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物论》3

2023-08-15王景琳徐匋

古典文学知识 2023年7期
关键词:齐物情态庄子

王景琳 徐匋

庄子说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今译

没有人的心理与情态活动,也就没有了“我”;而没有了“我”,也就无法呈现人的心理与情态活动。这样的看法,已经离问题的实质不远了,只是人还不能理解这一切究竟是谁在主宰并使之发生。你们心中都存在着一个“真宰”,却看不到“真宰”的任何迹象;“真宰”可以让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做事,却看不到它的形体;“真宰”是无形的,却“有情”。

百骸、九窍、六藏都是我身体的一个部分。我和哪一部分的关系最为亲近呢?我对它们有着同等的喜爱还是有所偏心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都是“臣妾”吗?可是“臣妾”之间是不能相互支配的;它们可以轮流做君臣吗?也不可以,因为在它们之中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真君”。人倘若执着于种种欲望的得与不得,只会损伤自己的性命。

说庄子

这一段是理解《齐物论》的难点之一。

“难”就难在对“彼”“我”“真宰”“真君”这几个重要概念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仅取这一段的解说来看,貌似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入上下文中细究,卻又难以说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家首先都立足于字义的疏通,却割裂了此一段与前文“吾丧我”以及下文之间的密切联系。倘若我们继续沿着“吾丧我”这条线索来看的话,庄子这段话的思路与论说的对象才会变得比较清晰。事实上,《齐物论》以“吾丧我”开篇后的几段,始终都没有离开过“吾丧我”这个中心论题,无论是说“三籁”“大知小知”,还是人的“喜怒哀乐”,都是围绕着“吾”与“我”展开的。

“吾”是七情六欲的具体承受者,是人的肉体;而“我”是决定人的行为、根据自己的利益去衡量外在一切的决定者。当“我”发挥作用时,“吾”便会去实践,于是“我”便以各种情貌现身于社会。而“大知小知”正是“我”在现实社会中的代表。所以庄子在详细描述了大知小知如何由于“我”的作祟而陷入无力自拔的困境之后,便进一步从人的情态活动、人的本性分析这一切产生的心理原因,认为人所共有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等七情六欲恰恰是令人执迷不悟、醉心于是非之争的根源。这样一路看下来,不难看出这一段中的“彼”就是上文所说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而“我”指的是生存于社会群体中形形色色、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个体的人。

那么,什么是“真宰”呢?“真宰”就是那个让“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的心理与情态周而复始反复出现的发动者,那个“吾丧我”的“我”的实施者,也是那个“怒者”或者是主宰者。可见“真宰”指的就是人“心”。虽然“真宰”与“我”都说的是人“心”,但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我”是存在于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成见,是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得来的衡量外在是非的“标准”,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个体;而“真宰”是成见的实施者、标准的衡量者,是将心中无形的思想或欲望化为行动的执行者。

“真宰”与“我”都源自于“心”。“心”对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心”死了,不仅作为肉体的人死了,“我”也会随着“心”死而死,“真宰”自然也就不存在了。由于“心”是人的观念的形成者,行为、情态的执行者与实现者,当然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了。所以庄子接着便以人的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心”的重要。固然,百骸、九窍、六脏在人体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人对自己各个器官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不会厚此薄彼;而各器官彼此间也是一种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隶属的关系。但这不等于其间没有主次之分。在百骸、九窍、六脏之中,“心”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是最主要的器官,因此庄子认为“心”是“真君”。

既然“真宰”与“真君”指的都是“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宰”与“君”这两个字上。“宰”指主宰、掌控,是指令的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庄子在说到形成“喜怒哀乐”等种种心理与情态活动时曾说“而不知其所为使”,这个“使”者,就是情态的执行者,就是“真宰”。而“其有真君存焉”中“真君”的“君”,是统帅“宰”之“君”,强调“君”在“百骸,九窍,六藏”之中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见“真宰”与“真君”分别指出了“心”在人的心理与情态活动中两个不同的侧面:“宰”指的是心的功用,而“君”则指心的地位。

在庄子看来,“心”有这样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心”是“君”,具有统领身体各个部分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负责对事物的判断并做出决策。其二,“心”是产生“我”的根源。一旦“我”形成,人往往以“我”作为衡量是非以及外在世界的一种标准。其三,“心”是“宰”。当凭着“我”的成见或标准去看待事物时,“心”就会“主宰”人的躯体将心中所想变为现实。这是“心”所具有的三种职责与功能,也是“真君”“真宰”与“我”之间的关系。

经过这样一番对人“心”的分析,庄子的结论是,人倘若执着于种种欲望,执着于“得其情与不得”,都会损伤自己的“真性”,也就是人的生命。这里庄子是以反证的方式再次回到他的主题,说明只有“丧我”才可保全“其真”。

庄子说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今译

人一旦来到这个世上,形成一个个体生命,如果不忘“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种种七情六欲,其死亡之期也就指日可待了。在这个充满物欲的世界,人一味放纵自己的欲望,就如同终生在被刀砍、被磨刀石磨切一样,并且以奔驰的速度走向死亡,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岂不是太可悲了吗?人一生劳役困顿挣扎却不见成功;疲惫不堪却不知道自己最后的归宿在哪里!这还不足以令人感到莫大的悲哀?这样的人即使不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他们的形体老了,肉体死了,而那颗始终不停追求物欲的心,也随着肉体的灭亡而去!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啊!人来到世上,难道本来就是如此昏惑吗?还是只有我独自感到昏惑,而别人却都并不感到昏惑呢?!

说庄子

如果说前文的“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是庄子对大知小知的人生发出的悲叹,那么这一段则是庄子对所有不能丧“我”、不肯丧“我”的人们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呐喊!

人生是如此不堪,如此不值得!可人们却始终执迷不悟,放不下“我”,放不下对“物”的追求,从一出生开始,就自觉不自觉地加入一场竭尽全力的人生拼杀之中。就如同今天从幼儿时代就开始的各种比赛,到一级一级的升学考试,拼死拼活挤进重点大学,读研、找工作,而后是一个个的“项目”……有几个人不曾经历过“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的难堪?不曾体会到“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的悲怆?然而,这一切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庄子并不想仅仅从对现实的批判的层面去唤醒人们,而是以一位哲人的思考告知我们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人生本质的迷茫,具体来说就是一个“我”在作祟。是“我”使人性有了残缺,使人偏离了人生的意义,使人与世界、与万物出现了分离,走上“与物相刃相靡”却“莫之能止”的不归路。显然,在庄子心目中,这是一个有关人生终极意义的大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庄子不再沿着从《逍遥游》以及《齐物论》开篇便创立起的逍遥高远、飘逸奔腾的路数走下去,而是转而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要人们从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人心的起源去理解什么是“彼”,什么是“我”;谁在“取”,谁又在“使”;何谓“情”,何谓“形”;人们又是因何而“损其真”的。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庄子认为你才接近了“道”,懂得了“道”,也才接近了真理与真相。

即便如此,一向清醒的庄子也禁不住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迷惘:是人人都错了?还是只有我一个人错了?“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在这令人唏嘘的绝望之声中,寄寓着何等深切的哀痛!然而,我们智慧的庄子在骨子里仍然坚信,这一切都源于那个虚假的、不真实的“我”。只有丧“我”,忘“我”,才可能摆脱外物对人的残杀,才是唯一的自我救赎。否则,人们就永远接触不到世界的真相,永远只能被假象所迷惑、所操纵。

庄子说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今译

如果依照一己的成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那谁没有一个标准呢?为什么一定是“智者”才有成心?其实每个人都有,即便愚者也有。如果有人说他的是非观念不是来自“成心”,那就如同说今天他准备去越国而昨天就到了一样荒谬可笑。这样的说法如同把“无”说成是“有”。如果把“无”说成是“有”,即便神明如大禹,也无法理解,我又能怎么样呢!

说庄子

庄子不愧是新概念的创造者!“成心”,又一个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被庄子创造出来了!什么是“成心”?在庄子看来,人心,本来是应该像镜子那样澄澈、空明,一片虚白,容不得半点儿的尘垢。世界是什么样子,心所映照出的就应该是什么样子。心的功能,就像镜子一样,仅仅是真实地映现它所照见的一切,任何东西都不应该在心上留下任何印记。这样的“心”,才是人原本具有的。

然而,当“心”字的前面加上了“成”这个修饰语,“心”便不再纯粹。“成”,从形成、完成、成就、成为的本意衍生成“心”的修饰语,“成心”便有了特定的含义,指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或形成的人的主观成见。人,有了这样的“成心”,就像是戴了有色眼镜看世界一样,再也无法看到世界的真相,一切都被假象所遮盖。更大的问题是,人自身非但意识不到自己所看到的都是假象,反而只会跟随自己的“成心”对世界做出判断。

“成心”很像是一面被污染、被损害、被扭曲、被打碎的破镜子,映照出来的已经不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而是一个虚假的、支离破碎的世界,一个被“我”“己”打上了是非印记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庄子在《齐物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吾丧我”这样一个要人彻底抛弃“成心”的重要概念。

“我”是什么?“我”就是自己,就是那会随着大风吹过而“怒号”作响的千姿百态的洞穴。一旦“我”被鼓动起来,人就失去了原本纯粹虚空的心,而陷入了“与接为抅 ,日以心斗”的死穴。那么,是什么搅动了“我”呢?除了外在的“风”,庄子更注意到人心这个内在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自然本性的人心,早已不再平静如水,不再像“镜子”那样只是对外在世界的映现,而是像“乐出虚,蒸成菌”那样,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等种种情态、心绪的搅动。这样的内心活动与“我”彼此互为依存,操縱着人的行为,于是,“成心”就出现了。

所以人人都有“成心”。不但智者有,普通人有,就连愚者也有。而那些自以为没有成见与偏心,实际上“成心”根深蒂固的人,却意识不到这样的事实。他们误认为是非美丑等观念是客观的存在。而在庄子看来,这无异于“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完全不合乎逻辑。

这一段文字在行文上十分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方面以“成心”之说为“吾丧我”以及“大知小知”一段作结,另一方面,在千比万喻之后,庄子终于切入了《齐物论》的正题,由“成心”转入对“是非物论”的评述,引出“是非物论”都是出于“成心”的论题。

猜你喜欢

齐物情态庄子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Later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and Chinese Philosophy of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