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组织、文化、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3-08-14徐桃

重庆行政 2023年3期

徐桃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实现历史性转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中央有号召,地方见行动,重庆合川区肖家镇充分结合实际,狠抓组织建设,深挖文化资源,以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初见成果。

一、突出“组织强村”

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及基层干部战斗力为目标,抓党建、强组织、练队伍,以组织强村推动乡村振兴。

(一)建好服务型组织

一是做实网格管理。根据区委政法委、区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将全镇1个社区、4个村从原有的69个网格划分为现有的25个网格,优化网格办事流程,办事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做好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将党组织以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形式建立在网格之上,坚持党员联系群众,定期对辖区群众进行走访,宣传各类惠民政策,积极征求群众对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党委政府及各村(社区)重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快速落地、生根、见效。二是抓好制度建设。对过期、不适宜当前的制度进行梳理,以修改完善和新建的方式,制定了《干部联席群众制度》《网格工作制度》《集中坐班制度》《院落积分制》《学习制度》等多个制度,变群众找干部办事为干部找群众办事,实现群众办事只走一趟,并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产业、宣传家乡、服务他人的内生动力。三是坚持党性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举办干部大讲堂,坚持学理论、搞实践,推动干部队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提升,坚持“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未出現干部因不廉洁被处理的情况。

(二)配强领头雁队伍

一是突出干部年轻化。两委换届中,选用了一大批90后、95后充实干部队伍。目前,肖家镇各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33岁,正是能吃苦、能干事的阶段;二是突出干部专业化。选用种植养殖能手、大户担任两委干部、村(居)民组长,能起到减少干部流失的作用,同时能积极发挥干部身份作用,引导、带领、帮助群众发展产业致富;三是突出干部高学历化。目前肖家镇的村(社区)干部,有35%具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其中有研究生两人,干部具有较强的工作水平,同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较强。

(三)用好人才库资源

一是实施本地人才回引政策。动员有学历、有专业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士7人回乡创业,并给予政策帮助和资金帮扶,主动为他们解决发展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回乡创业人士都做出了自己的品牌,如阳光金瀚沃柑、段洪前蔬菜等,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二是实施外地人才引入政策。寻找有名气、有作为的成功人士11人到肖家创业成功,在土地流转、硬件设施、项目争取上给予政策帮扶,以帮助协调贷款等方式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目前荣豪肉牛养殖基地全区闻名,技术上已实现智慧化管理,2023年出栏量预计实现2000头。三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政策。根据群众需要,与重庆对外商贸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在肖家设立“创富学堂”,开展种植养殖、电商、餐饮等系列专业培训,年培训量达1200人次,培养了一支数量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突出“文化润村”

以进一步发扬优良文化,强化文化对社会、对环境、对群众的熏陶作用,通过文化润村推动乡村振兴。

(一)深挖历史文化

一是深挖历史名人精神。肖家镇是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卢作孚先生的祖籍所在地。近年来,肖家镇深度挖掘卢作孚精神,以其“十皆”理念(即:使人民“皆有职业,皆受教育,皆能为公众服务,皆无嗜好,皆无不良习惯”,使环境“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住居,皆可游览”)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点“十皆院子”,教导广大群众按照“十皆”的要求待人、对事、维护环境,提升了院落群众生活品质和整体素质,并以院落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发展产业、实施项目建设,实现了使广大老百姓“住得舒服,还有收入”的目标。二是深挖红色历史文化。肖家镇是华蓥山游击队活动的重点区域,著名的金子沱武装起义就有肖家镇人民参与,其中比较著名的杜文举更是负责了合川的联络工作。肖家镇充分宣传这段红色历史文化,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下,肖家镇的人民也养成了不怕困难、能吃苦的优良品质,为建设美丽肖家与和美乡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深挖历史风俗。肖家镇作为“鸡鸣三县”之地,历史时期过往人员量大,贸易物流繁华,但社会治安长期保持良好,不管是大商户还是小商贩,都共同遵守诚信原则,不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在肖家场,更是有手工制“秤”的传承。诚信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广大的肖家人,无论他们在什么地方,都将诚信作为待人的必要原则,肖家的企业,更是将诚信作为了必须遵守的原则,有力推动了肖家镇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

(二)深挖农耕文化

一是建立农耕体验基地。结合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建立体验馆,人们可以到基地体验耕种、收获、加工、食用整个环节的农耕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田间到生产间,再到舌尖,最后到心间的完整体验,对教育子女感受生产生活不易以及发扬节约精神有极大的作用。二是建立农耕文化长廊。在上下大肚子河两座廊桥张贴宣传关于二十四节气、古代名人对农业生产提出的理念,以及辖区特色农产品,供广大游玩的群众参观,让农耕文化深刻印入人们心中,对推动农业生产,加快农村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是举办特色农业活动。在 “玫瑰园”已经连续举办多届“玫瑰节”,每届均有上万人前来游玩,在宣传玫瑰产品的同时,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在“稻虾”基地举办小龙虾节,游客们自己动手钓小龙虾、烹饪小龙虾、食用小龙虾、购买小龙虾,体验感极强,当地农民也收获颇丰。

(三)弘扬乡风文明

一是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在川剧文化广场开展各类文艺表演,联合上级文旅部门、在合高校、民间团体,每季度开展一次送文化下乡,宣传文明乡风建设,丰富老百姓生活的同时,改善了农村社会风气。二是积极开展系列评比活动。推行积分制,组建志愿队、自治队、文艺队,开展环境整治、秩序维护,以及平安家庭、文明家庭、文明院落等系列评比,带给老百姓实惠,同时增强广大群众荣誉感。三是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宣传垃圾倒进箱体、不露天焚烧秸秆、不修大墓、不送大礼、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进一步优化、美化农村环境,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

三、突出“产业富村”

充分发挥肖家镇地理位置优势,结合这里地势平坦、适宜耕种的特点,大抓产业发展,以产业富村推动乡村振兴。

(一)大力发展传统农业

一是在改善耕种环境上想办法。对接上级部门争取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按照“四改一化”的要求,取消多余田埂将小田小土整合改大,将不规则田土的边界取直调整为规则的田土,添置灌溉设施解决土地灌水难、排水难的问题,同时翻修、新修耕作道、村级公路便于农机通行,有效实现机械化耕作的目标,方便了老百姓农耕生产和生活;积极联系市级专家团队,到镇指导解决普遍存在的土壤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目前三家水稻种植大户、一家柑橘种植大户正参与开展试点工作,如试点成功,对改善土壤、提高种植环境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在优化种子上做文章。采取合作社牵头,各村具体负责的模式,到各粮种销售点统一采购高产量、高品质的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等种子,直接发放到老百姓手中,避免老百姓因选种不当造成产量低下、品质不高的问题,同时通过统一采购进一步降低购种费用,减轻老百姓的生产负担;除此之外,还采取了化肥统一购买发放的措施。三是在做大规模上出新招。肖家镇2.9万亩耕地,其中有超过2.2万亩为水田,零散种植容易出现撂荒等土地非粮化的情况,对此,肖家镇大力发展50亩至200亩的种植大户,实施规模种植;对于土地未能实施流转的零散种植户,则由村经济合作组织统一流转,统一提供种子、化肥,统一提供农药喷洒服务,统一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弥补了规模种植不到位的漏洞,通过规模种植,肖家镇的粮食年产量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一是最大限度发掘耕地价值。改变以往对耕地实施单一种植的传统,实施轮作模式,目前已实施稻虾轮作1300亩,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入业主将新增1600余亩,肖家小龙虾从3月可销售至5月,最高销售价格达75元每斤,经济效益高,5月后实施水稻机械化种植,对水稻收成没有任何影响;已实施稻菜轮作1200亩,2023年再次引进业主新增6000余亩,主要实施榨菜等高产量、高价值蔬菜种植,产品直供重庆主城区各大市场、商超,为火锅食材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同样,水稻当季时实施水稻种植,产量不受影响,同时稻菜轮作情况下,土壤质量得到改善,对蔬菜和水稻的品质有提升作用;二是积极推广规模养殖。发展养殖大户,荣豪肉牛养殖基地实施智慧养殖和人工养殖结合的模式,采取养殖和屠宰销售的措施,肉牛年均出栏2000头,在全市都较有名气,目前也已再次引入外界资金,规模将进一步做大,同时该企业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脱贫攻坚,以较高价格流转辖区土地,積极为辖区老百姓提供工作岗位,每年为辖区脱贫户提供分红,得到镇村干部及老百姓好评;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大户,积极抓好春秋防疫工作,为各养殖户提供疾病预防服务,各大户生猪出栏量稳定,收益可观;此外,规模养殖青蛙、家禽、家鱼等大户也逐渐进入行列;三是倾力发展特色种植。目前种植李子1200亩,由合作社带领群众共同实施,做到了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群众收益实现最大化;引进业主种植油桃、蟠桃1000余亩,实行专家服务、智慧管理,施肥、除草、疏果、采摘、销售精细化,产量和品质实现双提高,产品销往广安、重庆,效益良好;发展柑橘产业1000余亩,主要以明日见、沃柑、耙耙柑为主,除产量高外,果期还较长,可以从11月持续到次年5月;发展花卉种植200余亩,以月季为主,除为肖家辖区及区内商铺、企事业单位提供花卉产品外,还销往广安、成都等地;此外,肖家镇还发展了西瓜种植等产业。

(三)大力推动融合发展

一是在农文旅融合上下功夫。结合卢作孚精神打造“十皆院子”,并以该院子为核心,以周边产业为脉络进行延伸,覆盖整村,做好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如新修、硬化6米宽环线公路,除方便群众出行外,还作为观光旅游的打卡点,在院落及周边区域,游客可以观赏自然风光、农村美景,也可以参观作孚祖屋,感受十皆理念,还可以到湖边垂钓,修身养性,同样可以自己动手采摘烹饪,感受烟火气息,真正实现农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里的老百姓也实现了住得舒服,赚得满足的目标;二是在品牌融合上下功夫。“作孚故里·美丽肖家”这一名片已经闻名在外,也迎接了多轮游客到镇参观,给肖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肖家镇也极度重视品牌打造,目前已积极申报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案例,同时也是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创富课堂”所在地,并在积极对接区农业农村委创建重庆市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接区司法局打造法治建设示范基地,对接区委政法委打造平安建设示范点,也已经把以“作孚祖屋”和“十皆院子”为核心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和党校教育基地提上工作日程,下一步,肖家镇的名片将越来越多,品牌也将越来越响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越来越强。三是在产品推广模式融合上下功夫。肖家作为“鸡鸣三县”之地,贸易一直繁华,对寻常百姓来讲,销售货物、购买物资更多靠集贸市场,对此,肖家镇对农贸市场进行了整修,进一步规范摊位设置,提升市场人、物容量,方便群众购销,同时联席各大商超、企业直接到肖家批发式购买农产品,以零售、批发融合的方式推动产品销售;帮助荣豪肉牛养殖基地推广线上销售模式,畅通线上订单购买渠道,提高线下物流配送效率,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大量提升销售量,减少人力消耗,增加企业收入,缩减成本开支;发展电商,推行“带货”模式,在“十皆院子”和圣明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肖家镇农产品展馆以及网络直播点,引导粉丝量较高的兴趣爱好者参与展馆及直播间装修设计、设备配置,鼓励他们直播“带货”销售肖家特色产品,以电商和普通商铺融合的方式,提升销售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宣传肖家特色文化和独特风景,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重庆市合川区肖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责任编辑: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