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

2023-08-15文/吴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育人科技

□ 文/吴 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蓝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1]。因此,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们满意教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但中国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中等,且近年来人口教育发展速度出现减缓迹象[3]。中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比较优势不突出且相对缺乏,以诺贝尔科学奖和斯隆研究奖为例,华人学者占比极少[4]。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不断加剧教育和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迫切需要中国自主培养更高质量的卓越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再次凸显“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凸显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人民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必将更加突出,尤其当中国人口红利逐步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优质人力资源和高质量教育必将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当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群众教育面临不少难题,必须牢记“三个务必”,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夯实教育学科发展,推动教育规模与结构调整、教育治理结构优化与制度完善、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等深层次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发挥教育兴国可持续动能。尤其要坚持与贯彻八大基本理念,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教育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宗旨和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论神圣家族》中论述“历史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5],立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深刻认识与把握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主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和主体,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教育作为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满意、让人民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教育发展价值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治理观的继承与弘扬,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的体现。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现代化必须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一定要牢牢抓住“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牛鼻子,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树立科学价值观,防止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样变形。教师乃至整个社会有良知的党内外人士都要身先垂范,发挥自身榜样和示范作用,死死守住“红色江山不变色、不走样,红色人才立得住、留得住”的价值追求,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真正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初心。另一方面,全面发展关键在智育,但要防止智育至上。过去几十年,我们在智育上花费和关注较多,但对于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所忽视,物质主义价值观念盛行甚至冲击着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孩子而滋生的青少年身心不健康现象不少,青少年综合素养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加快,如何在国际舞台彰显国民综合素养,打造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都离不开教育高质量发展。立足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观

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又是教育系统的内部子系统,均发挥松散耦合的系统效应。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子系统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大系统的协同育人效应,系统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快速、和谐与科学发展。切实做到不同区域教育协同育人、城乡一体协同育人、普通与特殊教育融合育人、义务与非义务教育衔接育人、职普融通协同育人、院校与毕业后继续教育衔接育人、民办与公办教育协同育人、线上与线下现场教育协同育人等,构建适应全民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结构体系,推动构建普惠型、教育利益均衡的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强国。

坚持德法共治教育治理观

以德治国、以德治教、教化育人是中国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伴随着科学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以民主、自由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教育,中国民众的主体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依法治国政治形态已经逐步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宝,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中的法治中国建设必然对依法治教提出更高质量要求。当前,中国教育治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生命安全隐患与校园欺凌、教育腐败与教育权力滥用、权力配置与行使导致的非暴力歧视与欺压、学校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校外培训监管不力、民办教育依法治理和按规发展落实不到位等教育治理乱象,亟须加大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力度,还教育一片宁静的天空和充满活力的绿色教育生态。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观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动并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当前,中国科技实力突飞猛进,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卡脖子”技术瓶颈问题仍将持续影响中国占领国际科研高峰的步伐,尤其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产业基础薄弱问题急待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6]。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正确把握教育、科技与人才之间的联动效应,牢牢把握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先导性,确保教育基础地位、战略支撑地位毫不动摇,尤其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与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动权、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不仅要注重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青少年主动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要在高等教育阶段持续布局并重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领军人才。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持续发挥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综合效能,不断孵育和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涵育一流人才,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攀登世界高等教育高峰。以教育强国推动科技强国,以科技强国推动人才强国,人才强国反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相得益彰,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科教强国必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坚持德才兼备卓越人才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卓越人才培育、选拔、评价和任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工程。一方面,要坚持教育领域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打造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人才梯队和智库专家团队,形成布局较为均衡的有层次、有特色、优势突出的校园人才群落或社区。另一方面,要坚持卓越人才的选拔与评价标准,不拘一格培育和任用人才,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卓越人才标准不外乎要在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独树一帜并具有一定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和良好声誉。我们要尽量创造这样的育人、用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和治理氛围,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和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制度的优势与效能,让有真才实干的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在权力均衡治理等方面不断改善和突破,努力开创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坚持创新驱动的知识创造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仍然是创新经济的发展。作为世界科技与创新人才集聚中心,创新经济是支撑少数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经济霸主、科技霸主和军事霸主的关键与基石。创新经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根源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源泉。坚持创新驱动,实施知识创造管理,培育知识型团队或组织是国家和高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互为支撑、相得益彰的联动效应,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知识型创新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高校落实知识创造管理,必须牢牢把握国家主要创新领域的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选拔、评价、任用,始终将科技创新的主导权和战略点始终集聚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核心与关键战略领域,从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尤其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创新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基石。

坚持科技与人文交叉融合的整体观

科技发展必然带来物质文化的高度发展,但不一定带来人文与精神文化的高度发展。纵观历史发展规律,单一的科技发展容易导致“科技唯上”的科技主义泛滥,从而忽略科技依靠人、科技为人服务的终极目的,导致人文关怀缺乏而使科技发展伦理缺失或冰冷无情。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将人拯救并唤醒,并赋予人更多尊严、幸福和快乐,从而推动社会进一步繁荣发展并彰显人性之美。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科技与人文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的支撑作用,使科学与人文成为中国科技腾飞的一对“翅膀”,始终清醒认识到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即赋予每个人更多尊严、幸福和快乐,积极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深度交叉融合,引领科技朝着赋予每个人更多尊严、幸福和快乐并彰显人性之美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7],解决当前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群众教育难题,必须找到多样化教育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有的放矢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这是党经过长期历史和实践检验、关系党和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方法论,也是中国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论,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一定要尊重教育科学发展规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教育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调查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三是坚持系统思维。万物有联、万物兼联。充分认识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系,尤其发挥教育、科技与人才相互支撑的联动效能。时常“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8],真正做到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运筹帷幄。同时,积极发展教育对外开放,促进教育国际国内交流。防止教育出现坐井观天的盲目乐观与自我欣赏的现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离不开教育命运共同体,教育治理全球化需要中国贡献教育智慧和中国方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面对教育发展新挑战新难题,唯有坚定理想信念,以科学理念和方法为指导,自信自立自强、脚踏实地,才能推动教育现代化在中华落地生效、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现代化育人科技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边疆治理现代化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科技在线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