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川渝国资力量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3-08-14曾菁华

重庆行政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曾菁华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支撑,是打造全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饱含着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凝聚着川渝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共同愿望。三年多来,重庆市国资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积极发挥国资国企“主力军”作用,与四川省国资委、川渝两地国有企业及有关区县政府携手,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整体统筹,建立国资国企协同推进机制

秉纲而目自张。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动、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一)建立川渝国企协作机制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重庆市国资委、四川省国资委联合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年度合作重点,协调相关政策,落实组织保障。两地国资委签订《共同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国资国企改革、搭建工作互动平台、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发展、推进金融领域合作、推进国企高质量党建七大领域开展合作。先后在遂宁、万州、内江-荣昌、高竹新区等川渝毗邻地区举办4场川渝国企区县行和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177个、金额3887亿元。

(二)建立央地国企合作机制

近年来,中央企业与重庆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十三五”以来,中央企业与重庆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余项,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科技、乡村振兴等领域。建立在渝央企交流平台,完善在渝央企问题协调机制,推动开展“央企重庆行活动”,邀请央企来渝考察、合作,累计签约重大项目92个,签约金额3756亿元。2023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与重庆市政府共同举办“央地携手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共建现代化新重庆座谈会”,签署《国务院国资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深化央地合作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和重点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携手共创开放发展新格局。

(三)建立市级国企联动机制

出台《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融合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融结合价值创造、保障高品质宜居地等六大专项行动,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中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市国资委和市属国有企业组建深入实施“一号工程”工作专班,建立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调度机制,实行重大项目建设赛马比拼机制,引导企业以政府投资带动全社会有效投资。

二、内联外通,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道路通则百业兴。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首要任务是交通互联互通。市属国企在推进川渝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中找准定位、理清思路,深化企地合作,为构建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一)集中精力推进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发挥市属国有资本在重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撑作用,统筹资产、资金、资源,高质量完成市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积极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推进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参与規划研究重庆新机场建设,研究布局重庆城口、万盛、涪陵、秀山支线机场,着力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大力推进川渝共建轨道上的经济圈,加快构建“米”字形高铁网、“八干线三联线”城际铁路网、“两环十二干线多联线”货运铁路网。加快推动双城经济圈公路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三环十八射多联线”的高速公路网,重点提升“一区两群”互联互通水平。

(二)同心协力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推动川渝国企在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轨道、港航、机场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成渝间快捷、高效的高速公路和铁路货运通道。依托长江、嘉陵江、渠江和涪江航道形成成渝双城经济圈水上大通道,共同争取国家畅通长江干线、提升航道等级。推进重庆高速集团加快“一干六支”高等级航道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港口群,打造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港航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万州新田港、四川泸州港、宜宾港一体化经营模式。推动重庆机场集团与四川机场集团交叉持股、协同运营,联合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推动民生集团与重庆港务集团、成都经开区产业投资集团等开展合作,常态化开行成渝“双港联动”五定集装箱公路班车、眉山-果园港-陆海新通道班列、陆海新通道铁江海(泸州-重庆-钦州-印度尼西亚)外贸班列。

(三)尽心竭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抓住国家支持新基建重大机遇,推动川渝国企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寻找合作机会、谋划落实更多合作项目,以推动数据跨区域高效流通、提升产业合作能级等为重点,促进产业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组建绿色能源发展公司整合国有充换电资源、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后服市场生态。推动庆铃集团联合成渝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共建成渝“氢走廊”,已建在建19座加氢站,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近600辆,运行里程超过3400万公里,两地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西部第一、国内领先。

三、聚焦产业,协同构建成渝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经济之本,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直接决定产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推动川渝国企在产业、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大数据智能化、医疗、能源、陆海新通道运营等领域强化产业协同,携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发挥产业项目带动作用

结合两地产业功能区专业化建设,整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加强制造业、消费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合作,打造统一的川渝产地标识,共同打造协同式产业生态圈。推动重庆机电集团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在发输配电、自动控制、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重庆轻纺集团旗下登康公司与华西口腔医院推进抗敏修复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重庆交运集团与四川岷江物流公司联手打造成渝木材供应链综合平台。

(二)发挥产业合作区示范作用

推动市属国企积极参与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建设,围绕装备制造、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川渝毗邻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携手推动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重点参与打造川渝合作广安示范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遂宁潼南川渝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资阳大足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一批先行先试合作载体。重庆水务环境集团与高竹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整合新区范围内供排水项目,助力新区实现“供排水一体化”。重庆三峡银行服务遂潼一体化战略,依托潼南特色柠檬产业,嫁接数字服务平台,大幅提高贸易流通效率和结算效率。

(三)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研究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支持先导型、牵引性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推动重庆渝富控股、市地产集团、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与四川方面联合成立首期规模100亿元、总规模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投资基金,重点投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制造业和航旅、康养等战略新兴服务业。推动市农投集团联合成都乡村振兴基金、天府现代种业园建设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天府种业基金,首期规模1.5亿元,助推双城经济圈种业企业集群式崛起。

四、坚守本源,产融结合支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川渝两地国有金融机构以金融合作强化外延驱动,服务两地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一)协同推进两地金融领域合作

推动两地国企共同争取金融牌照,引导两地金融企业加强合作,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一体化融合发展。重庆联交所集团和西南联交所共建“川渝共同产权市场互联网平台”,促进川渝区域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累计挂牌项目超55000宗、涉及金额超1700亿元。重庆银行与成都银行开展营业网点资源共享,为成渝两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金融服务。重庆三峡银行与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达州银行分别在项目融资、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人员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重庆土交所与成都农交所开展跨区域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合作,增强区域性要素市场集聚辐射效应。

(二)协同服务两地实体经济

推动两地国有金融企业在助力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中共同发挥支撑作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金融服务,支持服务中小微企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重庆三峡银行与赛力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赛力斯集团及上下游企业提供优质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携手推动重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股权服务集团开展“2022创投成渝·发现金种子”企业评选,打造成渝金融服务、培育企业的“新品牌”,通过投贷联动促进成渝两地中小企业发展。西南证券公司发挥股权、债券、并购重组等投资银行业务优势,为成渝地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2022年为企业融资114.71亿元。

(三)协同支持两地重点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两地国有金融企业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支持成渝地区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工业企业提能扩产。重庆银行瞄准川渝重大项目“靶向”发力,累计支持江北机场、寸滩港、西部科学城等190余个重大项目,提供近150亿信贷支持。重庆三峡银行与多家金融机构联合开辟绿色通道,助力大足文创园、铜梁新能源储能等项目顺利落地、按期投建。

五、创新驱动,推动川渝国企协同合作转型升级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川渝两地国企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协同创新合作,以创新创造强化高质量发展核心优势。

(一)在共建创新平台上下功夫

建立两省市国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畅通国企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开展技术创新合作。推动两地国企在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信息等方面共建共享,共同参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试点,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建设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和大数据服务输出地。建立川渝两省市国企项目线上交流合作平台,支持两地国企间联合设立一批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项目公司。

(二)在共抓创新项目上下功夫

推动两地国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新型显示、创新应用、工业软件、大数据等数字经济领域加强合作,形成成渝地区协同式产业生态圈。支持重庆“惠游重庆”平台与四川“智游天府”平台对接,推动成渝两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相互导流、数据资源共享。中国四联集团川仪股份与四川石化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常规仪表、分析仪表、VOCS等。重庆市农投集团与四川省新希望乳业公司合资公司重庆市天友乳业公司打造智能化乳业项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的乳制品消费需求。

(三)在共推产学研协同上下功夫

利用川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智力资源,推动市属国企深化与两地高等院校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运用,助推两地共建成渝科技走廊。推动重庆渝富控股集团与四川发展公司在高竹新区打造科创基地产业孵化区,联合多家川渝高校、科研院所成功落地四川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竹分院、重庆大学川渝科技协调创新中心、四川省经准检验检测集团高竹新区综合性检验检测一站式服务平台、川渝高竹新区产融中心、川渝高竹新区网络货运数字运营中心等示范项目。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国资国企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坚持真抓实干、唯实争先,以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努力在共育现代产业体系、共推交通互联互通、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共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共促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等方面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实现自身更大发展。

作者: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钟学丽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活色生香新成渝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冷眼看首都经济圈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