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母亲产前访视中的应用分析

2023-08-17刘陇萍闫利娜

贵州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依从性剖宫产

刘陇萍 闫利娜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陕西 宝鸡 721000)

高危新生儿主要是在妊娠期、分娩时或新生儿期,因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重疾病[1]。绝大多数高危新生儿的母亲在产前都存在沮丧、消沉、忧郁、忧愁等心理状态,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危险性,进一步损害母儿健康,造成不良妊娠结局[2]。产前访视是将医学、心理、社会等知识综合应用于孕妇产前护理的实践过程,改善就医环境,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拓展了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可以保证分娩过程的顺利实施,减少孕妇对分娩的担忧和恐惧,确保分娩成功[3]。标准化沟通模式可通过护理人员的态度、行为、气质、语言、表情、姿势质等来影响和改善孕妇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使孕妇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分娩,减轻或消除一切不良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促进孕妇康复[4]。本文旨在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母亲产前访视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妇产科诊治的高危新生儿母亲78例,随机分为沟通组与对照组,各39例。沟通组年龄(28.55±3.21)岁;孕周(34.20±1.47)周;孕次(2.48±0.34)次;产次(1.77±0.22)次;体质量指数(27.20±2.18)kg/m2;受教育水平(15.20±2.75)年。对照组年龄(28.44±2.98)岁;孕周(34.09±2.00)周;孕次(2.67±0.22)次;产次(1.80±0.24)次;体质量指数(27.77±1.75)kg/m2;受教育水平(15.02±1.78)年。纳入标准:符合高危新生儿的诊断标准;已在本院建档入院时间均超过1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高危新生儿与母亲的生命体征平稳;孕周≧32周;年龄20~45岁;临床资料完整;新生儿母亲为小学及其以上文化水平;新生儿母亲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新生儿母亲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高危新生儿需要呼吸机应用者或持续进行辅助通气者;新生儿母亲存在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或交流困难的;严重先天性畸形患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访视。沟通组在对照组产前访视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化沟通模式护理:(1)组成标准化沟通模式护理小组,高危新生儿母亲入院后即开始负责医疗护理,并负责其出院后的护理与对方工作。(2)暗示疗法:在孕妇无对抗态度的情况下运用恰当的语言、情绪、行为、举止等给孕妇以积极、正面的暗示,引导孕妇并暗示其理智考虑和判断问题,解除精神负担,相信疾病的康复需要过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保持心情愉快,使孕妇接受积极的信念或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改达到病情恢复,情绪稳定的目的。(3)释疑解惑法:针对心存疑惑的孕妇,运用释疑解惑法可以解除疑虑,告知其应相信医院的科学诊断并配合治疗和护理,消除孕妇对疾病的错误判断或主观臆断,让孕妇以良好的情志去积极面对。(3)言语开导法:采用温暖、鼓励的语言消除和纠正孕妇的不良情绪和心理活动,在应用前事先充分了解孕妇的心理活动或情志倾向,以便于把握其心理变化,“明之以法,动之以情,喻之以例,晓之以理”,解除孕妇的思想顾虑,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促进心身健康的目的。两组护理方法都持续到孕妇娩出高危新生儿前1~3 d。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新生儿母亲的抑郁状态,分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高。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对两组高危新生儿母亲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为非常依从、比较依从、不依从三个级别,(非常依从+比较依从)/组内例数×100.0%=依从性。新生儿母亲出院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组内例数×100.0%=满意度。

2 结 果

2.1抑郁评分变化对比 沟通组护理前后分别为(58.22±6.30)分、(35.66±6.9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分别为(58.02±3.11)分、(43.02±4.00)分。护理后两组的抑郁症状评分均低于护理前(t=25.002、15.294,P<0.05),沟通组低于对照组(t=9.922,P<0.05)。

2.2依从性对比 沟通组患者非常依从37例、比较依从2例、不依从0例,依从率100%;对照组患者非常依从29例、比较依从5例、不依从5例,依从率87.2%。护理期间沟通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5.342,P<0.05)。

2.3分娩方式对比 沟通组自然分娩率23.1%(9/39)、剖宫产率76.9%(30/39),对照组自然分娩率25.6%(10/39)、剖宫产率74.4%(29/39),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

2.4满意度对比 沟通组患者非常满意35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9例、比较满意14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4.6%。沟通组出院时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500,P<0.05)。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的抑郁症状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沟通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沟通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母亲产前访视中的应用能促进缓解抑郁症状,提高依从性。主要在于标准化沟通模式使孕妇重视疾病,客观、认真对待,给予一定承诺及安全感,指导其进行调养身心和配合治疗,以减轻或消除孕妇心理压力,以达到促进心身健康的目的[5]。并且其可及时发现和疏导孕妇不良情绪,及时帮助孕妇转换角色,消除孕妇顾虑和担忧,提高孕妇积极应对生活的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6]。

高危儿的护理是一个漫长过程,新生儿母亲是高危儿的主要抚养者,其在护理期间的心态与生活质量直接影响高危儿的预后[7]。产前访视能分散孕妇注意力,改变孕妇的精神状态和气血运行,能使孕妇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新生儿的治疗与护理中,能使自身的角色和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而标准化沟通模式能够使得孕够充分的进行母亲角色的适应,使孕妇获得直观的感觉信息,能更快地适应分娩环境,帮助其建立对分娩期待性和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够拉近新生儿和母亲之间的亲密接触。本文结果显示,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组出院时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母亲产前访视中的应用能提高满意度,且并不会影响分娩方式。

综上所述,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高危新生儿母亲产前访视中的应用能促进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新生儿母亲的依从性,还能提高满意度,且并不会影响分娩方式。本研究由于人力资源的限制,调查的人数比较少,没有对产后访视情况进行探讨,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依从性剖宫产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