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
——以《关雎》为例

2023-08-15黄琳珑

参花(下)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关雎词作艺术歌曲

◎黄琳珑

本研究从赵季平老师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关雎》着手,通过分析作品的风格、结构及特色,梳理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以期为后来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词作解析

《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这首诗篇幅短小却深情动人,诗歌中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捕捉了古人恋爱时的纯真和浪漫,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歌也不断地影响后人,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爱情的典范。

《关雎》全称为《周南·关雎》,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周南》中大多数诗出自西周末年和东周初年,从作品背景看,此时正是封建制度刚刚兴起的时代,社会结构相对简单,因此,这一时期人们的情感表达也更为真挚、直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关雎》以第一人称视角,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所爱女子的深沉思念和热切追求。开篇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化中关于恋情的经典象征,由于雎鸠这种鸟类常常成双成对,因而它也被赋予了男女之间建立深厚情感纽带的寓意,成为青年人对浓烈爱情向往的缩影。

从内容上看,《关雎》中的每一对句子都巧妙地展现了一个中心思想。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窈窕淑女”描述了一位美丽、纯真、有教养的女子。而男主人公在看到江边采摘荇菜的“窈窕淑女”后,昼夜思念,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反复回忆着女子采摘荇菜时的动作,她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怦然心动,该如何才能得到这位女子的青睐呢。对此,男主人公产生了通过“琴瑟友之”吸引女子注意力的想法,并开始幻想与女子相处的美好场景。整首诗歌灌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参差荇菜”“在河之洲”,这些意象不只增添了诗词的美感,更为男女之间的情感增添了浓厚的色彩,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情感与自然之美的世界。

由此可见,《关雎》以其不凡的语言艺术、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韵律,为后世文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数后代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文学作品的范畴,已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缩影,完美展示了古人对情感、自然和人性的深度理解。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曲作解析

(一)作品调式节奏与曲式结构解析

在调式与和弦方面,《关雎》这部作品采用了D 羽调式,充分展现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古典音韵之美。D 羽调式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和声结构,成为传统音乐的代表,作曲家赵季平巧妙地应用此调式,为《关雎》词作提供了一个既古朴又现代的音乐载体。而后,F 大调的使用又进一步提亮了整部作品的色调,使这首古诗在音乐的烘托下,显得更加质朴动人。

在曲式结构方面,作品选用三段式结构,A 段通过两个乐句的呼应与变化,营造出一个情感渐进、愈发深厚的开篇,给予听者情感的预热与铺垫;而B 段则是整首作品的高潮部分,五个乐句仿佛五幅情感充沛的艺术画面,每一幅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五个乐句的连续展现,将整首歌曲推向了情感的高潮;最后再现的A 段,如同故事的完美收尾,给听者带来满足与宁静。

在节奏方面,整首歌曲呈4/4 拍节奏,使《关雎》的曲调更具现代气息,同时在节奏的驱动下,诗歌的情感也得到了更为立体的展现,整首歌曲在流畅中展现出丝丝深情。

(二)作品音乐特色解析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为F 大调演奏,在曲式结构上采用了三段体(A+B+A)形式创作,结构工整。前后部分完全重复,中间展开歌曲的高潮部分。歌曲的过门部分、引子独具艺术特色,采用五声音阶,一高一低的两句,似乎在倾诉主人公内心的激动,每句最后使用的装饰音突出了古代音乐的特点。一个小的转折后旋律采用两个八度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起伏,之后旋律开始平稳过渡,由高到低缓和,使其完全进入一种安宁静谧的意境,接下来用两个小节的装饰音延续,而后采用颤音进入歌曲的A 部。A 部由两句完成,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节奏上较平稳,旋律也没有太大的起伏,意在引出下句的主题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两个名词后分别紧跟着两个八分休止符,突出强调女子是年轻男子爱慕追求的对象;后一句中“君子好逑”的“好”字用由低及高的八度来加强渲染男子追求爱情的迫切心情。“逑”字是歌曲的中心,整首诗歌都在表达年轻男子追求美貌女子的心理过程。小间奏过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是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河边上生长之物来睹物思情,旋律节奏较上句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但在演唱时要求表演者情感要更充沛,表现力要更丰富。

B 段是歌曲的高潮,突出音乐结构在节奏、旋律、织体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之情。两句歌词完全重复,心理细节描写增多,在旋律的创作上前半部分没有变化,用重复的旋律来展现年轻男子求之不得,夜不能寐的心绪。在第二句的结尾处为引入高潮进行了铺垫。感情上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突出内心得不到的忧伤和思念之苦。随着年轻男子对淑女的不懈追求,女子终于也有所回应。音乐上也从“寤寐求之”的平和宁静到以波澜壮阔的“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来隐喻男女的相爱。而后带有休止符的小间奏,是音乐由高潮再次进入缓和状态的转换。

最后一部分是A 部的再现部,这部分演唱时,较前段更明朗开阔些,像是回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有始有终,首尾相连。结尾处用一段间奏来结束整首歌曲,给人带来意犹未尽、无限回味之意境。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创作理念

(一)尊重传统词作的文学价值

在音乐创作中尊重传统词作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对古代诗人的尊重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为了确保作品能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音乐创作中的价值不言而喻。如何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融入古典美,既能够展示出传统韵味,又能够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这是每一位创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传统词作记录了古人的情感、理想、愿景和人生观。这些内容都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考、人文关怀与社会价值,所反映出的人文精神值得后人珍惜与传承。将这些情感和意境融入音乐,不仅可以提供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受,更能使听众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先,创作者应尊重原作,确保音乐能够真实传达诗词的情感和意境,这便要求作曲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理解并深入挖掘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其次,旋律的选择应与诗词内容和情感相匹配,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如何合理运用现代化的编曲和创作手法,使作品在新与旧之间达到和谐与平衡,也可以考虑将传统音乐形式和古典乐器伴奏相结合,借以传达诗词的情感和美感。在这个过程中,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的融入不可或缺,它能为传统词作带来新的活力,使之与时代接轨,更符合现代听众的审美习惯。

总而言之,尊重传统词作的文学价值在民族音乐创作中既是一种尊重和继承,也是对现代听众的一种引导和教育。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音乐作品创作中,音乐不仅仅是旋律的组合,更是文化、历史和情感的载体,能够为听众提供一种跨越时空的美的体验。创作者在其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既是传统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创新者,他们的任务是使传统词作在现代音乐中重新焕发光彩,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二)实现对词作情感的现代化改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越发频繁。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民族音乐作品实现与传统词作情感的现代化融合,依然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与现代听众沟通,更是为了在尊重和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更具时代感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进行现代化改编时,创作者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原词作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内涵,确保在改编的过程中不失去原作的精髓和内核。其次,如何巧妙地将现代元素与古诗词中的情感相结合,需要创作者从综合维度进行考量,包括音乐语言的创新、乐器的选择、演唱和演奏方式的改变以及利用现代化技术为作品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例如,可以考虑在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演奏的基础上融入吉他、键盘等现代乐器伴奏,或者利用现代音乐软件为传统旋律添加电子音效。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这种现代化的改编不能仅仅注重形式上的变革,还需要在内容表达上寻求情感共鸣,因此,创作者既要对传统加深了解,又要具备对现代生活的敏锐洞察,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使人们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感体验。

(三)古典与现代交织的音乐风格

《关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作品,它能够在传统与现代音乐风格之间找到一个独特的平衡点,使听众既能感受到深厚的古典气息,又能体验到现代音乐的创新魅力。在它的旋律中,人们可以听到传统民乐的五声音阶,声音流畅又绵长的古筝与二胡演奏,这些古典音乐中的常见元素将听众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意境之中,切身体会淡雅、宁静的美感。此外,这些传统民乐的旋律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经过创意性地改编与重组,为作品增添了新意。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子音效的点缀、和声的加入以及节奏的丰富变化也为作品增添了现代感,现代音乐元素与传统音乐元素相得益彰,形成了既古典又现代的音乐风格。通过这种古今结合的方式,作品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也展现出现代音乐的活力,体现了音乐艺术跨越时代的无限可能性。

从受众的角度看,对于年轻人来说,音乐已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自我认同的标识,人们都期望找到能触动内心、体现自我或带给人们动力的音乐。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青年群体对“国风”“民族风”艺术歌曲的兴趣渐浓,属于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的“诗文浪漫”逐渐成为艺术歌曲词作的追求,也正因如此,新时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一定要掌握古诗词浪漫的精髓,为听众呈上高质量的音乐佳作。

四、结语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词作寄托了古人对自然、生活与人性的敏锐观察和真挚体验,歌中以雎鸠之间的和谐共鸣,暗喻着男女之间的真挚感情,展现了古人追求纯真、自然的恋爱观念。在创作的主题上,赵季平先生所谱的曲作处处不离情感这一主轴,而且在创作的具体细节上,作曲者以尊重词作为原则,在遵循传统词作文学价值的基础上,对词作情感进行现代化改编,进而创作出民族音乐佳作,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

猜你喜欢

关雎词作艺术歌曲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法国艺术歌曲演唱的语言特征
更 正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