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资源应用于农村高中政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3-08-15脱青青

考试周刊 2023年38期
关键词:政治课乡土素养

脱青青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理想信念形成、完善的时期,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学生、家庭、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党、国家、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加强高中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农村地区,以农村高中政治教学为辐射,带动学生、家长、整个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文章立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以乡土资源为切入口,首先分析了乡土资源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将乡土资源运用于农村高中教学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将乡土资源运用于农村高中的教学策略。

一、乡土资源的特点分析

(一)浓郁的区域特色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乡土资源亦是如此。我国国土面积庞大、区域广泛,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乡土资源更是同当地的历史进程、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社会实践活动,农村的乡土资源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呈现出典型的区域性,融入农村的经济、政治、历史中。

(二)独特性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说,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由于具体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风土人情、行为习惯的不同,乡土资源有独特性,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社会越发展,人类的需求就越丰富多样,为乡土资源的独特性又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乡土资源的独特性,使其在众多的资源中始终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丰富性

因为乡土资源具有浓郁的区域特色和典型的独特性,所以其又呈现出丰富性。从广度上来说,乡土资源立足于农村的现实生活,扎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涉及的方面众多,只要是与农村、农民、农业相关的所有资源几乎都是它的延伸范围。从深度上来说,有传统的乡土资源和现代化的乡土资源。传统的乡土资源更多是伴随历史的不断演进产生而来的,它代表资源的历史、过去以及成就等。现代化的乡土资源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在传统的乡土资源中再生出一些富有现代化气息、与社会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新”乡土资源。因此,乡土资源风格迥异、品类多样、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二、乡土资源应用于农村高中政治课中的必要性分析

(一)农村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的需要

从学的方面,农村高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就近的农村家庭,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留守儿童”,从小父母亲外出务工,只留下爷爷奶奶照看,普遍存在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水平低等问题。有些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不足等,这些都不利于政治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受到传统高考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仍然对政治课的作用没有科学清晰的认识,导致农村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不佳。从教的方面,农村高中教师受到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压力相对较小,加之,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教师不能从政治教学中得到学科成就感、幸福感。因此,学生的“学”未能和教师的“教”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和教学成绩低下。从学科性质方面,高中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大部分材料是城市发展的典型事例,容易让学生产生“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误解;受到教学目标、高考分数线的影响,教师授课更多采用的是讲授法,简单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挫伤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学效果方面,“教”和“学”的偏离,以及政治学科很强的理论性,最终导致农村高中政治课教的动力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二)乡土资源政治学科价值的需要

乡土资源作为农村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家乡情怀。乡土资源扎根于农村,和农村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乡村振兴是关系农村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其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体系,其中乡村文化振兴特别强调: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乡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气象。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推进农村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打造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政治素养强的新型职业农民,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助推农村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

第二,领略历史文化,增强人文素养。乡土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有些甚至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土资源中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资源应用于高中政治课是有巨大意义的。一方面,通过教师对资源的引入、分析、整合和有效利用,学生身心能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中得到滋养,深刻体会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将课堂所学和优秀的文化遗产相结合,在特定的优秀乡土资源的环境中,能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渗透劳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但是现在有的学生从小被娇生惯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即使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也不例外,导致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耐挫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将乡土资源应用于高中政治课,尤其是社会实践课中,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勇于吃苦耐劳、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

第四,易于开展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乡土资源由于独特的地域特征,更易于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积极有效、生动活泼的实践课的开展,对学生、课程和社会的积极效果都是不言而喻的。人类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借助于乡土资源,开展一些学科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近距离关注社会、贴近社会,并发现、解决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问题,如为村委会的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撰写防止河流被污染的倡议书、为家乡的农产品代言、宣传所在区域的文化旅游等,在这样的社会实践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都能得到增强。

(三)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高中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近年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教学、高考试题均越来越强调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客观实际倒逼教育教学的改革,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必须要适应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需要。将乡土资源应用于农村高中政治的教学,能够有效构建起理论知识和客观现实之间的桥梁,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同学理解,提高认识。同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将乡土资源里包含的有利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比如将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感情认同,进一步升华为家国情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家乡人民的生活实践的认知、感悟,对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的理解,切身体会家乡的巨大变化,从而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我国为人民服务政府,国家相关政策、路线、方针等的理解,增强政治认同,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高中生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所限,对周围的世界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还未形成一个全面的、辩证的思维,乡土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开展一些合作探究等活动,将生活化的资料,丰富活泼的图片、视频等应用于课堂,有助于教师开展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实现双向互动,营造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课堂氛围,变教师一味地简单机械的输出为学生主动有针对性的探索、求知,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为学科素养的达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借助于丰富的乡土资源,教师还可以开展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教学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将学生束缚于教室里的弊端,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自己动手、动脚,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解放思想、互助合作、相互配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不仅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有利于构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这样政治课不再枯燥乏味,反而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也得以实现。

三、乡土资源应用于农村高中政治课的策略分析

第一,积极挖掘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兴趣不足阻碍了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严重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作为农村高中的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分析、挖掘本区域内的乡土资源,找到课本理论知识和实际资源的衔接点,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对接。

第二,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教学与时俱进。新时代的政治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应该加强学习,尤其在具体应用乡土资源时,方式方法很重要。学生平时通过网络、手机等途径已经充分领略了风格多样、五彩缤纷的资源,如果教师仅仅简单地把理论知识和乡土资源嫁接起来,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另外,由于乡土资源内容形式都是极其丰富的,如何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化繁为简、优化整合”,都需要教师利用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来处理,才能真正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高效利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要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改革的方式在变、具体操作有所差别,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究、积极地钻研,提升学生听课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三,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学科思维培养,加强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政治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是非常关键的,而且近年来的高考很重视对学生学科思维的考查,通过一些学生对高考试题的解答不难发现,有的学生没有养成专业的学科思维,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将乡土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科思维培养的探究活动。一堂成功的政治思维培养课,不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是学生大讨论,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两部分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因此,在学科思维锻炼中,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好师生互动的节奏,有张有弛,详略得当。教师实际发挥的是积极的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师准确、有效的引导之下,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理解做精准客观的点评,对每个重要的环节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完善、总结,同时,教师要把握课堂的时间、进度和速度,必须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思考、探究、合作等活动是有组织、有纪律、有实效的,不能“看起来热闹、实则无效”,这是很多活动课的通病。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分析争辩,最后得出结果,这是思维的火花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只有将这种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科思维锻炼才有意义,师生互动也才更有价值,良好的课堂效果也才能真正实现。

第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是理论的真正价值,也是理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前提。高中政治课给学生的一贯印象是:高深空洞、不接地气,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改变学生这种错误的认知,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以学生身边的素材为抓手,就地取材,将学生的所学和地域资源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真实形象的生活化现象中,理解知识、升华知识。比如开展一些保护河流、绿色生活消费的社会调查活动,当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其中以后,会深刻体会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践行绿色生活的行列中,并号召周围的人积极加入。再如农村的一些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在助力乡村振兴、兴农富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和农业的生产、收获,农产品加工、销售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合作、收获,和村民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对实践的体会,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分析、思想变化的总结,同学们会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反思更多的和理论相关的更深层次的问题,甚至还会提出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建议,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同学理论联系实际,所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会积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全面思考,把自己和家乡、社会、国家,以及把社会的过去、现在、将来有机联系起来,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一堂生动有趣的政治社会实践课,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实现理论和现实有效对接,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其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四、结论

总之,在农村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运用和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现状相关的乡土资源。因为这是教育改革背景之下提高学生政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具体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要善于调整传统的教学思路并改正传统的行为习惯,不断解读新课程、新教材中所包含的学生政治综合素养重要内容。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转变师生之间的课堂相处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通过常态化、持久化的学科综合素养的教学渗透、落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用学校政治教学小课堂助力农村社会思想政治大课堂,提高全社会的思想政治素养。

猜你喜欢

政治课乡土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乡土中国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芬芳乡土行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