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担立德树人新使命 开启铸魂育人新征程

2023-08-15程彬北京市商业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三进育人思政

程彬 _ 北京市商业学校

北京市商业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构建了党建引领“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大中小幼一体化贯通培养,政校企家社一体化协同育人,以实际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首要任务:充分认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职业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根本保证。

职业院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作为办学治校的首要任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引领学生立志成为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

2.铸魂育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内涵要求

“知识观点”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是新时代各项改革事业的行动指南,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塑造、指导和引领作用。

“思想理念”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视野。深入学习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能使学生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高度和价值取向,拓宽自身的视野。

“说理方法”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维逻辑,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只有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思维逻辑,才能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精神气质”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品质。生动阐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承载的永久奋斗精神、使命担当精神、“无我”精神等宝贵品质,引导学生体会其所具有的情感吸引力和道德感召力,自觉践行。

进教材,是基础,学有载体。把党的理论成果充分体现在教材中,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加强“四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进课堂,是核心,学有阵地。实现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和教材内容体系的有机耦合,以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线上线下结合,课上课下融合,校内校外联合,讲清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渊源、内在逻辑、科学内涵和独特价值。

进头脑,是目的,学而生根。帮助师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激发学生浓厚兴趣,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学懂弄通、深学深悟,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3.生动实践:构建“双循环”大思政格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第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双循环”大思政格局。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作为学校党建的中心任务,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细化监督检查、夯实工作保障,全面贯穿融入“大思政”格局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党员干部培训,邀请专家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培训。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各党支部带动每一位党员干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悟深悟透。

第二,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筑牢“三进”主阵地。

一是建强思政课主渠道,持续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增强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校企合作研发“职业素养”等校本课程,注重学生思想政治、行业精神和专业特色文化素养的提升。落实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中高职一体化思政课程联合备课,深化思政课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打造让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

二是发挥“史晓鹤工作室”引擎驱动作用,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健全“一核、两翼、内外双循环”课程思政运行机制,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和课堂教学全过程;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与企业合作,共建祥龙博瑞汽车工程师学院、阿里巴巴工程师学院、大师工作室,学生在学和做中深切感悟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是打造“社团活动”第二课堂,丰富“三进”新载体。学校成立北京市第一所中职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加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邀请名师开展马克思主义专题讲座;建立面向人人的校、系、班级近百个社团组织,如青年学习社、国旗班、纵横时政社等品牌社团;走进红都、祥龙博瑞、懋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亲爱的党,我想对你说”演讲比赛等,汇聚奋进力量。

四是实施“社会实践”第三课堂,拓展“三进”新阵地。学校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活动品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积极向纵深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优秀学生代表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我爱你中国》节目录制,做红色精神的弘扬者、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我们一起学党史”“红色基因传承”等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时政热点”问答活动、讲好党史故事等系列活动,激发师生建功新时代的昂扬斗志。此外,开展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团学骨干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打卡北大红楼、走进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技能学雷锋,服务进社区”品牌志愿活动。与北京红都集团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五是构建“网络媒体”第四课堂,赋能“三进”新空间。延伸思政云课堂,精心设计“战疫有我·爱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师生同备一节课,家校共上一节课,亲子同听一节课”“战疫时刻·战疫十课”,引导学生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从见形到见效、从入脑到入心。学校首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数据云平台,全方位、全过程、数据化呈现学生素养成长轨迹和质量,校企家社政多主体履行思政工作职责,实现立体交互、互联互通、共育共评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格局。

第三,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学校建立育人责任制,建设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培育新时代育人大先生,发挥育人主力军作用。教育引领全体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初心,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同学者、促学者、研学者。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融入教育培训,激励教师主动把思政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前行。

4.落地生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成效显著

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党建引领“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实现了思政工作从1.0到4.0的迭代升级;学校牵头参与《共青团大中学生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大纲》等文件的调研起草,牵头发起教育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联合行动,主办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承担教育部“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课”活动;学校作为中职学校唯一代表,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德育工作会、劳动教育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发言,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史晓鹤工作室”获评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近三年建设课程思政精品课程25门,打造优秀示范课堂20个,优质微课20门,18个团队近90名教师在市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2门课程和2个团队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名师团队。

学校培养出一大批以全国优秀团员、全国最美中职生李伟嘉为代表的德能兼备的优秀学生。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中,学校毕业生展现风采。

我们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立德树人的使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开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猜你喜欢

三进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棋乐
藏垢纳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三进”为载体 学知做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