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场思维”,培养“大工匠”

2023-08-16李照辉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劳育工匠课程体系

李照辉

我们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建校之初就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着力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大国小工匠。

一种理念,建构劳育大格局。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校园宽广的优势,创造性地提出“场思维”理念,将近6公顷的校园空间改造为教师、学生、家长、职工成长的生命场、教育场、劳动场。2021年,学校将该场地的管理责任细化、明确到教师、学生、职工。2022年学校又建设了“劳模工匠馆”,进一步充实劳育文化场,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

此外,学校规定每天早饭后、午饭后的20分钟时间里,全校学生(有特殊情况的除外)全程参加校内服务性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一套课程,研发劳育新载体。学校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如今,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又依据黄帝文化衍生出“精·典教育”文化体系、“精博课程”体系、“劳动创造精彩的我”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6+8”课堂,开辟劳育新天地。“6”指由黄帝文化延伸出的“六方田园”课堂,即花园、果园、菜园、松苑、竹苑、梅苑。在“六方田园”课堂里,学生在家长助教、技术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班级承包“自留地”、小组认养花木等活动,亲历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切实认识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8”指由黄帝文化延伸出的“八大工坊”課堂,让学生在社团时间、课后服务时间里,不出校门就能进行职业体验。此外,学校还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有效解决了学科课程与劳育“两张皮”的问题。

经过近6年的探索实践,学校的2个省级、2个市级劳动教育课题已顺利结项,其劳动教育典型做法被“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广。如今,学校被认定为首批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河南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系列活动,形成劳育新常态。学校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乐趣,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劳动习惯,不断提升自我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服务的劳动技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比如,五一劳动教育周里,学校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打造适合的竞赛项目,实现全员参与。

多元评价,赋予劳育高价值。学校的劳动教育评价,形成了包含日评价、周小结、月展示、期表彰“四位一体”的体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该评价从态度、过程、技能、成果四个维度入手,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立足“场思维”,充分发挥大劳动教育场功能,为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成长为拥有“好品格、好方法、好身心、好眼光、好能手”的“大工匠”找到了新路子。

(责 编 于 安)

猜你喜欢

劳育工匠课程体系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工匠神形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