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PCB 设计流程的思考与分析

2023-08-17杨超岳锟

科技与创新 2023年9期
关键词:板层管脚原理图

杨超,岳锟

(无锡中微爱芯电子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

PCB(印制电路板)为电子元器件的支撑载体,使各个元器件能够得以协同运行。目前,几乎所有电子设备,无论是电子手表或是计算机、军用武器系统等,凡是配备集成电路,均需要PCB。而PCB 是依托于电子印刷手段制成,在如今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大环境中,能有效降低制作加工中的失误率,而且还能在插装、检查与焊接等环节中实现自动化操作,不仅可以控制PCB 成本,还能保障品质以及生产效率。

1 PCB 设计概述

PCB 设计环节中,整体能分成2 个部分。其一,完成原理图的绘制,构建起模型环境,这是一种逻辑设计。在该步骤中,设计工程师需完成PCB 模型逻辑,合理设置各项约束技术参数。其二,完成PCB 的物理实体,基于原型的各种物理状况,实施合理化布局与布线部分的设计。而在该设计阶段,为确保电器特性满足使用需求,应当给IC 或是网络图等内容配备约束条件,如此才能生成最后的设计方案。IC 技术逐渐成熟,不仅推动PCB 设计的稳定进步,还给此项设计工作提出其他要求,例如快速接口、低压元器件等,再加上元器件配备数目增多,引起新的紧密容差电路限制条件,这些变化给PCB 设计也带来很多的不确定[1]。

2 PCB 设计流程分析

2.1 绘制原理图

原理图是制作线路板的基础依据。设计人员需先确定图纸规格、公制等,并选择合适的库元件。根据要求的电路功能模块,形成具体图样。原理图要保持美观、清楚,在元件管脚之间进行走线,表明此处无电器连接,并且尽可能不让两处元件管脚直接连接。在线条绘制完成后,通常能自动编号,随即添加相应的标称值,同时要注意图纸画面上编号与标称值的显示位置,通常在设计中会选择在左侧显示编号,标称值则放在右侧,也可以根据图纸内容,改成上下标注的方法,保证清晰、遵循统一规则即可。在绘制原理图中,要求设计师保障图中内容准确,通过电器规则检查确定无误后,进行打印核对。除此之外,设计工程师还要进一步细化电路原理,包括高低压、电流、信号、功率等,为后期布局创建便利的条件。

2.2 叠层设计

PCB 设计早期需结合具体项目的电源、信号数目、元器件管脚部署密度等条件,规划PCB 板层数与布局顺序。通常来讲,相同材质的四层板和双面板相较,前者噪声比后者小20 dB 左右。对于信号频率超过5 MHz 或是上升沿在5 ns 以内,可优先考虑多层板结构。其相关设计参数设定标准为:按照管脚密度划分,每平方英寸(1 in2≈6.45 сm2)中,布置14 以下的管脚,配备2 个信号层与2 个板层;管脚数量在14~23个之间,信号层数不变,板层数增加2 层;23~35 个管脚,要配备4 个信号层以及6 个板层;35~46 个管脚,信号层数为6 层,板层数为8 层;46~70 个管脚,信号层数设定为8 层,板层数则设为12 层;超过70个管脚,信号层数应设置成10 个,板层数要超过14 个。

在项目预算充足的前提下,需尽可能让各个电源、地层单独占据一层,并且电源与地层之间的距离需尽量接近,芯板应对称布局,临近的电源与地层能构成平板电容,能抵抗超过300 MHz 的外部扰动。另外,电源和地层的对称布局有利于预防PCB 制作加工期间出现翘曲的问题。在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场会受到边缘效应的影响,向外辐射引起电磁干扰。在前期设计中,需把电源层直接向内减少20H(H是指电源和地层之间充斥的介质厚度),这样可以抵消7/10 左右的干扰。另外,在PCB 设计中,低速信号层需布置在顶层或是地层,而高速信号层则需放在内层,同时还要接近电源及地层[2]。

2.3 元器件布局

对于元器件布局部分,设计工程师需分析机械干涉、散热效果、信号完整程度、焊点稳定性等内容。在PCB 板顶层能布置体量大、工作热量产出多的元器件,而规格较小的贴片元件,可放置于底层。类似于接插件与插座等会多次使用的器件,需布置在顶层,并和周边元件之间留出充足的余量,避免在PCB 板应用期间和附近构件发生机械干涉。而为使插接件可以就近应用,需把I/O 驱动芯片设计到板层边缘附近。对于规格偏大的BGA 封装芯片,不可直接部署在板中央,这样可降低变形的风险,防止相应焊点出现脱焊病害。结合当前电子产品行业的情况来看,有超过半数的产品失效和热环境应力存在较大的关联。PCB 的热环境形成,外壳作用比较突出,DCDC 效率及散热模块等紧随其后。在PCB 设计中,功率管等产生热量较大的元器件,可利用导热胶和铝材质的散热构件进行贴合,并匀称分布于边缘区域,和外壳接触,这种布局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提升散热效果。假设工作温度偏高,便可借助风冷及水冷的方式控制热环境。其中,风冷系统里,感温特性突出的元件需部署在冷却气流上游,而热量产生过多的元件需布置在冷却气流的下方。

PCB 的电路模块应按照具体的功能做好分区布置,具体包括数字、模拟与大电流开关等多个模块,通过分区设计,使相互之间的耦合效应尽可能被弱化。其中,数字电路可放于PCB 板中间,这样能控制对外辐射程度;模拟电路的位置设计,考虑到其易受干扰的问题,可将其放在边缘区域,扩大其和发热源的间距;ADC 元器件则可放在上述两个电路交界位置。另外,晶振需布置在借鉴时钟芯片的位置,并在芯片电源引脚周边设置高频与储能类型的电源。

2.4 布线规划

PCB 项目的设计布线环节中,应综合考量信号完整度、电流驱动力、散热效果、可焊性等。具体来说,首先是信号完整度方面。PCB 涉及到的信号完整度问题包括传输延迟、串扰、反射等。其中,对于信号传输期间的反射现象,能借助端接的方法或者说是阻抗匹配,在负载周边通过并联的形式接入电阻,解决信号反射的问题。同理,把信号线转弯点设置成圆弧状以及135°,也起到控制信号反射的作用。对于串扰现象,可通过合理缩短并行走线的长度,扩大相邻信号之间的距离加以处理。另外,根据设计经验,各条信号线之间的距离达到3W(W是指信号线的宽度),这样布线形式能直接消除7/10 的串扰问题,而如果能把信号线距离扩大到10W,串扰程度能消除98%。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过孔”在信号完整度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会在频率持续增大中不断提高作用力,同时也能借助过孔以及内电层的谐振波相应位置填设去耦电容,或是把过孔部署于内层谐振波节的位置来进行优化。另外,针对由于过孔引起的信号延迟情况,能利用适当减少过孔以及电路线蛇形走位调节时序的方式改进[3]。其次,电流驱动力方面。前期设计中,提升PCB 电流驱动力的基本思路有拓展走线宽度、增加铜箔厚度以及调节过孔。其中,前两项与电流之间为正相关,所以,对于需要承担大多数电流的地线与电源线,需尽量提高其线宽。走线换层中会涉及到过孔,其大小参数对电流驱动力也有影响。对于需输送较多电流的部分走线,设计工程师可考虑添加更多过孔。再次,散热效果方面。在前期设计PCB 中,电源与地层需大范围敷铜,这样能提高散热的效率。在敷铜期间,需选择网状的布设结构,这样设计可以控制铜箔和基板之间介质受热后释放的挥发性气体。同时,对于本身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其接地铜皮需做好开窗处理,提高散热速度。最后,可焊性方面。PCB 插件孔焊板和铜箔选择铜桥衔接方式时,铜桥宽度处于0.13~0.5 mm 之间,可以优化焊盘中的锡元素。在焊盘和大规格导线以及大面积铜箔进行连接时,要额外增设隔热带,这样能预防焊盘周边出现绿油脱落导致焊料堆在铜箔上,令元器件在焊接操作中发生倾斜“立碑”的状况。

2.5 接地规划

在PCB 设计项目中,接地是极为关键的部分,如果干扰信号超过5 MHz,大多数是和PCB 接地有联系。目前,设计工程师可选择的接地形式有单点、多点及混合3 类。其中,单点接地比较适合信号频率不足1 MHz 的情况;多点接地则用在限号频率超过10 MHz的项目中;混合接地模式则用在频率处于1˜10 MHz之间的情况。另外,布设数字器件与模拟器件的项目中,两类器件接地需分开设置,在边缘区域利用磁珠相连接地。假设地线未单独设置,需要在模块电路周围分布地线网络,该种设计成果可令地线形成完整闭合环路,以此控制电位差。同时,对于比较关键的高频高速信号,需在其周边通过两端接地的方式实现有效隔离,由此控制对外产生的电磁辐射量。

3 PCB 设计流程改进思考

在实际设计中,若设计工程师到了物理实现阶段才察觉到设计漏洞及错误,难免要投入一定代价进行调整,甚至要重新启动新的设计周期。这是由于在容差电路布线环节中,单一信号的变化会引起诸多信号的改变,而多次返工会使设计成本增加、项目延期。

3.1 整体优化思路

为改善原有设计模式的不足,可针对推进流程,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设置中心库。在中心库里存储大量设计所需的资源材料,比如Pаrt、Cеll等,而为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作用,可运用蔡氏混沌系统,给资源应用提供决策参考。其次,把逻辑设计环节和在中心库里的各类联系整合成一个单元,称之为DXD(Dхdеsignеr),这主要用在绘制原理图的环节中。再次,把物理设计环节和在中心库里的各类联系整合成一个单元,称之为EXP(Eхреditiоn),可用在布局与布线的环节中。最后,在原理图绘制与PCB 正式规划之间插入公共数据库,所有网络连接与元器件的相关资料信息都能存储在此数据库里,这样可以有利于保持信息完整度与可靠性。基于此,PCB 的整个设计流程被分成3 个模块与1 个数据库,其中3 个模块具体包括中心库、DXD、EXP,各模块之间具有关联,互相支持,构成无缝衔接的格局。下文以中心库与原理图绘制、PCB 设计为主,探究设计流程的具体优化方向[4]。

3.2 中心库

在改进后的设计流程中,共分成3 步:先建立中心库,库中设计所需资源以及材料管理都需在此环节内完成;绘制原理图,即DXD 环节;布局布线设计。由此能看出,整个设计流程都是围绕中心库开展的。构建设计中心库中管理层次的设置,并根据所需资源的具体类别来支持分类管理,相应的运行操作原则是符合信息完整度与连续性的。对于PCB 设计项目,中心库可分出5 个层次,即Symbоl 库、Cеll 库、Pаrt 库、Pаdstасk 库以及IBIS 模型库。项目进行中,设计工程师对某些资源的需要与使用属于非线性行为,引入蔡氏混沌系统对此种行为进行模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适当设置该系统的期望值,并把其稳定到在预期目标方向上,并全过程跟踪误差表现,确保其始终处于允许的范围内。借助蔡氏混沌系统,达到对中心库运行、应用的量化模拟分析。

3.3 DXD 与EXP

根据优化后的流程,先把中心库里的各类资源,导入到DXD,而后才能开展原理图绘制。在此项操作中,设计工程师有2 种选择,即从DXD 数据库调取、从中心库调取。常规设计流程是原理图绘制、封装、PCB 设计。而本文所述的改进流程是在原有基础上,添加公共数据库,这样处理的价值在于让DXD 与EXP之间可以快速完成信息交换。而公共数据库里文件资料格式需符合DXD 与EXP 的读取需要。当公共数据库编译后,便可封装设计形成原理图。而后EXP 通过保存文件,得到公共数据库内的各类元器件资料、有关网络互联内容,支持PCE 设计,即布线和布局[5]。

3.4 改进效果

PCB 设计流程改进效果分析选择“Mеntоr”的专项设计软件,涵盖设计环节到最后的打样环节。相关设计要求设定为:信号完整度是100%,布通率分成90%、95%以及100%的3 个层次,具体是对比改进前后的设计周期与设计成本2 项指标。当布通率处于90%的情况下,常规设计流程下的2 项指标,初始值是100%。通过对设计周期与设计成本2 项的对比,经过优化调整后的设计流程能有效提升布通率,并且还使设计周期明显缩短,切实令PCB 开发成本得到控制。

4 结束语

PCB 设计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实际质量,熟知其设计流程及方法,可合理降低项目资金投入,并缩短设计周期。而根据如今电子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会继续增多,产品工作速度加快、上升沿时间缩短、管脚数目提升,会进一步提高PCB设计复杂性,这难免会引起设计难度以及成本加大。在未形成系统化、完整化经验体系的状况下,本文提出优化设计流程的思路,以提升PCB 设计的实际效能。总之,PCB 是高端电子领域的重要部分,也是多专业的产业,相信在更多研究及设计人才的加持下,PCB会有可观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板层管脚原理图
浅谈STM32核心板原理图设计
电路原理图自动布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Protel DXP 2004层次原理图的设计
角膜内皮移植及板层移植取材方式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基于图像处理的异型电子元器件管脚偏移误差检测方法研究
CMOS数字IC管脚电容的估算与测量
冻干机板层隔条的等离子弧焊程序设计及控制方法
关于EDA教学中Quartus II原理图输入法的探讨
冻干机板层结构及焊接工艺对板层温度均匀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