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机制构建

2023-08-17张梅

师道·教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情家校双减

张梅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是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因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功能各有偏重,但缺一不可,在三者协同育人实践中往往存在体系零散、落实表面、合力弱化等问题,影响到育人合力的形成和高效育人的效果。因此,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推动校家社育人协同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发挥育人实效的关键环节。校家社协同育人功能如何界定和分配、育人组织机构如何建立完善、育人功能如何落地生效、如何提升水平等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重点。

一、互信互鉴,创建纵深交流渠道

真诚沟通,理念融合。从新生入学开始,提前谋划,掌握主动,建立起深度、通畅的互信互鉴交流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线”家访形式,“全面走访、全员参与、全科携手”,全面落实家校沟通全覆盖。首先要对学情普遍了解,重点关注,制定适合学情的家访工作方案。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和家庭,列入重点家访对象,进行定期关怀。通过“双线”家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家长期望水平等影响学校教育的家庭因素,并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科学和客观的评价,与家长进行切实有效的沟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在信任的前提下,完成校家育人理念的融合,为协同育人奠定基础。

二、科学分工,有机结合育人功能

例如,在校家社协同落实“双减”政策的设计和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梳理和明确各个教育主体的责任,特别要关注三者之间的某些边界区域,更应该明确责任、区分主次,避免权责不清、越俎代庖和功能缺失等情况的出现。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严禁给学生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家长要理解学校的安排和设计,并发挥主体作用做好配合,学校也要重视教育和引导家长做好配合與监督,密切沟通,常态反馈,在合作配合中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做好作业设计减量提质,以此真正落实“双减”,同时社会还需要做好资源的支持,三者形成协同合力,做好分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制度保障,搭建多方合作平台

1.学习制度,明确责任。结合校情学情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文件,比如结合学情开设面对家长和学生的专题讲座,在突破教育难点的同时,加入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对家长进行专题的案例推送,另外在校内开展教师培训和研讨交流,在明确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明白各方面育人责任和义务。

2.形成体系,提高实效。在学校的主导下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层层落实的协同家校育人体系,成立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家长委员会,完善家长委员会章程,制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学校膳食委员会等家校共育机构的工作标准和相关制度,为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资源整合,打造多维育人课堂

1.团队保障,分工协同。构建多维育人团队,借助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讲师团、膳食委员会的分工和协同,在不同的育人侧重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并积累资源、形成体系最大限度发挥育人和保障作用。

2.家校课堂,浸润家庭。每月举办一期“家长学校专题讲座”,作为系统建设校园家庭教育课程的重要载体,面向家庭和社会的系列讲座是传播教育政策、亲子理念、育儿方法的重要渠道。学校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研讨会议和资源推送等不同方式推出面向家庭和社会的系列培训资源,如读懂孩子、习惯培养、亲子沟通、家校合作、情绪管理等多个类别的内容,为学校指导家庭、影响家庭和社会教育提供专业和丰富的资源支持,为校外教育工作的开展发挥引领性作用。

3.联系社会,多维育人。如联合交警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组建校园交警队,维护上学放学秩序,做好安全提醒;与消防救援对开展共建,消防安全讲座和演练进校园,用生动丰富的形式普及消防安全和避险防灾知识;联合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爱心义卖微心愿等共建活动,让学生以另外的角色下社区,了解更多情况,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些共建共育活动都是校园教育的延伸和深化,让我们的教育活动直观生动更有意义,育人效果入脑入心。

【本文系课程教材研究所第二批“校家社协同创新育人研究项目”课题“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SC2022066)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学情家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