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号工程”为引领 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8-18蓝庆华
蓝庆华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川渝“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重庆一方面“苦练内功”、深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强协同、促进川渝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重庆市发展现状
从重庆自身看,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成效明显。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2年全市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8376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5%;完成规模工业营业收入2.75万亿元,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二是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实施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万辆,同比增长1.4倍,占全部汽车产量比重达17%。实施软件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超2700亿元,总量进入全国前十。打造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建成国内首条12英寸电源管理芯片晶圆线、发布国内首款硅光芯片成套工艺包。打通光学材料—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显示模组新型显示全产业链条,入围全国五大柔性显示城市。近五年,全市规模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長12.5%,占比由2017年的17.3%提高至31.1%。三是发展质效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末,累计实施5578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734个数字化车间和127个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8.9%,带动规模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7年的32.5万元/人提高至45.8万元/人。累计建成国家绿色工厂52家、绿色园区5个、绿色设计产品48种、绿色供应链5条,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至0.76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0.24吨标准煤/万元。四是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构建“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中小企业生成生态体系,“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分别达2484家、255家和13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中,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九、中西部第二。
从川渝协同看,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局良好。一是共担国家战略。谋划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四川省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抢占新时代新征程制造强国建设中有利位势。成功争取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和重要试点示范,厚植相关领域先发优势。二是加强政策协同。做好两地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协同,出台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行业协同方案,促进两地制造业发展相向而行、步调一致。三是深化链群融合。搭建电子信息、汽车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线上供需对接平台,汽车产业全域配套率达80%,区域汽车总产量318万辆、占全国的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45万辆、占全国的6.4%;动力电池产量105GWH、占全国的19.2%;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域配套率超50%,总规模进入全球前十、国内前三。构建35家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体系,促进两地企业互采互供、就近配套。构建工业互联网重庆顶级节点与成都托管灾备节点“一顶一备”工业互联网标识战略生态,区域内累计“上云”企业超45万户。四是探索创新举措。先后获批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制造业中心。创设成渝“电走廊”“氢走廊”“智行走廊”三大应用场景,促进两地氢燃料电池、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技术试验验证和迭代升级。
与此同时,重庆也清醒地看到,与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及成渝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相比,还存在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转型升级较慢、质量效益水平不高、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程度不深等突出问题,必须加快予以解决。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未来五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由蓄势待发转向群体迸发的五年,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基本完成的五年。制造业作为重庆的家底,未来五年的发展成效将直接影响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市整体位势。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优化制造业发展动能、产业体系、市场主体、组织方式和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生成能力、产业迭代能力和产业把控能力,深化川渝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我市最有优势、最具标识度的领域,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立足当前有基础、未来“看得准”,有望成为产业新支撑的领域,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三大支柱产业集群。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六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布局18个“新星”产业集群。一方面加快培育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等6个未来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培育壮大功率半导体、AI及机器人、服务器、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制造装备、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12个高成长性产业集群。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贯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整合行业上下游和产学研资源,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打造以企业为主体、沿产业链布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开展制造业“卡脖子”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定期发布技术需求目录,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瞄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从源头拓展产业新领域、开辟产业“新赛道”;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强化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引育,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构建“点、线、网、面”成果转化体系;做优做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实施“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试点示范;定期发布创新应用场景和城市机会清单,促进更多科技成果来渝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集聚生成更多优质企业。深化央地合作,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增加头部企业数量。迭代升级“一企一策”推进机制,推动企业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持续生成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搭建产业数字化能力中心、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产业金融线上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施“大手牵小手”专项行动,优化升级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就近配套。组织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计划,推动大中小企业共建创新机构、组建产业联盟、联合承担科技项目,促进各类企业融通发展。
四是深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分行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广泛深入推进技术改造,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建设数字经济系统,面向全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部分高成长性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工序环节,实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行动,打造“一链一网一平台+智能制造单元”数字化转型生态,培育发展新型智能产品和基于智能产品的场景化应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健全以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为支撑的绿色制造体系,深化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以生产方式数字化促进能源消费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和资源利用循环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绿色化发展。
五是优化市域制造业生产力布局。围绕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目标,实施重庆先进制造业“渝西跨越计划”,推动渝西地区面向成渝“双核”发展整零配套和聚焦细分领域培育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和全市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轻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高端摩托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重要承载区。优化中心城区制造业功能,提高中心城区产业准入门槛,逐步疏解现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制造环节、一般性装备制造基地等功能和设施,加快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整车、软件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等高端产业与价值链高端环节发展。推动市内其他区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產业集聚区。
六是深化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共建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大力承接国家重大科技设施与产业设施布局,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政策突破,打造战略大后方。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统一区域内政府采购商品要素市场品目,开展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化升级和整合共享,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行政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或相互参股,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协同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以我市产业与四川产业“交集”为切入,绘制跨省域产业链全景图,促进现有企业就近充分配套,合力推动补链强链延链。做好能源保障,协同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疆电入渝工程建设,推动川渝电力市场一体化,共同建设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加快论证藏电等西北电第二回直流入渝,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川渝一体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持续提升能源要素保障效能。推进园区体制改革,鼓励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探索创新园区合作共建的新模式、新路径,共同出资组建联合投资运营公司,承接原管委会开发和管理职能,形成“资本合作+产业招商+服务运营”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探索产业合作园区财税收入地方留存部分分成和运营收益按股份分红机制,形成成本共担、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作者: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钟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