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与“生态”的碰撞
——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可持续发展路径

2023-08-15官海城李永利王庭坚邱绍聪汤宁滔

旅游纵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圈非遗研学

官海城 李永利 王庭坚 邱绍聪 汤宁滔*

(1.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韶关 512000;2.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韶关 512000)

引言

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7 年经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由所在国设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认定的特定场所,旨在通过调节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环境保护与社区生计等切实问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优良茶场的存在。然而,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养在深闺人未识”,与同在北纬24 度的福建“铁观音”和云南“冰岛”相比,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茶产业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范围内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对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发展进行态势分析(SWOT 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托“茶非遗”与“世界生物圈生态”元素的碰撞和联动,打造独特的研学IP,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茶园作为研学旅行基地,建立科学系统的茶研学课程体系、配套规范合理的茶研学基地设施,拓展茶产业新的市场销售与推广渠道,建立人与自然、人与非遗、自然与社区的“链接”,在传播茶文化精神价值的同时,实现绿水青山的生态经济价值,以期为车八岭世界生物圈内的乡村振兴及社区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一、非遗、世界生物圈及茶研学的内涵

(一)非遗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43 项,其中,2022 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种茶、采茶、制茶、饮茶,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如杀青、闷黄、渥堆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等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并形成一定的茶礼茶俗,世代传承。茶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包容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共享非遗的理念,在促进乡村振兴、保护陆地生态系统,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1]。

(二)世界生物圈

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MAB),具有完整的理念及先进的研究技术和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各国及各专业组织的认可[2]。截至2022 年6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AB 计划在全球共有738 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分布在134 个国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为各成员国交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探索本地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重要平台,助力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

杜金鸿等建议,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可充分利用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周边区域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生态服务等相关的生态产品,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品牌增值机制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天然的青山绿水,如何将三者充分结合,发挥其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3]。

(三)茶研学

研学旅行,是目前国内推动中小学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是以班集体为单位,到基地进行集体课外实践活动和学习的一种游学方式。2016 年年底,教育部等11 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4]。搜狐网《2022 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现状及未来投资潜力分析》也指出研学旅游产品将成为未来旅游投资的十大重要领域之一[5]。随着政策的出台,研学旅行这几年在国内市场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

茶研学是一种探究性学习,与人们所熟知的茶园旅游观光有所不同,强调的是通过探究的活动方式让青少年对生态环境及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加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吸收。这种方式为茶叶观光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引导茶文化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路线,以此提升国民对茶叶知识与茶叶文化的认知,并且通过提供相关茶文化课程给国外旅游者与学生,从而提高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地位。

二、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发展的SWOT 分析

(一)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发展的优势

1.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区内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离始兴县城46 km,距韶关市100 km 有余,距广州市300 km 有余,道路交通比较便利。车八岭保护区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丰富自然教育内容,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教育与研学基地,逐步建成了以“一馆二道三园”为主体的科普宣教场地,并打造了“探秘车八岭”自然教育研学课程,被评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韶关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环境优越,适宜茶叶种植

在地理位置方面,车八岭世界生物圈内地貌复杂、山高谷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天平架海拔1 256 m,最低处樟栋水海拔330 m。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9.6℃,年降水量为1 468 mm,气候温暖湿润,常年云雾缭绕,高山上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3.有机栽培,造就良好品质

为得到更优质的有机茶,生物圈的部分茶场全程有机栽培,采用农家肥花生麸发酵6 个月作天然肥料,以人工除草代替除草剂,不施用任何农药,一年仅在春季和秋季采摘,而且均为一芽两叶。从摘茶、制茶到成品茶都是纯手工制作。

(二)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发展的劣势

1.茶文化未被重视,知名度不高

车八岭生物圈尽管在茶资源、茶叶品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品牌培育和知名度上仍与同纬度的福建铁观音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二是形象定位不明确,缺乏足够的宣传;三是缺少茶旅融合、茶研学开发不足等。

2.茶研学产品单一,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茶研学产品比较单一,重游轻学,多数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内容不够饱满,体验性不强,产品无特点,开发程度低,缺少茶文化精髓的氛围感和仪式感,从而使一场心灵之旅变成仅是视觉、味觉的盛宴,达不到精神的升华和文化的吸收。目前,车八岭生物圈茶研学的基础配套设施还比较欠缺,应根据茶研学课程体系的需求建设配套设施,将茶文化、茶非遗和生物圈生态结合起来,以便能更好地开展研学活动及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如打造一定的茶文化主题空间,增强体验感等。

3.茶研学专业人才欠缺

在车八岭世界生物圈的研学课程发展中,进行自然教育的研学导师及志愿者人数较多,已有一定的规模,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茶研学方面的导师和志愿者还比较欠缺,这无疑也是茶研学发展中的瓶颈。

(三)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发展的机遇

1.饮茶日、茶博会及非遗的渗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和健康,茶饮因其丰富的物质内涵及保健作用,逐渐成为消费量较大的绿色饮品,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每日饮茶的健康理念。为此,各地掀起了“饮茶日”的热潮,也为国际饮茶日的设立做好了铺垫,2020年5 月21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饮茶日,浙江省政府部门还通过网络载体宣传推广了“茶和天下,共品共享”的主题活动。

此外,茶博会是中国茶市的风向标,目前南有广州茶博会,北有北京茶博会,南北两大茶博会规模较大、参与人数众多、影响力持久,是业界公认的专业茶叶会展品牌。

2022 年,茶非遗的申遗成功,无疑更是为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注入了强劲的文化传承魅力。

2.研学旅行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广东发布了一系列推行研学旅行的政策文件,如《广东省教育厅等12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推荐工作的通知》。2019 年,南方日报对多位学者专家进行采访,认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广东研学旅行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研学旅行市场需求旺盛,这无疑也是开发茶研学课程的契机。

3.互联网与自媒体发展迅速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到来,互联网与自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车八岭生物圈茶研学、茶品牌、茶推广等方面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及自媒体,形成“互联网+茶研学”,打造自身的特色IP,扩大知名度,从而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发展的威胁

车八岭生物圈茶研学的发展威胁主要是来自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保护是开发的前提,而开发是保护的必然体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同时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资源,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相平衡才能在利用好生态资源的同时达到保护的目的。因此,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课程的开发和保护要协调和处理好相关的关系,不能仅为了保护而不开发,也不能因为开发而破坏生态,总之,开发的过程中要秉承自然生态保护的原则,处理好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社区居民、当地政府等多方面的关系,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与社区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三、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可持续发展路径

自2016 年,笔者开始在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进行深度调研。笔者基于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研学旅行在国内的受重视程度,结合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内的几家运营中的茶厂(其中两家是本土较为知名的茶品牌),对保护区的各方面进行了长达7 年的跟踪调研。在7 年的跟踪调研及访谈后,根据茶厂面临的品牌及营销痛点与难度,笔者认为应利用好“茶非遗”与“世界生物圈”的双名牌,发挥茶厂所处大环境的绿水青山生态经济价值,以“茶非遗”和“世界生物圈生态元素”作为研学旅行基地的品牌IP,创建研学旅行基地,建立科学系统的茶研学课程标准、建设规范合理的茶研学旅行基地,发展茶研学旅行,拓展中国茶叶产业新的市场销售与推广渠道。本文通过研究与思考,以车八岭世界生物圈内最有实力和最具有代表性的AB 茶厂(规模、产值和品牌保护区内最佳)为例,提出下面几条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茶研学课程体系

积极探索与建立以“茶”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标准,推动“茶+研学旅行”的体系化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课程标准的建立非常重要,避免用传统的简单茶叶观光活动代替研学旅行课程。可以让茶园基地、茶叶企业、茶学相关学者等多方面的专家参与课程标准的建立,以确保课程的专业性、规范化及实践性等。目前,AB 茶厂已在尝试开发茶研学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理念及教育经验等,效果不理想,因此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的建立十分必要。

(二)合理规划茶研学基地

目前,AB 茶厂的硬件与软件作为茶研学基地条件尚且不够成熟,因此需要优化建设与管理,依托茶主题,建设主题鲜明、管理规范系统、安全舒适、体验丰富的茶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发挥茶文化研学旅行基地的教育功能,建设茶文化研学旅行的精品基地,形成茶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品牌。

(三)产学研结合,精准对接茶研学的市场

应精准对接“茶+研学旅行”的市场,并且建立市场营销渠道。研学旅行市场与一般的茶叶产业市场不一样,因此,茶叶产业若需要进行新销售渠道、新品牌的建立,则需要对公司工作团队进行整合与更新,聘请专业的人才,针对研学旅行市场进行重新定位,精准对接茶研学的市场。目前,AB 茶厂考虑的是尝试与本地高校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师资团队与营销团队,以弥补企业师资短板与营销短板,形成合作共赢。

(四)加强茶研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茶研学导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茶+研学旅行”专业研学导师队伍的建设,依托业界专家与高校等实践与智力的优质资源,组建茶文化研学旅行专家库,以此保证相关的研学课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尤其是确保茶文化研学旅行课程能够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加强茶研学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建立茶研学宣传使者与志愿者管理体系,将对茶文化感兴趣的专家人士与企业家吸引到茶文化研学旅行导师团队中来借此增加茶文化研学旅行的服务人群,提升茶文化研学旅行的影响力。

(五)成立茶研学协会组织,加强茶研学品牌推广

成立茶研学协会,以此搭建茶文化研学旅行市场共享平台,推动茶文化研学旅行机构、基地等市场形成品牌化与专业化的研学课程、规范化与科学性的研学基地、专业化的研学导师团队等,达成市场的有序调节与平台共享,推动行业共同健康发展。

与国际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固定交流活动,加强茶研学品牌推广。以茶文化作为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支点,用足够专业与深度的茶研学旅行课程推动中国茶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国际品牌。

(六)建立茶研学评估反馈机制,将茶文化精神贯彻到日常

深挖“茶”的非遗文化内涵。“柴米油盐酱醋茶”,传统文化中的开门七件事中“茶”与“饭”的地位同等重要,证明了“茶”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丰富与充实茶研学的内容,让青少年在研学旅行后,能够将茶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喝茶习惯,恢复家庭饮茶的传统文化氛围,让课程具有趣味性,而且能够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具有延续性。课程活动通过专家团队设计并实施、监督、收集数据、提出修改建议等,确保活动有趣、有效,使课程活动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丰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四、结语

车八岭世界生物圈茶研学的开拓和发展,不仅有利于茶文化、茶非遗的传播,还可以为生物圈社区茶产业的发展和创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茶非遗”与“生物圈”的碰撞,加强圈内资源联动,互为吸引,将生物圈自然教育和茶研学有机整合,打造“茶非遗”和“世界生物圈生态元素”的专属IP,以茶园基地作为研学旅行的探究旅行基地,通过建立茶文化研学专家团队、志愿者团队、协会组织等建立合理的茶文化课程标准、规范化的茶文化研学旅行基地,以此建立具有高辨识度、高质量的茶叶品牌、茶研学品牌,开辟茶产业的新市场与新推广渠道,让喝茶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新方式,并通过茶道精神,增强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猜你喜欢

生物圈非遗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教学设计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模拟生物圈
模拟生物圈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生物圈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