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 深化认识 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2023-08-14左永祥

重庆行政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左永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战略机遇。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大区域战略写入报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23年1月28日,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一、携手同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年多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与四川携手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一批重大规划、重要机制持续完善

配合国家部委编制7个规划(方案)以及两省市共同编制13个规划(方案)已分别出台6个、12个,推动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总体方案、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函复并印发实施。建立完善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专项工作组4个层面工作机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6次,聚焦双核联动、创新开放、绿色低碳等领域深化全方位合作。

(二)一批重大政策形成可视化成果

共同出资设立300亿元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50亿元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发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ETF基金。推出两批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实施三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创新实施跨省联合河长制、税收征管一体化、住房公积金跨区域融通使用等一批首创性政策。推动“天府英才卡”“重庆英才服务卡”7个方面服务内容互认共享,搭建69个人才协同发展平台。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川渝跨界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两省市年度滚动实施31个、67个、160个重大合作项目,三年完成投资3916亿元,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实现逐年翻番。郑渝高铁建成通车,成渝中线、渝西、渝万、成达万高铁全面开工,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疆电入渝配套煤电项目启动建设,在建及建成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21条,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500公里,城開高速建成通车,历史性实现了全市“县县通高速”。

(四)一批重大平台成效逐步显现

西部科学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能级持续提升,启动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获批共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成效显现。

(五)一批重大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2022年重庆汽车、电子产业产值分别达4500亿、7000亿规模;川渝两地汽车、电子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130家成渝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互融入对方整车配套,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注册企业分别超3500家、200户,全国重要汽车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地位更加凸显。

经过全市上下三年努力,在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民生实事等方面实现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综合实力上台阶。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77587.99亿元,经济体量占全国和西部的比重分别为6.4%、30.2%。二是科技创新提质量。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国家科创平台加快落地,超瞬态实验装置、中国复眼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速建设,2022年川渝两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1.45万家和0.63万家,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效应持续增强。三是改革开放有突破。印发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成都至重庆实现1小时通达,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100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内陆腹地正加快向开放前沿转变。四是人民群众得实惠。两批次43项便捷生活行动举措、三批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累计办理跨省市事项超1300万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实现“零跑路”或就近一次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33.65万人次,总费用27.41亿元,明确首批38家三级公立医院互认16项临床检验、41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结果,累计开通跨省城际公交线路20条,川渝公积金办理异地转移接续3.22万人次,转移金额5.34亿元,发放异地贷款23.73亿元。

二、聚焦目标任务,谋深谋细“十项行动”和“四张清单”

按照“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的要求,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清单化、事项化、项目化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以下简称“十项行动”),以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印发实施。

(一)“十项行动”主要内容

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结合重庆实际,形成“十项行动”,包括:提升主城都市区极核引领、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勇当内陆省份改革探路先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实施高品质生活惠民富民。每项行动均明确了到2027年的主要目标,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要求,做到方向不偏、重心不变。

(二)“四张清单”主要来源

为细化落实“十项行动”,将其按年分解到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形成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四张清单”,每半年滚动更新、迭代升级。“四张清单”内容来源于《规划纲要》、市“十四五”规划、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聚焦年度具有重大进展、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重要事项,体现含金量,增强显示度。

(三)“十项行动”和“四张清单”主要特点

一是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对《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规定动作”,悉数列出,不缺位、不遗漏。在对《规划纲要》再学习、再深化的基础上,结合推进“7+13”规划体系,根据实际增补一批新的项目、政策、改革和平台。二是合作的事与自己的事相结合。“十项行动”中,有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也有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通过实施“十项行动”,努力解决一批长期制约重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努力开辟一批“新赛道”、培育一批“新动能”,着力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三是规划任务与年度任务相结合。按照“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要求,将五年规划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实化为年度重点任务“四张清单”,强化跟踪督导、打表推进、评估分析、督查考核。四是定性任务与定量任务相结合。“十项行动”中对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作出了方向性安排,有利于各区县、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创造性抓好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同时突出可量化、可对比、可考核,便于完善闭环工作机制、纳入评价体系,形成正向激励。

三、砥砺奋进,加快推动“一号工程”走深走实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争当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探路先锋,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一)以“十项行动”为抓手,协同打造双城经济圈标志性项目

“十项行动”是不断把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切入点、突破口,是全市域融入、全方位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有力抓手,是加快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的重要举措。完善“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运作方式,责任到人,闭环落实。建立健全“任务-分办-落实-跟踪-反馈-上报”工作链条,倒排工期、滚动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四张清单”,尽快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二)以改革开放为先导,激发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动能

加大数字化变革、市场化改革等基础性、牵引性改革力度,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全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推进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抓好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落地“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政策文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三资”联动为抓手,持续深化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争取在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集疏运布局研究和优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货运布点及功能整合。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形成一批制度型开放成果。

(三)以惠民有感为目标,努力让全人群共享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果

在优服务解难题上持续用力,制定和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滚动办好15件重点民生实事,“一县一策”支持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打造便捷生活行动“升级版”。在增绿色促转型上持续用力,深入实施污染治理“4+1”工程,穩步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深化实施双碳联合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强基建补短板上持续用力,计划实施超过1000个年度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完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四)以优化机制为突破,保障双城经济圈工作高效运行

优化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增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能力。建立赛马比拼机制,搭建经济运行监测数字化平台,实施月比拼、季晾晒、年考评。强化服务区县机制,开展市级部门联合会诊,协调解决项目前期、招商引资、要素供给等方面卡点难点问题,保障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加快实施,保障一批重大改革顺利推进、快出效果。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双城经济圈建设新要求。我们将胸怀“国之大者”,对照坐标系、找准新方位,拉高标杆,奋勇争先,以“十项行动”为抓手,精准落实“一号工程”,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作者: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钟学丽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活色生香新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