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孤岛运行”提升服务能效
——文化馆资源整合路径探析
2023-08-15曹璐
◎曹璐
近年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机制成为行业热点,如何加强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与资源的统筹整合是新时代赋予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自实施“三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作为引领群众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文化馆优质的文化艺术资源真正成了社会公益资源,对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各级文化馆(站)因地域从属不同的问题,往往处于“各自为政”的“孤岛状态”。加之场地、人员、服务半径等因素制约,导致信息资源缺乏整合,文化服务不均衡。大量实践表明,加强文化馆的对外合作联动能够将区域内群众文化资源有效整合,让广大群众根据自身文化发展需求及时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使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建立。由此可见,加强文化馆对外合作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破解文化馆的“孤岛运行”,规避“独奏”之困,产生“共鸣”效应,实现共建共享。本文基于资源整合角度,通过分析文化馆加强对外合作的重要意义,并以柳州市群众艺术馆的实践为例,就文化馆对外合作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更多前景和可能性。
一、文化馆加强对外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文化馆对外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地区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文化馆对外合作,打破了“一个区域设一个文化馆”的固有局面,由一个主体或多个主体联合建成多维度立体化的文化新空间。这个文化空间可以是自上至下贯通的多层级模式,也可以是由点到面横向铺开的联盟制模式。既能通过人、财、物以及思想理念的互补互助,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又具有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对各类资源高效配置,确保丰富多元的文化服务惠及广大群众。
(二)推动文化馆对外合作是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更贴近大众的有效措施
文化事业是“铸魂”工程。当前,群众对文化服务的质量、内容、形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欣赏集思想与艺术为一体的高质量文艺作品;需要走进空间充足、设施完备的文化活动场所;需要接受更为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辅导;需要变“看戏”为“演戏”,真正成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开门办馆、专业合作,是新发展阶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关键之举。
二、文化馆对外合作模式探析
尽管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滞后等问题。推动文化馆对外合作,表面是空间与空间的打通贯穿,实际是优势资源与创新理念的交融碰撞,击破壁垒开辟出全新的文化境界。近年来,柳州市群众艺术馆积极探索馆际交流、馆外合作路径,通过内部联动实现资源共享、纵向协同加强跨界融合、横向铺开盘活社会资源三大模式,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地将文化资源渗透进群众的生活中,让文化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一)内部联动实现资源共享
内部联动即市、县、乡(街道)三级文化馆的同质合力,强调的是合作力度。 街道、乡镇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无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部发达城市,抑或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难点都在于街道和乡镇。但这些微小而分散的区域最贴近群众生活,是人们直接获得和享受文化服务最便捷的场所。因此,通过馆际合作实现系统内各馆之间资源、设施和服务等互通共享,特别是发挥市、县文化馆在理论研讨、平台搭建、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延伸服务触角,有效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限的问题,也让乡镇文化馆不再唱“独角戏”、成为“信息孤岛”,而是迎来多向互助联动、信息资源共享,保障群众切实享受文化建设成果。
柳州市乡镇、街道因地域和经济差异,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特别是偏远山区更是缺乏,市县优质资源也难以长期深入,公共文化全民艺术普及的均等性、广泛性难以实现。针对这一难题,柳州市群众艺术馆根据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独具地方特色的“总分馆制”,切实提高服务能效。“中央网络课堂”是柳州市群众艺术馆总分馆建设的一个重要资源共享措施。2021 年10 月,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实现总分馆中央网络课堂区县文化馆全覆盖(即1 个中心馆+10 个总馆)。中央网络课堂系统以中心馆为主干,区县总馆为服务主体,乡镇分馆为主要服务对象,中心馆(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与总馆(区县文化馆)采用双向互动教学,分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作为主要接收对象,通过功能完善的硬件设备,流畅的网络环境,实时地享受高质量的艺术普及和培训辅导。市级优质资源也可录制保存同时同步传递到县、区、村、镇,以线上网络传播方式助推线下服务的均等化。优质数字资源通过中央网络课堂全高清分布于柳州市各区县文化馆,市县文化服务艺术普及资源实现互通互享互动。2021 年12 月,经过设备安装调试,中央网络课堂正式启用,先后举办柳州山歌培训、市县文化馆网络山歌会、阅读与写作培训、审美歌唱与嗓音保护培训等活动,涵盖了技能培训、展示展演,实现了各县区文化馆与市馆之间举办各类培训的远程互动功能,开拓了全市群文系统开展线上活动的新模式,为下一步柳州市各县区文化馆之间的远程互通业务培训、工作交流夯实了基础。接下来,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将逐步推动乡镇、街道中央网络课堂的全面建设,打通柳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资源的配置并不是单向箭头,而是依托各自优势的双向流通。作为保护单位,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和三江县文化馆共同承担着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2016 年起,依托三江县文化馆丰富的师资与优越的地域优势,由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主办,三江县文化馆承办的“侗族大歌免费培训班”在三江县开展,丰富了侗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020 年,侗族大歌免费线上培训直播启动,并通过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和三江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同时推送。打破了空间的局限,使地域文化资源得以扩大服务半径,让普通市民了解、欣赏侗族文化,让侗族群众得学、能唱侗族大歌。
(二)纵向协同加强跨界合作
纵向协同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跨界联合,强调的是合作深度。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了“开展馆际合作,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开展文化服务‘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巡展巡讲巡演等服务,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职能的交叉点、服务对象的一致性,决定了协同合作的可能性。馆际间打破传统思维,避免单独作战,跨界融合,发挥强强联合的品牌协同效应,是当前文化产业领域最主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馆际交流,可以加强不同领域的互动互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将独立、分散的资源串联起来形成群聚效应,流转起来、铺陈开来、输送下去。立足于文化馆的艺术普及优势,图书馆的记录保存优势,博物馆的收藏展示优势等,通过联合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让文化服务的外延和空间得到多向拓展,使得同质和异质文化之间交往、交流与交融,促进区域内文化的共享、共建与共荣。
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在资源整合、统筹配置下,馆际间可以通过盘活既有项目和存量资源,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融进同一张项目菜单,改变各自受众线上文化体验单一化的现状。2019 年起,柳州市群众艺术馆联合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推出《植物锤染》主题课程,将历史文化的科普与传统技艺的体验串联,让群众从古老技艺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该课程先后走进柳州市融水县杆洞乡和宁铁物资公司,并结合受众特点不断升级完善。两馆资源的融合实现群众“只跑一次”,就能获得最大的服务效率。
馆际间的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活动做成一个内涵丰富的立体化活动,提升服务的边际效应,形成最全面、最优质、最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产品供给机制。2021 年“柳州非遗学堂”研学夏令营期间,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与柳州市博物馆充分发掘馆际间的文化共性,进行深度合作,在柳州市紫荆花文化创意长廊推出主题课程,通过展览+课堂,共同构建集研学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服务,最大程度实现了资源共享。
服务信息最广泛的共享、最深入的流通、最快捷的互动是馆际跨界融合的有效手段。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将柳州市博物馆、柳州市图书馆、柳州画院、柳州文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放入主界面,群众通过扫描便可了解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展示公众服务一张网,实现便捷的“一站式访问”。
(三)横向铺开盘活社会资源
横向铺开即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壮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强调的是合作广度。社会力量的参与,是对群众文化资源整合与建设的积极支持和重要补充。文化馆主动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深度共建不拘一格的体制外文化服务站点,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盘活社会文化资源,共同构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免费的公益文化服务的良好局面。
柳州市群众艺术馆积极探索社会化合作办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通过多沟通、多联系的方式将全市艺术普及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同时将馆内资源和活动信息及时分享,积极在导入文化资源、盘活文化空间、提升服务能效方面展开大胆实践。2021 年,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新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启用“百花艺校”,在不到一年的试运营时间里,共开展各类公益培训160 多场、班次1600 余次、学员42000 人次,同时延伸打造姊妹品牌“百花U课·学才艺”线上服务,自制资源32 期近350 分钟。在此基础上,于2022年提出了全民艺术普及“百花艺校”联盟,开启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尝试。以群众艺术馆为中心、社会共同参与的模式,打造一个资源共享、开放和谐的合作体系,扩大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用联盟的资源,扩大公益艺术培训普及辐射面,加大公益艺术培训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对艺术的追求,让全民艺术普及就在群众身边。通过长期充分的综合考察,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先后与拥有12 所分校的柳州市动感宝贝舞蹈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和拥有7个实体教学区的彼拉多儿童音乐机构结成联盟。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建立起柳州市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公共服务环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量优质文化资源和艺术人才的引入,也将使全民艺术普及及公益培训活动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结语
整合资源、统筹发展成为文化馆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传播公共文化的平台与空间,文化馆应站在新的视角、秉承新的理念,重新审视文化功能,跨界联合、集合社会资源合力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将融合发展“融”入人心,确保广大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