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银锭桥,几百年的钟灵毓秀 、市井烟火

2023-08-14王鹤潼

北京纪事 2023年8期
关键词:银锭什刹海

王鹤潼

银锭桥在什刹海,横跨后海和前海最细的那段河道。最早建在明朝,因为长得像是一块银锭子,所以起名银锭桥。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四十年前银锭桥重建的时候,人们发现了固定在桥基木桩子之间的银锭形锁扣。而且据说,明朝时候为了稳固陡峭的桥身,在桥面的条石和桥的石梁之间,加装过很多银锭形状的石榫。所以有人推论,银锭桥的名字,是因为那些锁扣和石榫得来的。

如果今天为了瞻仰一下古建筑,到什刹海去找银锭桥的话,那还是趁早儿不用了,因为现在这座桥确实没有多“古”。1984年翻建,到了2011年才尘埃落定。怎么看,它也就是一座普通的嶄新石头桥,只有桥上单士元先生题写的“银锭桥”三个字,还能显出点儿韵味。

这样一说,难免会让很多人觉着扫兴。那倒也大可不必,桥虽然是新桥,可是围绕在“银锭桥”三个字上的历史兴衰和如烟往事,多少还是能令人醉在其中的。

赏荷

元世祖忽必烈委派郭守敬开凿了京城水系,什刹海作为漕运源头,水向东流,同京杭大运河汇同在通州张家湾。自此而后,什刹海水域和周边街道便日益繁华起来。不仅是漕运船只多了,买卖商户也多了,而且水里还栽种了很多荷花莲花,大有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架势。

元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大诗人赵孟頫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大都红门外海子上即事》,里面有两句是“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新荷”。春风习习,几只燕子在翩翩飞舞追逐着飘扬的柳絮,水中游鱼穿梭在层层荷叶当中,偶尔触碰了才露出尖尖角的柔嫩荷花,涟漪点点。

这光景从元朝因承了下来,一直到民国,什刹海都是京城里赏荷花最出名的地方。

清朝人得硕亭在他的竹枝词《草珠一串》里,有一首专门写了什刹海的荷花美景:“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坐,酒阑人醉雨丝丝。”按照他自己的解释,“南至皇城,西至德胜门,一望数里,皆莲花也。”

雨丝斜斜的夏日,坐在酒楼上,呼吸着清鲜润湿的空气,一边喝着小酒,一面观赏望不到边的荷花,雨打荷叶沙沙作响中,偶有飞鸟归巢。

想要更诗意一些?那就撑起一把纸伞踱步到银锭桥头。因为若要为如此安详恬淡的景色选择一处最佳的观景点,银锭桥才是不二之选。细雨伴着斜风沾湿衣襟,满目苍翠同淡粉的花叶下,河鱼追逐戏耍,野鸭凫水轻漂。只有桥头,才能望尽满池莲荷,才能赏遍烟雨拂柳,才能数清水面扁舟。而且,在银锭桥头,还有一道别处不可得见的风光。

观山

明朝时候的大学士、内阁首辅李东阳,在什刹海旁边长大,对这片水域有很特殊的情感。某次,李首辅造访慈恩寺后信步而行,脚步最终停在了银锭桥头。

举目西望,越过满是绿叶清荷的水面,但见西山在水雾远方,层峦叠嶂如写意青绿,不免心旷神怡。于是写下了一首《慈恩寺偶成》:“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夸。”也是因为这首诗,什刹海的银锭桥头远望西山,有了“城中第一佳山水”之名。

据说,当年随便你站在北京城任何一个地方,都很难看到西山。唯独在银锭桥这座比普通地面高不出多少的石桥上,却可以把那山看得清清楚楚。应该是因为这里水面开阔,周围没有遮挡视野的建筑,银锭桥又恰好处在这片开阔水域的中心位置,所以才成就了这一景观。

清朝,乾隆皇上钦定了燕京八景以后,老百姓觉得还不太够,就又自己编排出一套“燕京小八景”,银锭观山名列其中。

诗文

明朝诗人胡直,在李东阳之后也写了首诗,来歌颂银锭桥的美景。

当时正是春寒料峭,诗人路过银锭桥,吹着帝都春夜的风,看着身前的什刹海,石桥横卧其间。漫天繁星映在刚才化冻的湖水当中,耳畔闻得从远处庙宇传来的乐音,心中不禁油然有感,于是就作下了这首《春夜过银锭桥在禁城外北海子》:“都城佳丽地,春夜喜重经。巨浸通银汉,长桥挂碧汀。云移千树月,冰坼半湖星。缥缈闻仙吹,祈坛近苑亭。”

清朝康熙年间十大才子之一的宋荦,以前也住在银锭桥附近,后来搬了家。

一次路过昔日家门,触景生情,作了一首《过银锭桥旧居》,写道:“鼓楼西接后湖湾,银锭桥横夕照闲。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旧时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簧岁月闲。白首炼师茶话久,春风料峭暮鸦还。”想必是见到了老宅,想起了曾经的日子,过得久了不免有些感怀。一句“银锭桥横夕照闲”和“春风料峭暮鸦还”,总让人有些伤春迟暮之感。

诗情画意终究逃不开柴米油盐,当诗人在辞藻海洋中伴着银锭桥游曳的时候,岸边早已烟火人间。

烟火

一百七十多年前,京东通县的回民季德彩,在河边支起了一个棚子,推着小车儿开始卖烤羊肉,一个布幌子随风招展,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烤肉季”。因为价格实惠味道好,慢慢就招揽来不少主顾。

积蓄多了,扩大经营规模,季德彩在银锭桥边儿买下了一座小楼,饭庄子正式开张营业。肉好味儿好,再加上这馆子就在“银锭观山”的近前,坐在楼上吃着烤肉喝着烧酒,眼下一湖碧水,远望西山斜阳,荷香鸟鸣,鱼跃船行。以致食客络绎不绝,每天的生意可谓好到了家。

烤肉季往东走不远儿,就是清朝嘉道交接年间开张的京城鲁菜高端酒家庆云楼。在老北京传统的“八大楼”里,庆云楼是资历最老的一家。据说后来八大楼里的另外七家,有不少掌勺的都是当年庆云楼的学徒。清朝时候,像瑞亲王、恭亲王、庆亲王身份显赫之流,都是他们家的常客。

围绕着这座桥,早先还有几代传承的“爆肚张”,提倡“不时不食”的清真饽饽铺“公和魁”,凭着炒红果出了名的干果店“公盛义”,再加上那些摆摊儿的,走街串巷的,一个个也都是身怀绝技,各领风骚,把什刹海银锭桥附近带动得是炊烟袅袅,街巷喧阗。

百态

北洋政府快倒台那会儿,在银锭桥附近还总能听见一声吆喝,“臭——豆腐——酱——豆腐”“卤虾——小菜儿——酱——黄瓜”。

倒不是这臭豆腐有多好,主要是那吆喝声主人的身份,值得说几句。因为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卖臭豆腐的,想当年差一点儿就做了皇上。

相传,这位小贩大名叫爱新觉罗·溥儁,曾经被慈禧钦点册立为“大阿哥”,贵为皇储,也就是皇上的接班人。

光绪末年的时候,慈禧为了防着皇上变法推行新政,所以就打算废了现任的,再立个听自己话的新皇上,选来选去就选上了溥儁。

做了几年“大阿哥”,结果没想到各国公使集体不同意再立新君,只承认光绪皇上。慈禧也没办法,就又把溥儁这个皇储给废了。

一起一落,这孩子也不容易。

后来大清朝亡国,溥儁在北洋政府当了几年总统府参议,日子过得还行。可好景不长,没几年这挂名的参议也给免了职。为了维系吃喝嫖赌后拮据的生活,不得已“大阿哥”挑着绿釉的酱菜坛子,整天在银锭桥附近转悠着,卖起了小咸菜儿和臭豆腐。吆喝声抑扬顿挫,还夹带着好似京剧念白一样的韵味,结果让好多附近街坊都记住了“大阿哥”的臭豆腐。

讹传

百年前,一段坊间讹传,让银锭桥的名声又大了一回。

孙中山先生领导同盟会的初期,发动了几场武装起义接连失败,同盟会内部出现了颓丧的态势。此时,一名叫作汪兆铭的骨干人员挺身而出,准备发动一次针对满清高官的刺杀行动,来鼓舞日渐衰颓的士气。

目标确定为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地点选在了载沣每天上朝的必经之路——银锭桥。但是由于被巡逻人员发现,行动失败,汪兆铭和一起的几名同志均被逮捕。

獄中,汪兆铭不屈不挠,激昂陈词,据说还留下了一首诗,有几句是这么写的:“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一时被传为英雄佳话。

汪兆铭保下了一条命,在监狱里过了一段时间,直到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覆灭才重获自由。而后不知道经历了什么,成了中国最有名的汉奸,人们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叫汪精卫。

事情是真实的,有史料在那儿摆着。可为什么又说是讹传呢?因为刺杀地点虽然也是一座桥,但并不是银锭桥。根据刺杀行动的另几位参与者描述,那座桥应该是附近的甘水桥。

之所以民间会把银锭桥说成是埋炸弹的地方,无非就是这两座桥离得不远,而且银锭桥的名声太大了,具备更高的辨识度。

一座石桥,虽然已经不是古时面貌,可和它相关的这些历史,终究是更换不掉的,总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带给后人无穷的念想。

1994年,“魔岩三杰”在香港的红磡体育馆举行了一场演唱会,当何勇伴着他父亲何玉生的三弦还有窦唯的笛子,唱起那首《钟鼓楼》的时候,“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一句歌词,勾起了多少人的惋惜之心。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银锭观山”曾经被远处的高大建筑遮掩了几十年,银锭桥周边除了繁华的商业,再也找不见了早年间的闲情野景。好在两年前,像是障碍物一样的建筑被拆除,西山在银锭桥上重新出镜。

有时间,不妨站到银锭桥头,把自己放任在夕阳里,望一望西方的远山,找寻一番前人的豁达惬意吧。有传说,如果一对情侣拉着手走过银锭桥的话,可以一生相知相守,怎么也值得去讨一个好彩头。

猜你喜欢

银锭什刹海
中轴线旁有片“海”
错金杜虎符
银锭的收藏价值
明代“金花银”银锭元素组成的无损检测分析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我们得为属地留下些什么
最美什刹海
什刹海小记
古币银锭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