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2023-08-17钟新苟

师道·教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共育家校

钟新苟

家校共育,指的就是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就现阶段学生教育现状而言,家校共育是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我校申报的课题“家校共育培养良好品德的实践研究”得到了广州市的立项,通过查阅资料,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等更坚信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的必要性,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发挥家委会作用,密切家校联系

(一)健全家委会制度。首先是健全家委会领导班子,成立学校家委会,设会长1名和副会长2名,委员若干,组织领导校级家委会工作,学校家委会设宣传部、文娱部、后勤部。各班成立班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设副主任一名,委员4名。健全学校和班级家委后,明确各自的职责。

(二)加大家委培训力度。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领导邀请家委领导到校,学校向家长汇报本学期的计划及需要家长参与的项目,征求家委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与家委共商本学期开展的工作,达成共识。为了提高家委会的凝聚力,掌握教育小孩的科学方法,分时段和内容对家委进行培训,内容有家委工作实操,团队精神,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

(三)家委会任务具体化。完善了学校和班级家委会架构后,由学校家委会带领各班开展活动:如:每天的校门口上放学时段的值班;家长参与每年一次学校举办的义卖活动,售卖时的礼仪,诚信经营等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带领家长及学生一起慰问村里的困难家庭活动。家长参与学生的研学活动,为班级出力,为学生服务。

二、拓宽渠道,构建共育网络

(一)增进相互的了解。学校每学年安排教师家访,通过家访更具体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长的教育主张等,通过家访近距离与家长交流,分享家庭教育的新思想,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家长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家庭的和谐对孩子的影响等。每学年召开家长会,每次的家长会都精心准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学生在校情况介绍,如何教育孩子,优秀家长分享教育体会,参观学生课室等。每年一次的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进入课室,近距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

(二)信息技术助力共育。学校为每个班搭建起班级微信群,钉钉群,利用钉钉进行线上教学和召开家长会,线上教学时为了让师生更多的互动,老师们学习网红主播的方式方法,使线上教学效果更好。利用搭建的网络信息平台,定期推送疫情动向、防疫知识,注意事项及学生居家指引,以此来提升家长对学生居家时教育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减少因疫情造成的影響。

(三)家校活动中家长的榜样。如: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上的表现;家长参与学校每天护路护畅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每年的义卖活动中家长的积极参与,文明诚信售卖;亲子活动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中家长良好的言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结合生活实际,实现生活中对学生的教育。学校积极倡导好家风胜过好老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注重过程,厚积薄发

(一)家长定期反省。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学校和家长要认真观察学生良好习惯是否养成,是否能坚持,家长应及时将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反馈给学校,反思自身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家长以身作则方面是否做到位,不断优化调整,最终实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学校总结反思。学校在家校共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火车头,是引领者,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主动作为,为教师购置家校共育的理论书籍,开展读书分享会,提升老师家庭教育理论水平,拓宽家校教育的渠道,及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思在共育过程中学校工作的不足,不断调整做法。

(三)紧跟时代步伐。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校关注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化解学生困惑。如:近几年学生的心理危机,学校组织教师心理健康理论学习,90%的老师取得了心理A证,有10位老师取得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排查学生心理状况,指导家长多与学生开展亲子活动,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走出心理的阴影。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乡村专项课题“家校共育培养良好品德的实践研究”(编号:202215012)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共育家校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