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写好叙事类散文

2023-08-15李孝娴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记叙文

李孝娴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叙事类散文所占比例较大,有关部门也提出了以写促读的要求。那么,同学们如何才能写好叙事类散文呢?叙事类散文和记叙文有什么区别呢?现在就结合经典课文说一说叙事类散文的写法。

一、叙事的视角

如果细心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叙事类散文的写作视角通常都是“我”。比如《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鲁迅先生》《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都是用第一视角来叙事的。这就是叙事类散文与记叙文的差别。记叙文侧重的是记叙一件事,叙事类散文更侧重于回忆“我”在事件中的感受和体验。

二、叙事的画面

既然是叙事类散文,还是要叙事的。叙事类散文要用营造画面的方法来完成叙事,并且能够把读者带入情境中,让读者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感受和体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养不过夜的”,文章重点写了塑雪罗汉和抓捕小鸟两件事。作者用“塑雪罗汉”“张飞鸟”把读者带入情境中,让人觉得画面具象而又鲜明。写抓捕小鸟时,用了“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这一连串的动词,形成动态画面,让人想象小鸟是怎么被捕捉到的。

三、情感的表达

叙事类散文的情感是通过描写表现的。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多”这一段中,用“不必说……也不必说”这样的句式来描述画面,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我们可以看到小小的“我”正在认真地探索百草园那个奇异的世界。他去拔何首乌的根,去摘覆盆子,在他的心目中,何首乌是好玩的,覆盖子是甜的。作者还写了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让“我”思考,百草园中真的有美女蛇吗?美女蛇一定很奇特吧?文章在大量的描写中,传递自己的真挚情感。

四、情感的变化

写作叙事类散文,还要注意情感的变化。离开了“百草园”后,作者进入了三味书屋。这一过程中,作者重点描写“人、事、物”的变化。

1.人

在百草园中,作者写了疼爱自己的长妈妈,她除了照顾自己以外,还给自己讲故事;在“三味书屋”,写了一位热爱读书又很迂腐的老先生。老先生是无趣的,但作者并没有贬损他,而是用“极方正、质朴、博学”等词进行肯定。特别是老先生在读书很尽兴的时候,会嘴角含着微笑,将头仰起,昂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文字中的情感变化非常明显。

2.事

叙事类散文的叙事要表明事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事情一直没有变化,一切都是完美的样子,那么就不必叙事了。正是因为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才要写,要倾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就写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我”过去生活在“百草园”里,这样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自己可以尽情地去探索百草园中的各种事物。比如植物啦、动物啦,可以去乘凉、叠罗汉,可以去抓捕小鸟,听长妈妈讲故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的回忆,这些回忆显然是美好的。而在“三味书屋”里就不同了。写三味书屋,作者说“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样恒久不变的生活,对作者来说是十分无趣的。而且“我”并不懂得每天念和写的文言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提出了疑问,老先生有时还不能回答,只会严厉地叫“我们”继续读书。作者每天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復着枯燥的学习,小孩子的天性被抹杀,他们只好偷偷背着老先生去玩。他们会到园里去折蜡梅花,到桂花树上去寻蝉蜕。有时玩得太久了,老先生会在书房里大叫“人都到哪里去了”,可能还会遭遇被打戒尺或罚跪。这就是“我”在百草园中的生活,通过描写“百草园” 和“三味书屋”不一样的生活,告诉读者自己为什么要记叙经历过的这些事;事情的变化,让自己的心理有了什么样的落差。虽然记叙文也会用起因、经过、高潮、结局来说事情发生的变化,但是记叙文记叙事情变化的目的只是为了告诉读者事情变化的过程。叙事类散文则要写出事情变化之后产生的心理落差,以及在落差出现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生的变化。

3.物

物体,显示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寄托着我们的生活和情感。当物发生了变化时,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引起情感的变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详细地描写了空间发生的变化。“我”到了三味书屋去读书,虽然这里也有一个像“百草园”一样好玩的小园子,但是这种园子不能经常地去。“我”现在要面对的事物就是听了也不会懂的书、如果不好好学习就要挨罚的戒尺……面对物的变化,读者可以看到“我”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巨大变化。

五、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含艺术、技术、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文化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抉择。在写叙事类散文时,要把人、事、物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让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文化,让人、事、物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自己对这样文化的感受是什么。写出文化的共性,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处处渗透中华文化,无论是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还是老先生读书、教授古文,我们被打戒尺,无一不是文化中华的再现。写作叙事性散文,如果能将叙事内容与文化联系起来,文章就有了深度和高度。在写叙事类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写出事件与文化的内在联系,让读者借助对文化的思考,加深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和意蕴,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

记叙文的写作重点是写一件事,要写清楚在这件事情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基础。叙事类散文,则要求以表现作者的感受和体验为终极目标,写出事情的变化让“我”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和体验,然后引导读者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产生共鸣。同学们要通过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分析,掌握叙事类散文的写法。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学校里的“百草园”
三味书屋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