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知识挖掘及教学建议
2023-08-18吕俐敏李贵银
吕俐敏 李贵银
【关键词】咏物诗;《马诗》;《石灰吟》;《竹石》;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提出,“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咏物诗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从入选教材古诗的体量来看,咏物诗的数量较为可观。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门类之一。诗人善于观察,工于体物。咏物诗对于小学生观察、描述等能力的培养不无启示。本文将从咏物诗的写作传统、写作特点、艺术评价标准等方面挖掘咏物诗的知识,并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三首咏物诗为例,探讨古典诗歌的教学。
一、咏物诗的特征与评价标准
咏物诗在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写作传统。清代俞琰在《咏物诗选》自序中说:“故咏物一体,三百导其源,六朝备其制,唐人擅其美,两宋元明沿其传。”[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为元代谢宗可的《咏物诗》作提要时,对咏物诗的发展流变予以了清晰的揭示:
昔屈原颂橘,荀况赋蚕,咏物之作,萌芽于是,然特赋家流耳。汉武之天马,班固之白雉、宝鼎,亦皆因事抒文,非主于刻画一物。其托物寄怀,见于诗篇者,蔡邕咏庭前石榴,其始见也。沿及六朝,此风渐盛。王融、谢朓至以唱和相高,而大致多主于隶事。唐宋两朝,则作者蔚起,不可以屈指计矣。[2]
咏物诗萌芽于《诗经》和辞赋,体制完备于六朝,唐代达于至境,宋元明清相沿而作。《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依依”等对自然、草木的描摹是咏物的萌芽。屈原的《橘颂》,赞美橘“独立不迁”“秉德无私”“行比伯夷”的美好品格,可作为人师法的楷模。表面是颂橘,其实句句在歌颂作者理想中的人格精神,奠定了咏物诗托物言志、“物”与“人”融合无间的写作特征。两汉、魏晋时期,咏物诗的数量极少,题材狭窄,比附单纯。南朝齐梁时期,咏物诗大量产生,成为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草木、虫鱼、器物皆可入诗,主要的咏物诗人有王融、谢朓、沈约、鲍照等。齐梁时期咏物诗在物象描摹上精雕细琢,将体物之工发展到极致,但重形似而少神似。唐代是咏物诗发展史上的繁荣期。从数量上看,唐代咏物诗的数量远超过前代的总和,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等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咏物诗。从题材上看,唐代的咏物诗从六朝的宫廷台阁走向了更广阔的现实生活,诗人们不再满足于外物本身,或在物象描摹中以形写神,突显物的个性生趣,如贺知章的《咏柳》;或在体物时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托物以讽,如骆宾王的《蝉》。不仅物的品类更广泛,兴寄的内容也更广泛,在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等方面也都达到了新高度。王夫之称“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3],对盛唐咏物诗的艺术特色给予了极高评价。宋、元、明、清时期的咏物诗承唐而作,不绝如缕。
虽然咏物诗的写作传统源远流长,但对咏物诗的界定却是众说纷纭。四库馆臣对咏物诗的界定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主于刻画一物”,二是“托物寄怀”。这也成为衡量咏物诗的重要标准。当代学界对咏物诗的研究使得咏物诗的范围逐渐明晰。
赵红菊在《南朝咏物诗研究》中对咏物诗这样界定:所谓咏物诗,是以自然风物,包括天象、植物、动物以及人工物品和物化的人等具体的物类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它们或为诗歌的题目,或为诗歌创作的主体。在诗中作者或就物论物,或借物咏怀寄寓深意。而主旨则在吟咏物的个体。[4]
首先,从所咏的对象看,咏物的“物”是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包括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包括动植物以及人的制作物,甚至是物化的人。其次,从诗的内容看,要么是“就物论物”,要么是“借物咏怀,寄寓深意”,无论哪种,都意在“吟咏物的个体”。
咏物诗大都以物为题,如《风》《蝉》《梅花》《海棠》;或以“ 咏……”为题,如《咏柳》《咏鹅》等,这类比较好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唐寅的《画鸡》和卢钺的《雪梅》需要辨析是否为咏物诗。唐寅的《画雞》既是题画诗,也是咏物诗,咏的是画中鸡。认定它为咏物诗,依据的标准是“主于刻画一物”。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雄鸡高伟的形象、美德和权威,也寄寓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而《雪梅》,第一句便是“梅雪争春未肯降”,写的是梅与雪争春这件事,针对这件事,诗人作了一番比较和讨论,“不主于刻画一物”,所以不能算作咏物诗。
咏物诗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寄托的,重在“刻画”;一类是有寄托的,重在写物寓意。从表现手段上看,前者多用赋法,也就是描写,崇尚刻画精切、体物入微;后者多用比和兴,以寄托深远、含蓄无垠为美。前者如贺知章的《咏柳》,用了“似剪刀”这个新奇的比喻,清新脱俗,令人耳目一新;后者如李贺的《马诗》,马与人融合无间,即物达情,兴味盎然。
咏物诗的直接表现对象是物。托物言志也好,即物达情也罢,都以写物为前提。体物工不工,是衡量咏物诗的重要标准。[5]王夫之《姜斋诗话》:“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6] “体物而得神”就是追求形似与神似的统一,咏物之妙“正以神形合一,得神于形,而形无非神者”[7]。形是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神是事物的内在本质;神依于形,形又是神的具体体现。咏物而能传神,自然就是好诗。如李峤的《风》,只题目出现了“风”字,四句之中无一句见风,却句句写风,将无形的风有形化,使其具体可感。“解”和“开”二字用得极为传神,写出了风的温柔。
咏物诗的所咏之物后还有个“我”。“咏物诗有两法,一是将自身放顿在里面,一是将自身站立在旁边。”[8]从物我关系的角度看,咏物诗无论有无寄托,都有个“我”;有无寄托都可以是好诗,而不是说有寄托就一定是好诗,无寄托就一定不能成为佳作,关键是不能泛泛地写物,也不能泛泛地寄托,文学作品要以情动人。“古之咏物者,固以情也,非情则谜而不诗。”[9]咏物诗中如若无情,便成了谜语,所以情感真不真,是衡量咏物诗的又一个标准。
情的安放不同,同一题咏就会有不同的情感内涵和不同的寄托内容。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10]同一物,因诗人的地位、处境、遭际和气质不同,投注的感情不同,便有了不同的面貌。这三首诗作为唐代文坛“咏蝉三绝”,丰富了诗歌史上蝉的艺术形象。
衡量咏物诗还有一条重要标准:不黏不脱,不即不离。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黏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11]何为不黏不脱、不即不离呢?有两层意思:一是诗与物的关系,是就“体物”的效果来看。“不黏”“不即”就是不能太切题、太拘泥于所咏之物;“不脱”“不离”是说不能不切题,不能脱离开所咏之物。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指出:“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黏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12]二是“我”与“物”的关系,是就诗的寄托效果来看,是否在对物的刻画中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即体物中是否有人的情致,物与我是否融合无间。
咏物诗的典型特点是“主于刻画一物”,所咏之物既可以无寄托,重在刻画,也可以有寄托,重在写物寓意。不论哪种类别,其中必有作者之“情”。如果是托物寓意(言志),那还要注意“不黏不脱”“不即不离”,“物”“我”完美融合。这是属于咏物诗这个类别的独特知识,也是区别咏物诗与其他类别古典诗歌的重要特点。
二、咏物诗特点观照下的诗歌解读
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三首咏物诗,分别是李贺的《马诗》、于谦的《石灰吟》和郑燮的《竹石》。这三首诗属于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解读时除了要考虑咏物诗的文体特征和评价标准,还要充分考虑这三首诗产生的时代、诗人的气质禀赋及其人生遭际等情况,这也是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知人论世。
《马诗》(大漠沙如雪)选自《马诗》组诗中的第五首。这组诗借对马的刻画,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入选教材的这首小诗开头用了两个比喻,展现了边疆战场的景色。在古诗中,“大漠”和“燕山”是边疆与战场的象征,“沙如雪”“月似钩”这两个比喻给疆场营造出一种清冷荒凉的氛围。“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给马套上“金络脑”象征马受到重用。后两句以“何当”领起作设问,表达出强烈的企盼之意,“快走”暗示了骏马矫健的风姿,也象征诗人的企盼之情。
作为组诗的第五首,这首诗没有对马的外部特征进行刻画,因为第一首诗“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已经对马的外部特征作了细致的刻画,而第一首诗的“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与第五首的“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抒发的情怀是一致的。“锦韂”“金鞭”与“金络脑”都是借贵重的马具来表现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愿。
从体物与寄托的角度看,此诗的前两句是在描写骏马渴望驰骋的沙场,也是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沙场;后两句写马渴望受到重用,映射的是人渴望得到赏识、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境,处处写“ 物”,处处有“ 我”。既做到了切题,又做到了“物”与“我”的契合,意境浑融,含蓄而不直露,可以称得上是“不黏不脱”“不即不离”,体现了唐代咏物诗“即物达情”的艺术特色。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于谦借石灰表明自己的人生志向和选择。这首诗中“物”和“我”的契合处有两点:一是经历。石灰石从开采到炼成石灰要经历“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我”为国为民也会面临千锤百炼,遭遇艰难困苦,甚至要与恶势力作斗争。二是态度。石灰石以“若等闲”“浑不怕”的态度从容地面对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我”赞美石灰石,也想像石灰石那样淡定从容,纵然粉骨碎身也毫不畏惧,因为“我”也要像石灰那样给人间留下清白。从“ 出深山”可看出这一切都是“ 我”的主动选择。于谦在《咏煤炭》中说“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无论是石灰的“出深山”,还是煤炭的“出山林”,都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在深山隐居还是出山做官,是一种选择;出山后是为一己的名利,还是为天下蒼生谋福利,也是一种选择;是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还是做个贪官,也是一种选择。显然,作者在这首诗里选择的是要做为天下、为苍生的清正廉洁的官,哪怕这样做会“粉骨碎身”。这就是作者的志向。
这首诗处处以石灰自喻,在咏石灰中咏自己为国为民的磊落襟怀、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虽也做到了“物”与“我”的契合,但是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比较直白,缺乏含蓄蕴藉之美。从诗歌艺术角度讲,这首诗显然不及李贺的《马诗》艺术水平高超,但是其传达了高远的人生志向,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郑燮是诗人、书画家,擅长画竹、兰、石、松、菊等,尤擅画竹。作为一首题画诗,诗中所咏之物“竹”是画中之竹,是经过了艺术想象和加工的艺术形象。从题目能看出,所咏之竹是长在岩石上的竹,生存环境恶劣。诗的开头“咬定”二字开宗明义地刻画竹子坚韧的形象,“不放松”越发强化了这一形象。“立根原在破岩中”揭示了竹子为什么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因为根基太浅。在岩石的夹缝中生长出来的竹子,不“咬定青山”,不顽强地向上,就没有生长的机会。所以一个“原”字,既揭示了谜底,也强化了“咬定青山”的竹子形象含有令人惊异的成分,表达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坚韧。就是这坚韧的竹子,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不管会遭受哪些“千磨万击”,都要“坚劲”地生存。这首诗歌颂了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竹和人共有的,句句写竹,也是句句写人,在物我关系的处理上,也做到了“不黏不脱”“不即不离”。如果说《石灰吟》表达的人生志向是自我选择的结果,那么《竹石》传达的则是当人在无法选择出身和环境时,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生命。
三首咏物诗放在一个教学单元中,《马诗》抒发心愿,《石灰吟》《竹石》表达志向。从诗歌艺术的角度看,《马诗》更加含蓄蕴藉,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传统,《石灰吟》《竹石》则更加显豁、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前者是主动地、笃定地选择,后者则阐明了当没有别的选择时,该如何在当下自处。
三、咏物诗的教学建议
小学六年级是小初衔接的重要阶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阶段古典诗歌的学习目标是“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13]。学业质量中的描述是“在文学体验活动中涵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14]。新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描述学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达成这些目标,但是,通过对咏物诗知识的挖掘,可以看出这类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学生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运用咏物诗的知识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对这类诗歌的整体认识,掌握这类诗歌的阅读方法,感受作者是如何将所观察之物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结合并诉诸笔端,是学习的重要目标。围绕目标,可以设计如下学习活动。
1. 类联:形成对文化符号的理解与体认
文学作品中文化符号的形成,是若干优秀作品不断累积的结果。比如古典诗歌中的“燕山”“大漠”只要一出现,成熟的读者马上就能联系到边塞、战场、金戈铁马等,首先是因为这两个词语的所指,在历史地理中处于边塞之地,当然也离不开历代文学作品对这两个词语频繁使用的语境归纳。
小学生需要足够的语料支持,才能形成“大漠”“燕山”是与战场相关的文化符号的认识。教师不妨提供如下材料:
(1)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唐·崔湜《早春边城怀归》)
(2)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唐·李颀《古从军行》)
(3)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唐·王昌龄《从军行》)
(4)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5)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唐·董思恭《昭君怨》)
通过分析这些诗歌的大意、题目等引导学生了解大漠、燕山的大致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的一般语境,形成对大漠、燕山的感性认识。
“千锤万凿出深山”可以和《咏煤炭》中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联系起来,理解“出”是个带有主动意味的动词。“出山”和“入山”,不仅仅是字面意思,还要联系中国文化中的“出”和“隐”(关于“隐”,小学阶段有《寻隐者不遇》一诗),进而理解于谦的积极主动。
通过类联,也可视为“积累与梳理”,引导学生形成对一个或几个文化符号的认识,只要看到这样的符号,便会生发与这个符号相关的若干联想,这对于理解诗歌是大有助益的。
2. 比较异同,理解托物言志“志”之微殊
比较,也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教材把三首诗编排在一起,是因为三首诗均咏物,且有所寄托。学生很容易看出后两首直白,前一首含蓄,含蓄在于需要多方求解,与组诗中的其他作品联系,与作者生平联系等。后两首的直白也各不同,可介绍“出山”的文化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石灰吟》中石灰石是主动地、笃定地选择;而竹子生长在石头夹缝中,是无法选择的,即便是不能自主选择,竹子也要坚定地生存下来,即如何在“当下”自处。
这些咏物诗,在不同生命状态的诗人的笔下呈现出“物”的生命,也折射出作者对生命意义的体认与理解。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明白,生命的状态有多种可能,有的生命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岁月的淘洗,依然熠熠生辉,烛照千年;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非常重要,刚强、有济世情怀的人,在艰难时刻可以有坚定的选择;在没有选择之时,如何在恶劣环境中生存,本质上也是一种选择。把古典诗歌的学习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建立联系,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价值。
3. 知人论世:理解咏物诗所言之志
关于托物言志的“志”,在孔子看来,包含志向、抱负、理想和愿望。《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要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这几位学生分别谈了他们的政治抱负、生活愿望。《古诗三首》所言之志,采用孔子关于“志”的观点。托物言志的诗,要理解诗中所言之志,须与作者生平联系起来。教师不妨提供如下材料,帮助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马诗》的作者李贺,年少时便才名远播,但人生不顺遂,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却“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以三年为期,直到元和五年他才应河南府试,获解。入京应进士试,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韩愈为其辩解,终无果。李贺不得不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离开。李贺短短的一生,都在为何时能有机会伸展抱负而书写。《马诗》中,作者以骏马自况,以马儿驰骋的沙场暗指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沙场;以马儿渴望得到重用映射人渴望得到赏识、建功立业的心境。
《石灰吟》的作者于谦,明永乐年间进士。他做官期间,平反冤狱,赈济灾荒,有惠政。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俘,瓦剌人以英宗皇帝相要挟,要明王室打开京城大门迎接英宗回京。于谦时任兵部尚书,拥立景帝,反对首都南迁,并调集重兵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成为保卫国家的重臣。瓦剌军见无隙可乘,便释放英宗。英宗发动政变夺回帝位,于谦入狱被杀。再回看《石灰吟》,“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对应到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何等痛苦,但是这位将军告诉我们,无论何种处境,都“浑不怕”,只为留“清白在人间”。也就是这样,石头变成了洁白的石灰,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苦难,找到了生而为人的伟大价值。
《竹石》的作者郑板桥,则是一位不受礼教约束,敢说敢做的人。《竹石》一诗中的竹子,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千磨万击”,依然“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
三首诗虽然均为托物言志的诗作,但由于作者际遇不同,其所言之“志”亦不同。学习这类作品,“知人论世”是尤其重要的阅读方法。
4. 巩固与拓展:化个为类巧迁移
从咏物诗“物”与“我”的结合程度看,有一些诗通过文字就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寄托的情志,有一些则需要通过审慎的思考,找到物我契合的点,才能感受到作者寄托的情志。“不黏不脱”“不即不离”是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例说明,比如《石灰吟》中,“清白”一词,看似双关,但仔细琢磨会发现,人们很少用“清白”这个词语形容颜色,而“清白”常用来指人的品行纯洁,没有污点。这个词语用在这里,读者可以通过字面感受到作者寄托的情志。
以此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积累以下四首咏物诗。(行书示范,学生抄录,教师在旁边提醒行款以及书写注意事项)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选择其中一首,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欣赏与评价,能够说出所咏之物的物性,进行物我联系,进而体会咏物诗在物我关系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的较为直白,有的较为含蓄,有的则介乎二者之间。通过比较,学生能够在欣赏和评价咏物诗时做到有条理、有方法。
通过上述四个学习活动对小学阶段的咏物诗作了积累与梳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咏物诗的相关知识,并以此为标准或者思考方式来判断和分析一些简单的咏物诗,为迎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积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