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食品的安全问题、监管难点及对策研究

2023-08-15黄鸿雁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监管食品

黄鸿雁

(高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甘肃张掖 734000)

1 网络直播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安全问题

1.1 网络直播食品的特点

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达9.6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互联网食品直播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全国各地美食互通,推动了食品领域的消费,在市场上表现出一种新的特征。①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团队会用宝贝、亲、家人们等亲切的词汇称呼消费者,现场解答消费者提出的问题,着重介绍食品的品质和味道,重点强调价格比实体店便宜、赠品多、销量大等特性[1]。②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网络直播减少了交易费用,消费者在家用手机、电脑交易,节省了买卖双方前往实体买卖地点的交通和人工费用。③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网上有很多网站,如淘宝、抖音、快手,账号通过审查,即可直播销售,赚钱变得更加容易,掀起了一股全民直播的热潮。明星、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均被这股热潮带动起来,加入到了网上直播行业,和食品原产地企业合作,开设账号,进行直播[2]。

1.2 网络直播食品的安全问题

笔者对食用农产品、调味面制品、蜜饯食品、方便食品、薯类膨化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食品的监督抽检和快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消费者投诉举报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并将分析结果与有关的文献研究进行对比,得到3 个结论。

1.2.1 食品追溯难,安全问题频发

(1)食品标识标签及成分不达标,“三无产品”“货不对版”“来路不明”的现象比较常见。直播销售的主要是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等,主播会进入食品生产现场,以现场制作为卖点,会现场试吃,边吃边播,让消费者垂涎三尺。但有些直播团队无照、无证,销售存在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的“三无”食品,存在缺少标签标识等问题。例如,某品牌婴幼儿核桃仁补充营养奶米粉的钠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但不符合产品标签标识要求;某品牌婴儿配方奶粉维生素D 含量不符合产品标签标识要求。缺乏高效的筛选和检测方法,受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加工和贮藏方法不恰当,造成了食品品质的下降[3]。

(2)生产加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水果、茶叶、蔬菜和鲜鸡蛋等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如毒死蜱、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苯尼考和倍硫磷等;甘草杏(蜜饯类)、圣女果(蜜饯类)中SO2含量超标;酿皮、油条等面制品中的的铝、硼砂、柠檬黄等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纯香菜籽油的酸值(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香醋总酸(以乙酸计)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3)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情况堪忧。抽检的乌鸡鸡精、油茶、金丝蜜枣和锅巴(油炸型膨化食品)的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部分销售的食品中有苍蝇、蟑螂、铁丝和头发等异物。

1.2.2 食品虚假宣传,存在欺诈问题

为营造销售亮点,商家使用过滤器和照相机借位等技术营造视觉上的错觉,达到夸大和虚假宣传的目的。例如,某主播介绍售卖的麻辣小龙虾中有80%的小龙虾,但购买后发现产品中加入了大蒜、花椒、花生和辣椒等配料,固体食物的比例约为50%,且斤数和外包装袋不一致;某饮料宣传0 糖0脂0 卡,高价饮料主打健康牌,饮料中未加入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分,但是加入了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代糖,代糖也是糖,增加了甜味。根据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只要糖含量低于0.5 g/100 mL,就可以标注为“0 糖”,含糖量低于0.5 g/100 g 的食品就可以标注为“无糖”,这里的糖主要指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添加糖。

1.2.3 直播维权难,售后问题多发

在运输过程中,包装、储存不当等会造成食品品质下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售卖方需向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一些直播平台或主播团队缺乏服务意识,拒绝回应或拖延顾客的售后要求,致使一些顾客的售后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4]。

2 网络直播食品的监管现状与监管难点

2.1 网络直播食品的监管现状

目前,《直播营销服务规范》(T/CGCC 41—2020)、《电子商务直播基本名称规范》(T/ZEC 008—2020)、《电子商务直播服务规范》(T/ZEC 009—2020)和《电子商务直播培训机构管理规范》(T/ZEA 010—2020)均属于技术标准层次。2020 年,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市监广〔2020〕175 号),明确要求切实履行企业责任,严格控制企业经营行为,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肃查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自2021 年5 月1 日起开始施行,针对“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网络交易新业态,该文件界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定位,明确了各参与方的责任与义务。中央网信办等7 个部委共同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切实规范各类电商平台的运营行为。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通知》(沪市监广告〔2021〕66 号),对各有关单位的责任和实施办法进行了细化。

在3 个区域的市场监管部门及3 个检验检测机构的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对于“直播”类食品的监管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领域,市场监管领域没有专业性较强的网络执法队伍,“直播”类食品的监管较为薄弱,尚未形成“直播”类食品的监管制度。

2.2 网络直播食品的监管难点

2.2.1 网络直播食品对监管要求更高

食品直播打破了地域限制,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美食可以从几千公里外送到家里,如内蒙古的牛羊肉、广西的螺蛳粉、海南的榴梿。在线直播人数多,一些直播大咖在线人数几十万人,上架食品1 s抢光,交易量巨大,甚至食品库存跟不上销量,会延时发货。每年中央电视台3·15 晚会曝光的直播问题食品比比皆是,违法食品的直播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等特点。监管工作人员的精力和时间受到了限制,缺乏对互联网食品进行监控的能力和技术,很难做到对互联网食物的全面监控。

2.2.2 平台和监管执法盲区导致监管难

对于规章的出台,监管是被动的。①执法监管专业化水平不够,缺少专业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才,对网络直播的监管主要依赖文件审核,现场监管难度大。②直播地址不固定,有的在家中,甚至有的在户外,直播准入门槛不高,主播法律意识淡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食品经营领域秩序混乱,监管难度大。③相关部门未对直播企业“黑名单”予以公开,对直播企业的投诉处理工作关注不足。

2.2.3 经营者的责任意识缺失导致溯源难

互联网上的“直播”产品具有“多元化”“长链条”“混合”等特征。部分商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的认识不足,对食品安全不够关注,网上直播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导致无法追根溯源。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劣质、过期的食品生产原料,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降低成本,甚至有些食品生产企业采用科技手段制作所谓的“食品”,如鸭血里面没有鸭血,牛肉里面没有牛肉。

2.2.4 消费者维权率低导致监督力下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但消费者受到主播的引导,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通常情况下自身的权益意识不强,加之金额比较少,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维权,或者恐惧网络暴力,不敢维权,最终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使得网络食品经营者在网络上为所欲为,也让网络食品的监管力度有所减弱。

2.2.5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执法难

我国现有关于网络直播食品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完善,各地有关部门很难判定网上食品销售是否合法。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些条款太过宽泛,对食品经营单位的法律地位、法律责任等内容缺乏贯彻落实,难以界定,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3 网络直播食品的对策研究

3.1 平台准入把关,发挥监管作用

要使平台的监管作用得到有效发挥。①平台应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做好审核工作,对直播人员的身份、所运营的食品等进行审核、注册,确保使用者身份的真实性与正确性。②运用声音、影像等技术,甄别互联网上的敏感、非法内容,运用区块链技术,将非法内容的照片、录像等截屏,形成举报、监管的证据。③开放流量监测功能,实时监测访问量、交易量,迅速发现问题。④建立统一的支付与订单跟踪系统,建立健全的售后保障系统。⑤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上报有关信息,提交有关商户信息、交易纪录等佐证。

3.2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报备制度

要强化直播监管,使网络直播平台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①网络直播平台经营者应加强对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甄选直播食品,销售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供货商的产品,形成一个良性的行业环境。②确保直播销售的食品能够索证索票,运输贮存符合规定,并对推荐食品承担连带责任,避免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流向消费者。③实施报备制度,向直播区域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备,包括直播产品的种类、生产厂家、检验报告、产品数量、主播身份、店铺地址和联系方式等。④根据系统的规定,做好文件的保存工作,不能随意删除评价。

3.3 提高监管效能,发挥抽检力量

加强网络直播食品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促进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①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针对网络直播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重点查处无经营资质销售食品、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伪造食品的产地和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②依法查处投诉举报案件,精简投诉流程,减少投诉及索偿的困难。运用“有奖举报”方式,鼓励消费者举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③加大监督抽检和快速检测力度。线下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单位开展抽检;线上对天猫、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快手、抖音、视频号、虎牙和蘑菇街等直播平台抽检。发现问题食品及时发布公告,消除安全隐患。④定期召开食品安全责任集体约谈会。定期组织直播平台负责人及主播开展集体警示约谈会议,旨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食品安全责任落地落实,确保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3.4 完善法律法规,消除执法盲区

①为解决“线上与线下”监管不统一问题,需制定更为明确的监管制度,以适应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消除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疑虑。②针对监管机构、平台的监管对象普遍、模糊等问题,应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和监管机构的观点,制定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监管规范。③在现有国内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法规,以此法规为基础,对网络直播进行监管[5]。

4 结语

目前,网络直播食品行业仍然面临着监管执法有盲区、食品原料来历不明、加工环境卫生堪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售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必须强化对网络直播食品的监管。本文对网络直播食品监管的状况及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指出要想做好网络直播食品的监管工作,除了要加强监管部门执法力量,还需要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经营者、立法部门等多个主体的共同努力,创新监管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新业态,以促进网络直播食品健康发展,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猜你喜欢

监管食品
食品过期1分钟,你敢吃吗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对强化简易升降机监管的若干思考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纯天然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