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3-08-18张敏幻
张敏幻
摘要:新文科是一种思维,体现扬弃精神,强调学科发展要在继承中创新、交叉中融合、共享中成长,推动传统文科的系统性升级,而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同样需要新文科精神作为指引。文章以新文科为研究背景,对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结合相关概念解析,分析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制订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文科;基础俄语;课程思政;融合发展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三观”,因而选择“课程思政”作为理论研究方向,对培养政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18年11月9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结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指出全面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2035年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现代化提供支撑。此后,2021年11月2日,教育部首批公布的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标志着新文科由理论转向实践探索。
对教育领域而言,新文科是一种思维与价值,适用于所有的学科体系,在基础俄语课程思想建设中有着良好的适用性、融合性与创新性,是教育实践的全面升级与探索。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新文科建设
2018年11月,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要求;2020年11月,我国《新文科建设宣言》正式发布,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新文科旨在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加强专业融通,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文科教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对外语专业而言,新文科要突出一个“新”字,强调一个“跨”字,坚守一个“文”字,彰显一个“中”字,树立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相融合的外语教学新形象。因此,文章界定新文科建设是指适应新时代社会科学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发展的过程。
(二)基础俄语
基础俄语是本科院校俄语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核心课程之一。下面,笔者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为例。根据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俄语3为俄语专业必修课,每周10学时,每学期共160学时,此外每周加设2学时线上辅导课,学分为10学分,开设于本科二年级上学期,即第三学期。基础俄语3授课内容涉及爱好、书籍、互联网、外语学习、大众传媒等12个主题,教学活动围绕词汇、语法、对话和课文展开,旨在引领学生根据专题情景使用中级常用词汇、句型,通过自主学习查字典确定词义,查语法资料明晰主从复合句构成,通过角色演练活用词汇和句式,能够进行一般主题的日常交际。
(三)课程思政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开始全面推进。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将各类教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以全员性、全流程和全课程为特点,两者相互渗透、协同发展,进而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理念。
2021年8月,腾讯网数据显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出国留学者1000余人,学成归国者不到300人,流失率达到70%以上;其他“985”“211”院校也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现象,流失率在20%至30%之间。我国每年在教育领域投入大量经费,却始终是人才输出国,归根结底在于我国的思想政治建设出现问题。所以说,将思政与各类教学课程相融合,赋予其正确的价值导向,才是课程思政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新文科背景下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数据嵌入下的教育思维更具包容性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碰撞越来越多,数据化、信息化、智慧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词。在各类技术交织的背景下,“元宇宙”概念应运而生,而“元宇宙”无论看起来多么科技化,其内涵与新文科相似,就是将时代发展的一切先进技术成果交叉融合,更好地应用于实践领域。因此,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应更加重视新文科潜在的包容性,并与各类课程相融合,从而产生更大的发展动力。
2.思政建设逐渐爆发出新的力量
无论是小学、初中和大学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思政教育都在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如今,是短视频流量的时代,是直播网络的时代,思政教育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很多教师发现思政教育不再枯燥,教学效果和学生接纳度也越来越好。如各大电视台、人民网、微博等都开始采取短视频的方式解析一些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也开始简化,能够让人看得进去。
3.新文科为基础俄语课程思政提供逻辑支撑
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通过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培养党和国家的合格接班人,符合国家对教育发展政治性的要求,但这种“课程+思政”模式一直都是“加法”,而非“乘法”。新文科思维出现后,其内在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共享与成长、协同与发展,为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了逻辑指南。从教学视角分析,課程思政不是课程或思政的升级,而是两者融合背景下的迭代。所以,新文科为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逻辑上的支撑,使思政建设真正与学科发展达到均衡,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挑战
1.经济思维成为新文科发展的桎梏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快速创新的前提下,各种思潮在网络上不断交织,对基础俄语课程思政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课堂教育无法像智能载体那样具有持续影响效果,如何找到应对舆论环境变化的策略,是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新文科思维恰恰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剂良药,但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融合、创新、共享、协同的重要意义,那么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就无法达到预期。互联网中出现大量的意见领袖,在各自领域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对某一热点事件的评价或说明,能够对关注群体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大学生恰恰是网络用户占比最高的群体,直接或间接受到意见领袖影响的可能性最大,若想让新文科发挥预期的作用或效果,相关部门必须优化网络环境,避免不良思潮侵蚀大学生的思想。
2.教学实践转化影响课程思政建设
在教学中,高校普遍采用投影仪、电子白板、演示文稿等工具,且在教学创新上有很多尝试,如金课、翻转课堂、微课等,但实践应用的比例不足30%,“出成果但不用成果”是最大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普遍缺乏数据资源选择、挖掘、使用和创新能力,而数据应用思维恰恰是新文科的基础,因为数据的空间性与新文科的交叉融合内涵相同,数据的分享传播本质与新文科的分享协同一致,如果无法及时实现成果转化和普及,会直接影响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进程。
3.课程思政建设形式化影响实践
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的产物,部分教师对此存在误解,认为思政建设的目标就是思想控制,而且思政建设无法进行科学评估,大多是过程性指标,如组织多少次授课、讨论,观看多少部教育影片,或者记录多少笔记,邀请多少次专家授课等。同时,部分高校為落实课程思政内容,往往会采取形式化的方式,如要求学生写观后感、个人体会,留存观看教育影片的视频或图片等。这显然忽视了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学科教学和思政教学相剥离,无法达成融合目标。
三、新文科背景下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一)顶层设计,全面实施,营造氛围
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校一师能够实现的,需要全体院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环境创设上下功夫。
首先,顶层设计。为了达成新文科发展目标,教育领域目前已经批准1011实践项目,并且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同样需要教育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和持续性的关注,因为顶层设计代表大方向,只有将课程思政设计成主流,才能够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
其次,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最忌讳时紧时松,应与基础俄语教学全面融合,让学生在每个教育场景中都能感受到思政建设的力量。
最后,营造氛围。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有特定的环境氛围作为支撑,如全体师生的认同、网络载体的大量应用等,都会让教育环境更符合课程思政要求。
(二)并行不悖,注重融合,有效创新
在新文科背景下推动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必须考虑课程思政实践的可能性和操作性。
首先,并行不悖。此观点不是保证“课程”和“思政”两条腿走路,而是要在思想上将两者放在同等位置,同步教育,同步讨论,同步提升。
其次,注重融合。融合是新文科的本质特征,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将融合放在首位。所谓融合不是“1+1=2”,而是“1+1=N”。
最后,有效创新。课程思政就是创新的成果,在基础俄语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模式、方法、载体、思想等方面的创新,突出创新成果的有效性。
(三)明确目标,载体支撑,注重分享
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在充分了解新文科底蕴和内涵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标,选择适当的载体作为支撑,通过分享的方式让更多人感知教育。
首先,明确目标。部分教师认为高标准完成教学任务是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部分教师认为帮助学生快速成长是教育的目标。但从实践总结来看,教学目标具备客观性,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维、专业的学科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永续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学目标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发展的。
其次,载体支撑。在计算机应用载体不断创新的前提下,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完全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在任何时间、地点、场景下都可以实施。比如,腾讯课堂、钉钉等软件不仅提供在线授课功能,还可以采取录播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学习。
最后,注重分享。分享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学生属于自带流量群体,将基础俄语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才是最重要的,也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生态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蔺金凤,王海珍.“用外语课堂讲好中国故事”课程建设及能力培养探究:基础俄语课程思政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22).
[2]张润.高校俄语专业《俄语泛读》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22(4).
[3]陈佩佩.探究“课程思政”在俄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实践运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6).
[4]卓蕾.基础俄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6).
[5]窦可昀,周露露.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理探索[J].现代交际,2021(8).
基金项目: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俄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YB002。
(作者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