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3-08-16郭原草张鹄志
郭原草 张鹄志
摘 要: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具有先天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储备,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参与主体,充分调动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战略的积极性,发挥高校在军民融合战略中的协同创新作用至关重要;目前绝大多数非军工背景院校普遍存在军工人才培养体量与能力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军民融合战略的认识不够深入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大军工人才引进与流通、优化科研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军工科研的积极性,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与政府、军工企业等紧密配合,持续推进军民融合战略。
关键词:高校;军民融合;参与;问题
项目资助:202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信息化教学实践及其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效果研究》(HNJG-2021-0645)
安全与发展是国家的两大核心利益,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一直是各国政府重点考虑的问题;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各国普遍削减军费开支,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目标;为了兼顾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世界大国不约而同的启动军民融合战略,利用国防科技工业显著的溢出效应推动民用科技发展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实现军地协同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军民融合的推进是一项极其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军队、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的紧密配合;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具有强大的科研优势和人才储备,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参与主体;正确认识高校在军民融合战略中的作用,充分调动高校参与军民融合的积极性,发挥高校在军民融合战略中的协同创新作用,促进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创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军民融合内涵
据笔者个人理解,军民融合就是将国防科技、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实现军地资源共享、互相促进与协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据统计,军民融合为美国每年节省军费开支300多亿美元(20%以上);据中国国防大学发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4》显示,中国的军民融合度只有30%左右,军队信息化程度显著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
从我国乃至世界军民融合发展史看,多数军工强国普遍经历了战时军民一体、战后军民分开、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的发展过程,即军民分开-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的过程;“军转民”是各国早期普遍采用的军民融合模式,其产生的背景是战争结束后军队订单大量减少,军工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各国把战后重建和恢复经济作为主要工作,因此军工企业势必要转向民用品生产;考虑到军工企业普遍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军用技术标准普遍高于民用,军转民模式相对容易实施,多数两用技术都是先军用再转民用;但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传统的军转民单向模式已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因此运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到军品科研生产中,利用全社会生产要素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成为了新的方向,即“民参军”;中国民参军大体有四种渠道:私企与军工企业合作配套研发、参股控股军工企业、收购兼并军工企业、参加军队(总装备部、总后勤部、三军总部及直属工厂)及军工企业组织的项目招标等;民参军的出现打破了军工行业自成体系、军民分割的状态,充分调动了全社会的科技资源,使国防工业更好地植根于国民经济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民参军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民企受到政策性歧视、准入门槛高、审查繁琐、不能平等竞标、收购兼并军工企业阻力大、实际参与程度低等,真正参军成功的民企极少;但是由于民参军能够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力量反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因此代表着军民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从军向民参军转型,近8成军用技术由民企贡献。
总体来看,从建国之初到文革结束二十多年,我国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的军民融合成就,不仅最大程度减轻了国防建设给脆弱经济带来的压力,还研发出的“两弹一星”、洲际核导弹等一系列高精尖国防技术装备,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讹诈”,确保了国家战略安全;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军转民取得重大进展,航天、航空、核能、船舶制造等军用技术先后实现民用及民品产业化,实现国防科技成果社会化转移一万多项,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新世纪,我国军民融合战略又取得了航空母舰、万吨级驱逐舰、C919大型客机、北斗导航系统、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战略性成果,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推动了国防科技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我国军工院校发展演化史
在军民融合战略中,高校的主要贡献在于培养各类人才,并依托下属科研机构(如二级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与其他相关主体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根据与军工行业关联程度不同,我国高校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由军队直接领导的院校,如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等,即俗称的军校;第二类是由原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工信部领导的国防七校,由原兵器工业部领导的兵工七子,即国防特色高校;第三类各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即军地共建高校;第四类是非军工背景的普通公办院校;目前,前两类院校是军民融合战略参与的主力,后两类院校的潜力尚待挖掘。
我国最早的军工院校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于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援助下建校,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为军队专门培养武器装备研发、制造、维修、使用等領域的技术型人才;由于校址在哈尔滨,民间也称哈军工(官方从未使用过这一称谓);60年代该校拆分解体,各系部、各学科专业脱离、重组并扩建,形成一批新的军工院校;其中基础部、电子系、导弹系、原子系、计算机系组建为国防科技大学;各单兵种系部及专业扩建为对应兵种工程技术院校,如炮兵系扩建为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系扩建为装甲兵工程学院、防化兵系扩建为防化兵学院、工程兵系扩建为陆军工程大学、空军系扩建为空军工程大学与西北工业大学、海军系扩建为海军工程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其中南京理工与北京理工、长春理工、沈阳理工、重庆理工、西安工大与中北大学由原兵器工业部领导,称兵工七校;兵器工业部撤销后只有北京理工、南京理工转由工信部领导,其余五校则转交地方;西北工大与北京理工、北京航天、南京航天、哈工大、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大由国防科工委领导,并称为“老国防七校”;08年国防科工委撤销并降格为国家局后并入新组建的工信部,上述七校转由工信部领导;其中哈工程、南京理工代替上海交大与电子科大与另外五校称为“新国防七校”;从以上历史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所有军工背景院校几乎都是从哈军工演化而来。
三、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军工人才培养体量与能力有限
目前我国国防科技人才主要由军队院校(如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等)以及有军工背景的院校培养(如国防七校、兵工七子);由于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人才潜在需求量极大,仅靠少数军工院校培养的人才已经很难满足军民融合战略的实际需求;而数量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公办高校由于行业办学等历史原因,普遍没有设置国防特色学科,不具备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能力;由于没有办理军工三证,不具备承接军工项目、开展国防科技研发的合法性,长期游离于军工体系外;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不断推进,部分民口高校已经转为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军地共建高校);但是这类高校国防特色学科数量明显偏少,师资力量薄弱,对军民融合战略的支援力度极其有限,在一些非军工大省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二)参与积极性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着以科研业绩为导向的“五唯”倾向,即唯论文、唯基金、唯职称、唯奖励、唯人才帽子;在教育资源、科研资源等总体有限的大环境下,高校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胜出,普遍将论文、基金等指标与教师年终考核、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定挂钩;由于军工研究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具有高度的保密性,所取得成果不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申报科学基金项目、专利或奖励,对高校整体排名提升、“双一流”工程建设、个人业绩考核及职称评定没有直接帮助,学校和教师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对军民融合战略的认识有待加强
多数非军工背景院校对军民融合战略普遍不够重视,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不能把军民融合战略融入到“双一流”建设与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中,自身定位不明确,沦为军民融合的看客。
四、高校开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建独立科研机构
学科交叉融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当今世界重大创新科研成果大多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开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突破口,重大军工科技创新突破更需要跨学科攻关;高校应在立足本校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之上与相关学科进行交叉,才能更好服务于军工;近年来国内部属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热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创建跨学科研究院,赋予研究院独立的人事、财务、研究生招生等权力;如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有力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
(二)加大军工人才引进来与走出去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的要素,面对军工人才匮乏的困境,非军工背景高校应加大军工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强与军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提升服务军工产业能力;考虑到军工科研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研究,非国防特色高校应重点考虑以团队为单位引进相关人才,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大力提升军工科研能力;同时,高校应在国家及各省相关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支持和鼓励相关教师、科研人员等以挂职、兼职和离岗等形式到军工企业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项目合作;以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生产力对接,强化对军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变更聘用合同,约定岗位职责和考核、工资待遇、兼职期限、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高校、专技人员、企业三方应当约定工作期限、报酬、奖励等权利义务,依据专技人员取得的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等进行权益分配;高校专技人员挂职、兼职和离岗期间,与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聘用、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高校专技人员在军工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期间取得的工作业绩可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考核、奖励等重要参考依据。
(三)优化科研评价体系,激发军工科技创新活力
鉴于国防科技研究的高度保密性,高校应优化科研评价体系,推动分类考核评价,加大同行评议力度,不能简单以发表论文数量评价军工科研人员的科研业绩;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科研奖励等活动中针对军工科研人员单独制定相关政策,客观全面的评价其科研业绩,为军工科研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五、结语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也代表着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育的基地与摇篮,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军民融合战略中的地位与责任;高校应将富国强军的目标贯穿于高等教育中,把自身发展与国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树立命运共同体观念,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储备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先天优势,与政府、军工企业等相关主体紧密配合,共同助力军民融合战略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陈志新,邹大挺.从大国竞争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J],云梦学刊, 2019, 40(6): 79-87
[2]谢地,荣莹.新中国70年军民融合思想演进与实践轨迹[J],学习与探索, 2019, (6): 10-21
[3]方炜,唐路路,孙泽华.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概念演变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20, 33(6): 1-5
[4]趙丽,陈竞博.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7(2): 1-10
[5]宇岩,王春明,张丽佳,祝林,欧阳志楠,戴立威.以色列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20, 42(6): 677-687
[6]李轩,李熙,刘贞,关杰,吴玉广,毛旭敏.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新模式探究[J],新技术新工艺, 2019,(8): 5-9
[7]孙雷霆,李春发.军民融合时代特征、制约问题与治理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8): 134-143
[8]朱晓明.地方高校开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山东教育(高教), 2020: 39-41
(作者简介:郭原草,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从事建筑工程、地质工程方向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