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桦育苗技术要点

2023-08-16梁红莉

乡村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金针虫象鼻虫除草

梁红莉

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电尕林场,甘肃 迭部 747400

0 引言

甘肃省迭部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电尕林场(以下简称电尕林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白龙江上游、岷山北麓的高山峡谷区,海拔为2 200~4 811m,气温为-19.8~33.8℃,年平均气温为6.7℃,年平均降水量为634.6mm,年无霜期130 d,当地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红桦生长[1]。电尕林场落叶阔叶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5%,主要为桦树林,其中红桦林分布较广。红桦具有耐旱抗寒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征,生态适应范围广,在林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笔者结合电尕林场红桦育苗经验,总结红桦育苗技术,以期提高红桦造林成活率,为红桦营林造林提供参考。

1 红桦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

红桦树形高大、树干通直,高度可达30m。树身生有薄层剥落样的纸质性树皮,表面光滑,颜色呈紫红或橘红色。枝条颜色偏褐,小枝多为紫红色。红桦叶片多呈卵形,长3.0~8.0 cm,宽2.0~5.0 cm,叶片基部钝圆、顶部略尖,边缘生有重锯齿,形状不一,叶片上生有多个腺点,共有10~14对侧脉,叶柄长5~15 cm。雌花无花被,雄花花序无梗,生有边缘有纤毛的紫红色苞鳞,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果序直径为1.0~3.5 cm,序梗长约1.0 cm;有三裂果苞,长4.0~7.0 cm,顶端矩圆或呈针形。小坚果长2.0~3.0mm,呈卵形,有膜质翅,宽1.0~1.5 cm,通常6月开花、10月落果。

1.2 生态学特性

红桦主要生长在我国云南省、河南省、甘肃省、青海省等地,多为野生,主要生长于海拔1 000~3 000m的山坡林地。红桦可与其他树种混交造林,如青杄、巴山冷杉等[2]。红桦具有喜光、喜湿、向阳的特性,树冠宽大,具有极强的气候适应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不耐高温。红桦种子较小,生有膜翅,传播力佳。红桦极易萌芽,砍伐后会自主更新。红桦适合栽种于林区边缘,成林速度快。在立地条件居中的地区栽种红桦,其年生长量为1m左右,一般10 a成材。

2 红桦育苗技术

2.1 选地整地

2.1.1 苗圃选择。根据红桦喜湿喜温、向阳生长的生态习性,育苗人员要选取向阳背风、灌溉条件良好、邻近交通干道的地块作为苗圃。苗圃土壤要湿度适宜、土层厚度适中且疏松,最好选择砂壤土或灰褐土,以提高红桦育苗成活率。

2.1.2 改良处理土壤。春季育苗之前,育苗人员需要精细耙地并施加基肥,通常施有机肥30 t/hm2。同时,育苗人员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可用浓度为5%的硫酸亚铁溶液作为消毒药剂,施用量为375 kg/hm2,将药剂液喷土中后立即深翻处理,翻土深度以15~20 cm为宜。采用此方式处理不仅可调整土壤pH值,增大土壤中可溶性铁含量,而且能防治病虫害。还可将锌拌磷粉剂施于土壤中预防虫害,施用量为225 kg/hm2。

2.1.3 整地做床。育苗前深翻土地,翻土深度为25~30 cm,将土壤中的石块、落叶及地膜等杂物全部清除后平整土壤、做苗床。根据红桦种子体积较小的特性,苗床规格以控制在宽2m、高15 cm为宜;根据苗圃地形合理设置苗床长度,通常为5~6m。苗床中间留宽20 cm、深15 cm的步道,以方便除草、浇水作业。除此之外,红桦还可采用大田育苗方式,无须做苗床,但要结合生产作业要求,在田间预留好作业小道[3]。

2.2 种子采集与处理

2.2.1 种子采集。通常于每年10月初清晨时段,在长势健壮、未感染病虫害的母树上采摘成熟的红桦种子。采摘后的种子需要在温暖通风处充分晾晒。待种子稍干后,由人工搓种并过筛,将种子外皮及其他杂质去除后,装入编织袋中放置于低温环境存储备用。

2.2.2 种子处理。播种前7 d左右,用30℃左右温水中浸泡种子,浸泡1~2 d后捞出种子;然后将种子放置于洁净地面并覆盖麻袋,催芽采用洒水方式保持种子表面湿润,每天洒水3次。在催芽过程中,要及时翻动种子,并注意观察种子变化,确保温湿度适宜,防止种子出现霉烂变质情况。早晚温度较低时,可在种子上面覆盖塑料膜,以起到保温作用。种子晾晒要选择气温低于30℃的时段,且晾晒时间不宜过长。种子露白率达到30%,即可将其与细土混合后播种。

2.3 科学播种

2.3.1 播种时间与播种量。播种时间通常选在每年3—4月,此时气温回升,幼苗萌出后不易遭受冻害。育苗人员要遵循早播种、早出苗原则,以提升苗木抗性。播种前,育苗人员要提前测定种子发芽率,并根据测定结果合理确定播种量。一般情况下,种子发芽率越高,单位面积内播种量越小。若红桦种子发芽率为70%~80%时,播种量以105.0 kg/hm2为宜;发芽率为80%~90%时,播种量以97.5 kg/hm2为宜;若发芽率高于90%,播种量控制在82.5~90.0 kg/hm2即可[4]。

2.3.2 播种方式。红桦育苗通常采取条播方式。育苗人员将湿润细沙土与红桦种子混匀后撒播于播种沟内,播种行株距为15.0 cm×5.0 cm,播种沟按南北向布置,以确保光照充足。播种后,用消过毒的森林腐殖质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为1.2 cm,以完全遮盖住种子为宜。覆土后要对土层做轻压处理,再覆盖一层经过消毒处理的草帘或麦草,以起到保墒作用,同时防止阳光直射。幼苗基本萌出后,于傍晚分次去除覆盖物,逐步增强红桦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4 苗期管理

2.4.1 灌水。种子萌发前,育苗人员要根据天气条件、土壤湿润度,及时对苗床进行洒水保湿。采用喷灌方式洒水,防止种子被冲出;每天洒水2~3次,保持床面湿润即可。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阶段,应采取精细水分管理方式,通过取样观察了解幼苗需水情况。育苗人员可每日挖取几株幼苗,观察其根茎生长状况,进而调整洒水频次。若根茎腐烂,说明土壤湿度过大,要减少洒水频次和洒水量;若根茎干枯,说明土壤中水分不足,要适度增加洒水次数和洒水量。

2.4.2 遮阴防护。红桦幼苗破土后,育苗人员要全部去除盖在表土上的草帘等覆盖物,并用竹帘遮阴或覆盖遮光率为60%~70%的遮阳网,待苗木木质化后去除遮阴物[5]。应在浇水后3 d内或降雨时,去除遮阴网,以防止苗床水量过大导致幼苗烂根。幼苗进入速生期后,要分批次去除遮阴物开始炼苗,逐步降低遮阴度,直至苗木木质化后期去除所有遮阴网。

2.4.3 施肥。育苗人员要施好基肥,并及时追肥。氮肥一般在5—6月、幼苗处于扎根期与生长期时按60 kg/hm2的用量施加,并注意控制好施肥浓度,防止出现烧苗现象。在7—8月,苗木处于木质化阶段时,施加氮磷钾复合肥45 kg/hm2[6]。进入8月之后,应减少施肥量,以防苗木生出秋梢影响其木质化,导致苗木无法顺利越冬。

2.4.4 合理间苗。育苗人员应红桦幼苗生出3~4片叶后,进行间苗,将生长密度过大、发育情况不佳或感染病虫害的幼苗拔除。间苗时要控制好疏密度,防止幼苗因密度过大争抢营养,或因密度过小降低育苗效益。为确保幼苗分布的均匀性,间苗时若发现局部地段有缺苗现象,要及时补栽并浇水,以加快缓苗速度,保证移栽幼苗成活。苗期管理阶段,育苗人员需要结合苗木生长情况确定具体的间苗次数,通常需要2~3次。间苗后,要确保苗木密度为300~500株/m2。

2.4.5 除草松土。播种后40 d,育苗人员需要采用人工方式早除、除尽杂草。育苗人员可选择阴天实施除草作业,先揭除遮阴网,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用夹子按住幼苗后,连根拔除周边杂草。育苗人员要结合杂草生长情况及苔藓盖度,确定具体的除草次数。通常情况下,每年5—8月实施3~4次除草作业,其他时间每月除草1~2次即可。土壤疏松作业要与除草同步进行,自幼苗萌发至苗木生长期结束,均要根据土壤板结情况持续松土,松土深度为1~2 cm。松土时要防止损伤幼苗[7]。

2.4.6 越冬管护。进入越冬期后,育苗人员要加大对红桦苗圃的管理力度。第一,做好冬水浇灌,确保红桦越冬期水分供应充足。第二,剪除全部枯枝,以降低红桦越冬期的养分需求量,并将藏在枯枝上越冬的害虫杀死。第三,做好越冬防冻措施,在树木上覆盖草席或喷洒防冻液,以增强红桦的抗寒性能,提高红桦的越冬存活率。第四,避免兔鼠等野生动物破坏红桦幼苗,防止苗木顶芽、植株受到损伤。第五,做好火灾预防,防止因冬季气候干燥而发生火灾,影响红桦的栽培效益。

2.5 病虫害防治

2.5.1 病害防治。红桦育苗阶段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叶锈病等。这些病害对红桦幼苗的危害较为严重,一旦感染,轻则缺苗断行,重则导致局部地区绝产。以上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苗圃土壤过于潮湿,不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育苗人员需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及时排除苗圃内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减小病害发生概率。幼苗破土率在70%左右时,育苗人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喷药一次;7月中旬之后,调整为每隔10 d喷药一次[8]。育苗人员需要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焚烧,同时对其他植株补喷多菌灵,连续给药14~21 d,待病症消失后停止给药,以防止病菌扩散。防治叶锈病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洒,每7 d喷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

2.5.2 虫害防治。红桦育苗阶段常见虫害有金龟子、金针虫、象鼻虫等。

2.5.2.1 金龟子的防治。在金龟子幼虫时期,育苗人员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进行灌根,或按照3 g/m2的剂量将药剂拌入适量细土中,开沟撒施后再浇足水,可有效灭杀金龟子。在金龟子成虫时期,可人工捕捉或采用杀虫灯灭杀。

2.5.2.2 金针虫的防治。育苗人员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应实行轮作,做好中耕除草,在春季耕种时人工捕捉金针虫。育苗人员可通过药剂拌种的方式消灭金针虫幼虫,具体方法:将辛硫磷或毒死蜱与红桦种子按质量比1∶4或1∶5混匀后加适量水,堆闷4~6 h后再晾晒。挖播种沟时,育苗人员可用50%辛硫磷乳油37.5 L/hm2,加水稀释后拌入30 kg细沙土中,顺沟撒施防治金针虫[9]。幼苗遭金针虫危害后,育苗人员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200倍液对植株实施灌根处理,以减少金针虫的数量。

2.5.2.3 象鼻虫的防治。育苗人员可在早春时节将上一年象鼻虫危害较严重的红桦苗木及杂草全部清除,并用5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对该区域进行全面喷洒,以灭杀象鼻虫的虫卵及幼虫。苗木受象鼻虫危害时,育苗人员可用2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对苗木进行喷洒,或用20%甲氧滴涕乳油300倍液喷洒防治。育苗人员也可在红桦栽种区内释放象鼻虫天敌,如蜜蜂、螳螂等,通过天敌防治减少象鼻虫数量。

3 结语

红桦作为森林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在我国多地均有分布,不仅是家具制造等领域的主要生产原料,还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能营造出优美的生态景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红桦育苗期间,育苗人员需要把控好播种、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以保障红桦健壮生长,从而提高红桦栽植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金针虫象鼻虫除草
虫虫“西游记”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小麦金针虫为害特性及防治措施
卷叶象鼻虫的树叶摇篮
夏玉米当心金针虫为害种子
麦田金针虫防治措施
锦州市玉米金针虫的危害及防治
我是长角象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