增多的趋势。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复杂的特点[4]。目前现代医学尚未完全明确抽动障碍的发病原因,有研究[5,6]认为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微量元素、围生期异常因素、过敏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解剖因素等有关。治疗上,西医多以神经抑制性药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但常伴有嗜睡、头晕头痛、乏力、心脏传导阻滞、胃肠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且容易反复发作[7],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具有明显优势,患儿家长较为认可。《小儿药证直诀·变蒸》道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现代中医学者从肝、心、脾、肺、肾五脏辨证论治儿童抽动障碍,效果甚好,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诸医家治疗本病的经验,阐明从五脏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以期丰富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治疗理论,并为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 从肝木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喜条达而主疏泄,其声为呼,其变动为握,为风木之脏,风为阳邪,风性轻扬、善行而数变。小儿肝常有余,若肝气不畅,肝郁化火,引动肝风,风邪上扰,伤及头面,故可见伸头缩脑、张口噘嘴、皱眉眨眼等症状。马融教授以熄风止动片治疗小儿抽动障碍肝风内动挟痰证4 周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症状,且无不良反应[8]。吴旭教授针对肝风内动这一基本病机,选取肝俞、风池、合谷、太冲为主穴,百会、足三里、三阴交、涌泉为配穴创建“调肝熄风”针法,结合独特的针刺手法治疗本病,效果显著[9]。黎欣等[10]以自拟宁肝息风法为主方,根据舌象、抽动部位辨证加减,以平肝息风为核心治疗,效果良好。张力[11]以平肝化痰免煎颗粒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以口服氟哌叮醇片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0.6%,同时1 年内2 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从心火论治
《灵枢·口问》云:“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指出情志致病,首先伤及心神,其次伤及五脏。“百病皆由痰作祟”,小儿情志不悦,肝气不畅,肝郁化火,灼津液为痰,痰火上扰,蒙蔽心神,引动肝风,发为抽动。韩斐提出心主神明失调是抽动障碍的病理基础[12],抽动患儿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眨眼、语言声音异常、睡眠异常等)为心神失调所致,其自创静心止动方(由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炒酸枣仁、柏子仁、柴胡、枳壳、白芍、蝉蜕、僵蚕、板蓝根、辛夷、蒺藜组成)镇心安神、熄风止动。陈艳杰[13]总结导师经验,以柴枣止抽颗粒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研究表明柴枣止抽颗粒在改善心肝火旺型多发性抽动障碍的中医兼证方面优于盐酸硫必利对照组。钱雄等[14]认为心肝火旺、肾水亏虚致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是抽动障碍的基本病机,运用经方黄连阿胶汤结合体针和头针以泻南补北之法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贾六金教授认为心肝火旺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自拟柔肝祛风汤以清心柔肝、散风镇静为主要治疗法则并根据不同患儿的病情随证加减[15]。王怡等[16]对痰热动风型抽动障碍采用自拟清心止动方以清心化痰、开窍醒神,对照组口服硫必利,观察表明清心止动方疗效显著。
3 从脾土论治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即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则人体易病。陈宝义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抽动障碍的基本病机为脾虚痰伏、风痰内扰,方选缓肝理脾汤加减以健脾缓肝、化痰熄风[17]。米继强等[18]通过按揉左侧小天心穴、清补左侧脾经、按揉左侧五指节、摩腹、按揉足三里穴、按揉百会穴、按揉四神聪穴、直推天门穴、捏脊、拿肩井穴等健脾安神法推拿治疗短暂性抽动障碍(暴受惊恐型),取得良好效果,且无不良反应。陈丁丁等[19]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脾虚不化、脾虚生痰、脾虚肝亢,采用院内制剂健脾益气膏配合揿针针刺合谷穴治疗儿童难治性抽动障碍,效果显著。赵芳芳[20]把62 例脾虚肝亢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 例,治疗组予以缓肝理脾汤加减,对照组予以菖麻熄风片,治疗8 周后,得出结论:缓肝理脾汤可明显改善脾虚肝亢型抽动障碍患儿的症状,减少社会功能损害。
4 从肺金论治
《灵枢·九针论》曰:“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刘茹雪等[21]对司国民教授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186 首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归经”分析,归属肺经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刘弼臣教授通过多年对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提出“本源在肝,病发于肺”,治疗当从肺论治,治肺以平肝[22]。高树彬教授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是外风和内风,肺为娇脏,易受外风侵袭,基于鼻为肺之窍、咽喉为肺之门户、肺在液为涕的中医基础理论,本病常见的鼻塞、鼻痒、喷嚏、吸鼻、挤鼻、耸鼻、流涕、清嗓、声音嘶哑等症状均为外邪袭肺而致,同时风邪犯肺易使肺宣降失司,进而引动肝风而致发病,自拟调肺汤以宣降肺气之法治疗本病[23]。吴敏教授通过对抽动障碍传统辨证分型的分析[24],提出外邪袭肺、肝风内动为主证以及气郁化火、脾虚痰聚、阴虚风动为兼证的思想,首创祛风止动膏方为基本方达祛外风、熄内风之效。胡天成教授认为发声性抽动障碍证属肺气不宣、湿热郁结,主张从肺论治,应用银翘马勃散宣肺化湿、利咽解毒[25]。
5 从肾水论治
《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先天之精藏于肾,为人体生命的本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小儿禀赋不足,首先责于肾之虚亏。张骠教授认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不能充盈五脏之精气,五神化生不足,五神失常,故本病的病因为禀赋不足、肾精虚亏、五志过极、肝郁刚亢,应以滋肾育阴、平肝熄风、开郁化痰、清心安神为基本治则[26]。刘惠瑾等[27]选取河北省中医院6~14 岁的肾虚肝亢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40例以补肾益智汤治疗,总有效率达92.5%,且无不良反应;曹勇[28]采用金童颗粒联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肾阴亏损、肝风内动型抽动障碍患儿8 周后,愈显率明显高于单用盐酸硫必利片治疗的对照组(P<0.05)。李亚群[29]以强志散治疗肾志不足型多发性抽动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郭妹冉等[30]经过长期的临床总结,认为本病的发病基础是肾常不足,在治疗上需滋补肾水,针对心肾不交、心火独亢型予以地黄煎丸加减配合针刺悬钟(双)、四满(双)、玉枕(双)、四神聪等穴补肾填精、强志御神;心肾不交、心火独亢型予以黄连阿胶汤加减配合泻南补北、交通心肾;阴虚阳亢、肝风煽动型选用大定风珠加减配合合谷(双)、太冲(双)、太溪(双)、百会等穴滋阴潜阳、熄风止动;肺肾两虚、风痰内蕴型以玉真散配合关元(双)、尺泽(双)、外关(双)、丰隆(双)等穴滋养金水、熄风涤痰。
6 小结与展望
儿童抽动障碍属于中医“肝风”“抽搐”“瘛疭”“筋惕肉瞤”“慢惊风”等范畴。纵览古籍,《活幼心书》有:“阴盛生寒,寒为水化,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胃为脾之府,故胃中有风,瘛疭渐生”,《幼科发挥》中记载:“肝主风,急惊风,搐搦振掉,肝之本经气动所生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小儿药证直诀》言:“肺病,闷乱哽气,长出气,气短喘息”,由此可见,古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肝、心、脾、肺、肾密切相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为纲论病机是中医基础理论较为成熟的病机体系,在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时,应从整体出发,分析局部病机变化的整体根源。诸医家注重五脏精气阴阳及其生理功能与儿童抽动障碍的紧密联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以平肝、清心、补脾、宣肺、滋肾为治疗原则,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提供新思路。
通过搜集归纳从五脏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研究现状发现,随着抽动障碍患儿数量增多以及病证复杂性加大,从五脏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从何脏论治、如何辨证仍缺乏统一的、规范的量化指标,仍需不断增加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