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MP分析的太原工业遗产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3-08-16冯叶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摘 要】工业遗产旅游是工业遗产活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太原作为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富集、特征鲜明,工业遗产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一定不足。基于RMP分析理论,本研究分析归纳出太原工业遗产旅游的现状:旅游资源优势显著、市场前景广阔、产品开发程度较低,从而提出从创新产品、市场营销两个维度构建太原工业遗产旅游发展路径,以期为资源依赖型城市的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9—103—03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工业遗产旅游是指在与早期工业活动相关的场所、建筑和景观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活动[1],一方面能够复兴老工业基地,有助于保存城市工业文化,另一方面契合游客观光放松的需要,满足旅游者的求新、求奇、求知的需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太原的近代工业起步于19世纪的洋务远动,留下的工业遗产类型丰富,数量众多,见证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既被视作国家和城市特殊历史的重要组成,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是弘扬工业文化、激活工业遗产、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RMP分析理论,从资源、市场、产品的角度出发分析太原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提出其发展的路径。

一、太原工业遗产的现状

2010年11月,山西启动了“工业遗产保护工程”,将一批工业遗存列入保护范畴。2021年《太原市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强调对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列出13处重点改造利用的工业遗产。个别企业也自发地保护工业遗产。太钢、汾西重工等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了工业博物馆,保护工业遗迹,弘扬工业文化。目前,太原的工业遗产开发形成了工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游憩空间三种模式(见表1)。

二、太原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RMP分析

(一)太原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分析(Resource Analysis)

太原工业在实业兴国、革命救国浪潮中起步,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工业基地,发挥着重工筑基的作用。太原工业发展的浪潮中,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建筑,内涵丰富的工业文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显著。

1.特色的工业建筑

太原艰难曲折的百年工业史体现在不同时期的工业建筑。晚清时期,在张之洞、胡聘之的带领下,太原的近代工业起步。但这一时期的工业遗产留存较少,目前遗留至今的有太原火柴局和太原电灯公司的若干建筑物和构筑物,为清代砖木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为工作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作为国家重点发展城市,围绕156工业项目,太原工业实现质的提升,出现一批规模较大的工厂。这些建筑既包括工厂、办公楼等办公建筑,也包含了职工住宿区、工人俱乐部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多保存较为完好,设计多为苏式风格。建筑规划方面,注重功能分区。建筑物左右呈中轴对称,多采用“折中主义风格”,常为三段式结构[2]。例如:太原化肥厂、太原科技大学主楼。这些不同时期的工业建筑承载重要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2.厚重的工业文化

工业遗产不仅具有独特的工业美学风格,还彰显着时代的精神风貌。清代末期,“自强”和“求富”的兴起。山西由于地处内陆、相对闭塞,张之洞、胡聘之两任山西巡抚,开办工业企业,推动了太原近代工业的起步。阎锡山主政山西38年,提出“造产救国”的口号,引进工业领域专家,购置先进工业设备,成立颇具规模的西北实业公司等企业,山西工业后来居上,执全国之牛耳。太原在当时,“即誉有为重工业之都的令誉,他的经济地位,除沈阳外,全国实罕有甚匹!”[3]。这些体现了太原人民实业救国、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建国后,太原围绕“156项目”,兴建了太原一电厂、太原化工厂等一大批企业,加快城市化进程,体现了国家建设工业化的决心,展现了太原劳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爱国敬业的精神。

(二)太原工业遗产旅游市场分析(Market Analysis)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地处交通要道,铁路、公路、航空多条交通干线贯穿,发展旅游的交通条件良好。《太原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太原市2020年共接待国内游客人数3593.50万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354.61亿元,显示了太原文旅的魅力和吸引力。搜索2021年“太原旅游”百度搜索日平均指数空间分布发现,北京、天津、河北等周边地区和上海等华东地区城市对太原的关注度较高,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潜力巨大。

基于不同的旅游偏好,太原工业遗产游客群体可归为三种,分别是观光型旅游者、文化教育型旅游者和城市探险型旅游者。观光型旅游者主要是欣赏城市风光和历史建筑,例如,位于校场巷22号的工程师旧址由于幽静复古的气质成为此类旅游者的旅游打卡地。文化教育型旅游者多是学生、行业人士、研究专家。例如,原汾西机器厂5号楼改建而成的汾西重工展览馆,吸引了不少专业人员、研究院所专家、中小学生等参觀,感受军工精神,体会军工文化。城市探险型旅游者喜好探索城市鲜为人知的工业废墟,例如:太原化工厂、太原化肥厂遗址尽管废弃,但高耸的水塔、贴着过去标语的厂房,凌厉的钢架,加之坍塌的红色砖块和周边荒草荆棘,极具工业美学,成为本地小众城市探险旅游者的朝圣地。

(三)太原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分析(Product Analysis)

根据携程、马蜂窝等在线旅游网站的游记,大众点评、美团等地方生活服务平台的评论,结合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分享来看,目前太原市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程度低,大量工业遗产资源尚未开发成旅游产品。现有的太原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工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公共游憩空间三种模式。

工业博物馆模式最典型的莫过于太钢博物园。该园位于太钢厂区内,作为一座工业历史博物馆,既有民国时期的西北炼钢厂2号高炉、原城北飞机场等大体量的工业遗存实物,也有丰富的档案、图片、产品呈现的太钢历史发展脉络。旅游者可身临其境感受活化的历史,了解钢铁知识。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即在工业遗产原址,进行改造,吸引文创企业聚集。例如,太原兵工厂保有清朝、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万种工业实物遗存,在此旧址上,成立太原1898兵工厂文化产业园,将原建筑物改造为兵器特色的工业博物馆、展馆、培训中心,吸引文创企业聚集,打造军工特色文化产业。公共游憩空间模式是工业废弃地再利用为公共休闲空间,增添公共服务和娱乐设施,改造成兼具工业特色和休闲气息的城市绿地公园和活动场所。例如,晋阳湖公园是1949年人工开凿的太原市第一热电厂的蓄水池,近年开发为城市综合性公园,成为市民游览、休憩、娱乐的场所。

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太原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除以上三种模式,尚未有综合购物、工业特色街区等形式。游览内容方面,多为浅层的静态参观,宣讲灌输多,没有深度挖掘工业文化,游客的动态体验、情感体验不足。此外,太原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呈零星点状分布,没有融合到主流旅游产品中,加之厂区面积不大,参观体验内容较少,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此外,由于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主体多为生产制造型企业,旅游开发和管理经验不足,相关人才缺乏,导致工业遗产旅游点的服务水平受限。

三、太原工业遗产旅游发展路径

(一)创新产品,丰富工业文化体验

从游客需求出发,以工业文化体验为主线,优化太原工业遗产旅游产品。首先,深化旅游产品内容。依托太原的能源重化工品牌和大量的工业遗产资源,挖掘生产工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面对青少年游客,开发钢铁研学、能源研学、军工研学等综合体验项目,面向中青年、中老年开展购物休闲、演艺节目欣赏等旅游体验,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此外,近年来工业旅游的范畴不再局限于参观工业遗产博物馆,游览过去工人的居住生活空间也是勾起游客浓厚兴趣的旅游卖点。例如,太原迎新街工人住宅区,样式统一,格局工整,满载着工人社区的生活记忆。此类生活空间可以串联工业遗产旅游主题线路,讲述太原工业大发展时期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记忆,触发游客的怀旧情感体验。同时,招募对太原工业发展有着深刻记忆的工厂退休工人、市民志愿者作为导游。这些本地市民熟悉工厂和城市的历史,也有较强的分享意愿,讲述历史更可亲可感可信。

其次,开发多元场景,优化开发模式。借助科技推动工业遗产旅游的场景开发,一方面可以建立数字博物馆,存储并多样化展现太原工业遗产相关资料,实现线上云游;另一方面,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线下再现昔日场景,增强游客的交互体验。夜间经济时代,在太化工业遗址、西山矿山公园等工业遗址开展夜游灯光活动。借助灯光、增强现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配合声效,在这些工厂的设施群、高耸的烟囱之间搭建沉浸式的工业景观,丰富游客感官体验。此外,对太原市的工业文化基因进行解码,将老旧厂房、工人生活区改造成休闲餐饮、艺术展览、酒店服务、创意企业为一体的文创综合体、工业文化特色街区,承办商务会议、艺术展览、音乐节等多样活动,延伸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的产业链,增强旅游产品的创意体验,也为工业遗产空间注入创意元素,更新工业遗产的城市功能。

最后,提升服务水平。工业遗产旅游相关企业,应强化旅游服务理念,引进旅游开发、运营人才,建立旅游服务管理制度。增添游客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强旅游接待服务。

(二)整合营销,拓宽客源市场

太原的旅游形象定位是唐风宋韵的厚重历史,但“太原制造”的工业遗产旅游品牌形象还未深入人心。通过塑造太原工业遗产旅游品牌,展现古今太原城的沧桑巨变,吸引北京、天津、河北等周边市场的高质量旅游客源。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文旅部门和工业遗产旅游企业,应整合运营新媒体,触及潜在的工业遗产旅游者。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官方文旅网站、微博、微信、小红书等官方账号上发布工业遗产特色的旅游图文和旅游宣传片,改善旅游者对太原工业遗产旅游的形象认知。尤其是抖音、快手等碎片化的移动短视频,擅于展现旅游目的地的鲜活形象,感染力强,能够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愿[4],可挖掘“旅游达人”和“网红”,吸引眼球,打造太原工业遗产旅游爆款,作为工业遗产营销的重要手段。注重搜索引擎、旅游网站和地方生活平台的网络口碑营销。从出游前、出游中和出游后产生的数据中,分析游客在工业遗产旅游体验中的态度、意见和情绪,制定精准营销策略,提高游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EDWARDS J A,COIT J C L.Mines and Quarries: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

[2]白桐.太原兵工廠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J].今古文创,2021(3).

[3]景占魁.阎锡山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刘慧悦,阎敏君.移动短视频使用对旅游者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21(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社科联“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山西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SKLZXKT2022083)。

作者简介:冯叶(1994—),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工业遗产数字化路径研究
连云港716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营销研究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
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对克拉玛依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