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2023-08-18王经纬姬云飞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医者医患医学生

王经纬,周 笛,姬云飞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市中心医院)

在“新医科”和“课程思政”双重背景下,深化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培养具备人文核心素养的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医患关系建设,是实践医学人文“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依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1]。2019年,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等单位主办的一次论坛中首次提出“医患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为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提供了新的价值依托,也将对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以及和谐社会产生积极意义。

1 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意义

1.1 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和合文化,以及寻求“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医患命运共同体”因此应运而生。2019年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等单位主办的“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共享美好医患关系”论坛中首次提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医学领域的体现。从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来看,医患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和”则共生,“争”则共损。可以说,医患关系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属于“共生长、共相连、共荣辱”的“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关系[2]。医患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局限在医护工作人员与患者双方在预防、治疗疾病等过程中,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的形成的群体。第二个层次范围更广泛,除第一层次人群外,医者方还包括卫生管理部门等卫生医疗服务提供者,患者方还包括患者家属等医疗服务寻求者。这一层次的医患命运共同体是指这两大群体为维护人类健康以及社会整体利益而形成的社会群体。本文主要关注狭义上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所讨论范围为第一层次中的医患命运共同体。

1.2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在疫情暴发阶段,面对未知的病毒,患者陷入恐慌、无助,需要医方的支持与安慰;医护人员临危不惧、逆行而上,用专业医术和救死扶伤的无畏精神救治患者。医护人员心甘情愿充当患者的亲人角色,为患者拂去病痛、送去温暖,“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是病人对医生深深的信任,也是医生对病人沉甸甸的责任,塑造了命运共同体的良好典范。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患者被隔离救治,没有亲属的陪护与照料,这些工作全部转由医护人员承担。无论在方舱医院还是在定点医院,患者都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管理,与疾病顽强抗争,得益于医患间充分的沟通交流与温情的关怀照顾。抗疫斗争中,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医患双方展现出“守护生命共同体”的特点,医疗救护和服务工作也在双方的理解和配合下有序进行,这为抗疫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医护工作者彰显了医者仁心的服务价值,不仅体现在对患者的诊治,更体现对患者心理层面的人文关怀。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医患间呈现出的生命与共的医患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形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工作者彰显了生命至上、真情关怀、奉献社会的大爱,打破了传统医患关系中医患间不平等的关系,双方通过良性的互动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因为“医患命运共同体”拥有巨大能量和作用,在后疫情时代的现在同样值得被推崇[3]。医患双方应从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处理好一系列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将生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把握医患关系的本质,合力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回归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医学观和生命观。因此,构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命运共同体,不仅助于促进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还将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体现[4]。

1.3 医患命运共同体与医学人文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

医学人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德育基础上的价值引领与教育,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属于“大思政”范畴,同样强调以人为本,这构成了两者融通的逻辑前提。医学人文课程思政,通过医学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最终培养具有崇高医德的卓越医生。

传统医患关系中,由于患者权利意识淡薄、对医生专业权威的信服,导致医生居于支配地位。这种以医者为主导支配方、患者为被动弱势方的医患关系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基于此,打破传统不平等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良性发展,建立医患命运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医者作为医患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方,学校期间的医学人文教育对其执业生涯影响深远,因此,将医患命运共同体作为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依托,探讨医患命运共同体下的医者形象,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医患命运共同体需求的医学生人文素养,就构成了医患命运共同体与医学人文课程思政间的逻辑关系。

2 医患命运共同体对医者人文素养的要求

2.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义利观是基础

敬畏生命的崇高价值是医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医者应懂得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这是医德的底线。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中这样阐明:“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5]”生命至上,不只是我们自己的生命重要,而是强调所有生命的重要性和唯一性,敬畏他人的生命也意味着珍爱自己的生命。在疾病与死亡面前,生命既有脆弱、不堪一击的一面,又存在顽强、有力的一面。病人看病是为了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这与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天职具有同一性。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也谈到,医生是用心灵医治身体,如果心灵原来坏的或者变坏了的,他们就不可能很好的医病了。因此,医学生应具备“以人为本”的仁爱之心,在今后医疗实践过程中,坚定医德信仰,寻求医患双方最大限度的共识,创造一种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6]。因此,医患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求医者具备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义利观,这也是医者需具备的基本人文素养。

2.2 尊重病患、人文关怀的平等观是核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短短三句话不仅说明了医学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医生应尽的人文关怀。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疗技术本身的功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医护工作者用其真诚的关怀与尊重去弥补。医术固然重要,但在很多时候也会无能为力,因此,尊重与安慰患者等人文因素也应该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人文关怀是构建医学的灵魂,施仁爱人的医者情怀应体现于每一个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人文关怀的意义会远远超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医生在给患者诊治的过程中,不要过于依赖现代医疗设备的诊断数据,应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开展“人本位医疗”,尊重患者在自身疾病治疗中的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做出合理准确的判断。因此,医患命运共同体还要求医者具备尊重病患、人文关怀的平等观,这是医患间建立信任的核心需求。

2.3 终身学习、奉献社会的职业观是重点

孙思邈所主张的“大医精诚”表明医者的医德修养与医技相辅相成,“精”即医术要精,“诚”即品德要好,从医者既要追求“精”也要追求“诚”,努力成为高尚而优秀的医者。无私奉献是医者超越基本伦理要求的崇高追求。作为医者,精进医术、精勤不倦是本分。医学是一个永远都在进步,永远都在更新的学科,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秉持精勤不倦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重义轻利、淡泊名利,是医者追求的一种无私奉献的境界。相较于一般的医学伦理价值要求,无私奉献属于最高境界,是每一位医务人员追求和努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要求人们清楚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追求。医护人员所从事的职业事关人类健康与生命,具有特殊使命与责任,更应充分认识到患者利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密不可分,保障社会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因此,医患命运共同体期待医者拥有终身学习、奉献社会的职业观,这是新时代建立医患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证。

3 医患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3.1 打造“医者仁心”的人文教学课堂

在古代,“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等伦理要求是对“医者仁心”的生动诠释;在革命战争时期,“救死扶伤”、“艰苦奋斗”等红医精神是对“生命至上”的坚定追寻。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时期,“医者仁心”等传统道德观念遭受“经济主义”打击,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僵硬的主客关系,易产生医患矛盾与纠纷[7]。这就要求医学人文教育应加强学生义利观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培养医学人道主义精神[8]。教师可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人文课程思政教学中,用红医精神中救死扶伤、艰苦奋斗的价值内涵引领学生树立生命至上、医者仁心的内在情怀,从而擦亮医学生学医初心底色,守正从医事业、报效祖国之心。生命需要仪式,承载的是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护佑之情,对自我生命境界提升的激励之情,因此,生命教育在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中占有核心地位与重要意义[9]。医学生通过入学宣誓等生命仪式教育见证生命的崇高和神圣,增强其对医者这一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课程育人的效果。

3.2 重视“医患共情”的沟通实践教学

在行医过程中,医者往往仅强调“治病”,将患者当作需要修理的机器,而忽视了“救人”, 忽视了他们的心理感受,容易造成医患矛盾。究其原因,有一点是因为大多医学院校往往忽视人文教育,造成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初入职场,说话沟通方式僵硬,患者及其家属此时敏感脆弱,因而产生矛盾冲突。这就要求医学院校从顶层制度设计上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开设并加强医患沟通课程教育。相关课程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借鉴“标准化病人”教学和考核方式,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有效强化和内化,培养医学生共情能力、沟通能力等核心人文能力。课堂教学之余,可把医学生带到校医院、基层社区居民面前开展基础医疗服务,在实践中换位思考,加深对患者行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洞察、关怀等核心能力。在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老师言传身教,通过他们的语言、动作展现出的良好的人文修养,如在冬天先将听诊器捂热再进行听诊、记住患者姓名而非床号等细节对医学生进行示范,营造良好的临床人文氛围[10]。

3.3 培养“医者大爱”的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奉献属于医学伦理价值对医者的最高要求,是每一位医务人员追求和努力的最高境界。医学人文课程通过讲授医学伦理基本理念、医学史、医患沟通技巧和卫生法律法规,帮助医学生树立全身心为人类健康服务、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为专业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但培养医学生无私奉献、医者大爱的人文精神,单纯理论性讲说难以达到育人效果,教师应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动之以情”的作用,用情感、情怀、情景感化学生,形成思想上认同,实践中行动的局面。比如通过参加公益讲座、公益科普、义诊、福利院送温暖、参与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让学生切身实地感悟医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修养,强化对医生这一职业的使命和担当。再如,暑期开展“寻找家乡最美医生”、拍摄乡村医生工作的一天等社会实践活动,感悟榜样的力量,帮助他们从学生时代埋下大爱无私的种子,并将思想上的认同转化为实践学习的动力,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争做新时代好医生。

4 结语

医患命运共同体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医患命运共同体为医学人文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价值依托与建设方向。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义利观,尊重病患、人文关怀的平等观,以及终身学习、奉献社会的职业观是医患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医者所需具备的医学人文素养。本文建议以医学人文课程思政为平台,打造“医者仁心”的人文教学课堂,重视“医患共情”的沟通实践教学,培养“医者大爱”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有效地培养医学生医者仁心理念、共情沟通能力、大爱无私精神等医学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医者医患医学生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