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语境、运用空间及理性审思

2023-08-18冉莹雪王建红

理论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赋能元宇宙数字技术

冉莹雪 王建红

摘 要:元宇宙描绘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由融生、联动再到辩证统一的数字化三维社会形态和世界图景,是集多种数字技术于一体的高阶互联网样态。在时代变革与现实感召、育人需求增长与矛盾变化以及教育思维重塑与范式变革的社会语境下,元宇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出场并赋能增益。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三重运用空间,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时空维度的延伸、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和功能的拓展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系统和内容的优化。新时代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应理性审思,在二者融合共生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关键词:元宇宙;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数字技术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8-0123-06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元宇宙发展问题研究”(22ZXA004)。

作者简介:冉莹雪(1995—),女,河北保定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王建红(1978—),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大数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元宇宙是在5G基础上由人工智能、区块链、算力及网络、VR/AR/XR/MR终端、数字内容五大核心技术集群构成的融通互联网全要素技术的复杂生态系统,它描绘和构造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由融生、联动再到辩证统一的数字化三维社会形态和世界图景。元宇宙的出现引发了世界的划时代变革,必将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1],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对于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建设助能增益的重要作用,因而作为前沿数字技术的元宇宙也将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聚焦元宇宙出场、运用以及审思这三大议题,是科学把握其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必要环节。

一、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语境

元宇宙的出现及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赋能增益的命题出场并非对“新词热议”的简单回应,而是一个观照现实并呼唤未来的“真问题”,只有明晰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语境才能正确认识元宇宙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赋能增益价值。

(一)逻辑前提:时代变革与现实感召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数字信息技术愈发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要素。在我国加速部署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形势下,场景式、体验式学习,远程教育等數字教育新样态出现,引领教育变革的同时也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数智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更好地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教育对象施加有效影响,不能仅仅依靠一种数字技术就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科学分析与全面把握。元宇宙的数字技术综合形态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综合化应用需求,因而被赋予了工具理性的出场价值。

习近平曾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境况下,前沿数字科技的理念与技术加持必不可少。元宇宙作为集五大核心数字技术于一身的高阶技术集成融合体系,将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数智理念和技术优势,充分满足新时代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时代任务,甚至被赋予助力“打造良性稳定、有序运行社会治理格局”[3]的功能期许,元宇宙“重塑未来社会形态”的技术潜能正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改善社会治理”的效用价值。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属与元宇宙的技术赋能潜质相契合,必将进一步“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4]。

(二)基本依据:育人需求增长与矛盾变化

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在根本上以实践发展需求和社会育人需求的增长为基本依据,而数字社会中主体人的存在性、物质性及社会性三重需求延伸至虚拟世界,个体的思想创构、观念宣达、情感抒发、行为表达需要愈发强烈。人的需求程度和需求内容不断拓展并愈加复杂化,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以及“造福人民”的教育工作目标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新的阐释。基于此,有必要借助数智化的综合技术精准分析并有效满足虚拟和现实社会中教育对象的多元化需求。

需求增长会引发矛盾变化。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影响着其思维方式、实践条件、信息交互等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亦发生变化。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诉求与境况、手段与效果之间的矛盾,也相应地开始转变为新的表现形式,即“人们对满足多样性、多层次性的道德精神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德性涵养效果”[5]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应用落后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仍旧依赖于Web2.0阶段的二维性技术方法,现有教育技术同教育主体在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内在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冲击,虚拟样态范畴的增加将带来教育方法、教育载体乃至其他诸要素之间匹配与适应关系的调整或重构。

(三)价值追求:教育思维重塑与范式变革

“思维方式总是同一定的历史时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的,也是社会各种思想文化要素的综合反映和综合体。”[6]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手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虚拟实践,与思想意识形成辨证统一互动关系并逐渐生成高阶认知和虚拟性思维,进而映射或反映到教育思维之中。当前元宇宙存在的数字全息思维、全身心沉浸思维、数智思维超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思维方式,其借助虚拟人、脑机接口等数字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进行形塑与转化,能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开放性、具身性和交互性的思维视野与方法论,最终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阶发展。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变革呼之欲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数字化转型应趋向与数字化认知的融合适配以及同数字化技术的耦合内嵌,以数字为驱动要素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新现象新规律的进一步把握,形成虚实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智技术的融合应用研究已渐趋成熟,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还需更具前瞻性和综合性的理念引导,因而元宇宙的综合前沿性、时空拓展性、人机融合性等优势,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乃至全新育人格局的建构提供新契机。

二、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空间

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利用好元宇宙的技术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以实现在虚拟与现实融合共生视域下的“1+1>2”的育人效果。

(一)元宇宙对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时空维度的延伸

元宇宙的出场以时间和空间交互作用创设出虚拟形态下的新型社会结构,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了全新的育人场域,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发展场域延伸至虚拟时空并通过数字技术突破时空藩篱将现实世界平行、孪生和模拟至虚拟世界,最终形成无穷的动态适应场域。元宇宙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对现实教育空间进行镜像与映射,构成了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养成和培育的物质条件和时空范围的总和。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以无界感与全覆盖为主要特征,突破时间与空间维度的限制,在镜像世界、虚拟世界和虚实共生世界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造“时域、空域、频域全覆盖”的开放场域。

在时间延伸维度上,元宇宙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追溯过去、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的“特权”,借助底层架构的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教育全过程全要素进行追踪观测与数据刻画的快速迭代,实时捕捉教育对象在“全时域”范围中由思想到行为的各要素的数据表征与动态趋势,以便教育者及时、适时和共时开展有效的精准教育引导。同时,教育对象能够突破时间和频率限制,使“信手拈来”的回溯学习与自主学习成为“新常态”,更大程度激发并满足其自觉能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在空间扩展维度上,元宇宙打破了传统的空间观,全场景式场域延伸将逐渐消弭虚实空间的二元对立。数字孪生、增强现实等技术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具身”现实投影映射到虚拟空间中,“身临其境”地根据指定背景、场景、语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教育主客体的形、声、闻、味、触五感以及动态感知在元宇宙的立体场域下得以重现并升级,“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形式得到强化,教育对象不再是接受平面直观的单向灌输与形式教化的教育客体,而是在情景交互中通过“第一人称”的全身沉浸式体验形成感受联觉与具身感知,自觉自主地完成思想内化与行为外化的教育过程。另一方面,元宇宙逐渐消弭虚实空间的二元对立,虚实融合的无界疆域建构了全场景开放式的教育学习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空间不再受限于“一时一地”的实体场地和二维空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能够更加灵活地“随时随地”走进动静结合样态下虚实高度互嵌的数字空间场域,将教育对象带入更符合其思想实际与道德水准的、更易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场景之中。

(二)元宇宙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和功能的拓展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应用具有扁平化、分散化的症结,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创新,要充分展现这些实践的新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总体反映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7]的要求下,元宇宙通过对载体形态和功能的拓展,凸显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元宇宙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的拓展体现在对文化、活动、管理、大众传媒等传统载体的外延拓展以及辐射场域的扩大上,是对传统思政载体与新兴网络空间载体的有机融合,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虚拟化的高阶体现形式。一方面,元宇宙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拓展。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承载教育信息,具有分散、单一的缺点。元宇宙的载体拓展则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和网络载体五大载体形式高度融合统一,形成多元综合的载体形态,作用空间由现实拓展至虚实两界。此外,载体的传播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元宇宙载体的建构模式也并不例外,其将在虚拟实践、数字劳动等基础上衍生出虚拟语境下的精神形态、主观心态、活动形态等新载体形式,并在元宇宙中全息数据化,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数字化、虚拟化和可观测化转向。

另一方面,元宇宙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拓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采用单向度的信息传输途径,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的反馈较为滞后。元宇宙作为特殊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赋予全新交互功能,教育主客体通过XR、VR、AR、MR等可穿戴終端设备抑或裸眼3D、全息投影等形式,在虚拟场景中同他人平等自由地进行社会交往与情感表达。例如,通过与历史人物、榜样典型的“面对面”对话,使教育对象在“真实情景”感召下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触动,从而自然自觉地产生将政治性与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思想教育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元宇宙载体具有交互性,借助“智能体”(如智能化自然人、虚拟数字人和高仿机器人)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三身合一”[8]融生状态的人机交互。教育主客体突破身份、人格等角色属性的限制,将更加有利于挖掘并破解教育对象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难题,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交流和行为交互的内在意涵。同时,元宇宙作为特殊载体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全覆盖功能,亦即思想政治教育五大载体功能在元宇宙中融合相生,全面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场域和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人到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覆盖到哪里”[9]的理念在元宇宙载体运用中得以实现。元宇宙具有的全景布局与全覆盖渗透功能,与榜样示范、文化熏陶、舆论宣传等传统的载体形式相结合,将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无限时空内渗透与教化,从而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承载、传导方式、传播效率等实现质的飞跃。

(三)元宇宙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系统和内容的优化

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具体方法和操作方式。作为信息技术融合体的实践工具性存在,元宇宙在虚实互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赋能主要体现在提供数字技术方法和优化具体方法两个方面。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教育主客体都是具有能动性的复杂生物组织系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对其思想创构、观念宣达、情感抒发、行为表达等要素变量进行数据化与可视化呈现,而元宇宙内含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能够为解决上述复杂巨系统问题提供综合集成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元宇宙的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底座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对于精准思政的赋能更为明显。教育者通过追踪教育对象在元宇宙“生命日志”数据中所呈现的“理想信念、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文化素养”[10]等不同层面的“真实自我”,生成其思想与行为的动态化“立体画像”,进而为精确的教育引导提供客观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元宇宙的赋能增益体现为:第一,激发自我教育的主体效能。元宇宙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提供具身沉浸式学习的空间和条件,“触手”可得的教育资源将极大激发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提升自我教育的效能;非线性互动叙事以及融入式参与也将使教育对象获得“真情实感”体验,丰富其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第二,增进实践教育的知行转化。现实中因成本、风险等诸多因素所难以实现的基于大规模复杂场景的社会实践,在元宇宙创设的虚拟实践中却可以生活化、群体化地得以实施,教育对象在虚拟社会中完成知行转化,进而映射并反哺于现实生活的知行统一。第三,充盈榜样教育的展现形式。元宇宙的出现使得榜样教育不再局限于教科书、电视网络等二维形式,而是可以为教育对象创设直接与榜样人物“面对面”“一对一”的多维立体交互新模式,从而大大增强教育对象在榜样教育中的可接受性、参与度和体验感。第四,提升隐性教育的优化效果。借助元宇宙的扩展现实技术,通过渗透式、陶冶式和体验式教育方法,能够在全景开放的教育场景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育人效果。此外,在沉浸式教育环境下,隐性教育形式的意会效应与显性教学的直白效果也将同时发挥作用,在教育对象身上潜移默化地显现和深化。

三、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审思

元宇宙的出场为人类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同时也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在推动元宇宙为思想政治教育赋能增益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运用原则和风险隐患等问题加以理性审思与有效预防,充分把握正确运用元宇宙的主动权,消解当前数字科技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隐忧。

(一)规避技术主义异化症候,审慎消解数字应用风险

元宇宙的赋能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的守正创新意识和开放包容态度。但是应当注意,元宇宙中教育主客体的虚拟人格和虚拟实践容易淡化其基于现实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规范产生的约束感。教育对象极易模糊虚实场域的边界,无法恰当处理虚拟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甚至出现沉溺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产生“非我”错觉等问题,从而导致现实认知和社会交往中的诸多矛盾。教育者则容易过度依赖元宇宙数字技术,脱离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与环节流程,甚至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原则,出现被元宇宙异化等问题。

为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在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谨防数字科技的异化影响和技术主义的僭越,持续强化现实人的主体作用。即元宇宙的赋能增益应该彰显价值理性,时刻围绕“现实人”展开、时刻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任务和目标部署,构建元宇宙应用从虚实和谐到由虚返实的实践进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遵循。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审慎使用数字化科技工具,在元宇宙助推“人的发展”时坚持谨慎与负责的态度,在涉及伦理道德、信息安全等议题时保持高度警惕,强化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中的技术治理和秩序管理,为二者融合发展划清红线、指明方向。

(二)谨防主客体角色功能弱化,避免角色关系嬗变遮蔽风险

“元宇宙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参与式可编辑媒介”[11],将可能带来教育者权威和中心地位弱化的隐患。元宇宙虽为教育对象及其“智能体”提供了充分的参与空间和行为自由,使其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宽度和广度得以极大延伸,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却极易被弱化和削减,从而增加施加教育影响的难度,产生“反客为主”“由实返虚”等问题。不仅如此,教育对象在元宇宙中同样面临着教育效果弱化的风险,即虚拟场景、智能分身等元宇宙技术易干扰并削弱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以及自我教育的积极开展,使教育对象过度沉浸在元宇宙中而出现迷失自我、丧失主动的问题。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維场域和多元载体的应用中,教育对象“智能体”的参与打破了教育主客体双向互动的平衡生态,形成了更为复杂的“人—人”“人—机”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兼具的多向叠加互动关系。本需加强系统性协调与统一的主客体关系在元宇宙中却变得更加不稳定,多元主客体角色定位也更容易发生变化。这些问题不但异常复杂难以厘清,且容易被元宇宙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所遮蔽。

因此,在元宇宙赋能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把握教育者主导性和教育对象主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者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不动摇,积极引导和正确部署元宇宙的应用尺度和场景布局,带动元宇宙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发力。同时,还要引导教育对象积极认同教育者应用元宇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二者应发挥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破除“独善其身”的单向被动困境,保持适度的“共振”频率,营造教育者的主导性功能发挥和教育对象的主动性自主建构的有机生态图景。另一方面,教育者还应在现实和虚拟环境中构建同教育对象及其“智能体”间的多元、多向交互新模式,将主客体关系转化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力与合力的契机,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客体间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良性互动氛围。

(三)克服教育过程分化脱节,防范思想政治教育“失语”

一方面,自然人与其“智能体”生存生活场景不同使得二者“知情意信行”的内化与外化水平存在差异,容易产生知行不一、虚实不一的分化问题。同时,虚拟和现实场域的平行镜像与无痕切换将加剧教育对象的认知难度,容易使其在模糊的虚实边界中产生混淆和错乱的认知感受,甚至造成思想品德内化和外化过程的断裂、脱节,进而导致内化和外化各环节的延长、反复甚或颠倒、混乱等问题。另一方面,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意味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语。思想政治教育終究是由“人”做“人”的工作,元宇宙的出现容易使教育者产生“不费心思”“不下功夫”的工作心理,在“等、靠、要”中借助虚拟人格将技术作为唯一的教育手段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忽略或抛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这显然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与本质。

可见,元宇宙赋能应用的过程应始终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首先,要注重系统性把握,在现实和虚拟两个系统视域把握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生成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内化与外化程度,实现教育对象本体与“智能体”的知行统一、虚实合一。其次,要以教育和技术的发展规律为重要遵循。重点把握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辅之以元宇宙的技术优势,最终实现事半功倍的育人成效。最后,要全面增进教育主体的育人合力。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依靠元宇宙的“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需要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社会、学校和家庭各育人主体形成同向育人的合力,多方联动、紧密结合,并保持相互作用的适度张力,以创造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同元宇宙技术高度融合发力的新图景。

结语

目前,元宇宙仍主要表现为概念意义上的价值理念与美好愿景,需要完善的理论架构与成熟的技术支撑才能走向具体实践与应用。作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探索,元宇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研究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保持思想引领与科技进步“两条腿走路”的平衡状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3]陈泽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11-25(B03).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01).

[5]孙梦婵.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1):63-67.

[6]沈壮海,等.新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227.

[7]冯刚,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14.

[8]沈阳.打通现实与虚拟 元宇宙发展大有可为[J].在线学习,2022(4):61-63.

[9]黄欣荣,曹贤平.元宇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2):46-55.

[10]佘双好,康超.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方法的提出及其运用空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5):22-30.

[11]闫佳琦,陈瑞清,陈辉,等.元宇宙产业发展及其对传媒行业影响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2(1):68-78.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赋能元宇宙数字技术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