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医案
2023-08-14马辽,文雅
马 辽,文 雅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腹针疗法是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主要通过针刺腹部的特定穴位,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疾病。腹针疗法创始人薄智云教授提出,神阙系统是腹针疗法的核心,薄教授认为神阙系统早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形成,因为脐带是胎儿出生之前从母体获取氧气、营养物质并向全身输送的重要途径,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神阙系统的功能也逐渐完善;胎儿出生以后,其获取营养物质的途径已发生变化,但是脐部输送气血到达全身的功能仍存在,因此,医师可以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达到调节脏腑、治疗疾病的目的[1]。汤本求真言:“腹者,生之本,故为百病之根。”与传统针灸相比,腹针更加适合治疗久病入里、脏腑气血失和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病。因其取穴少、疼痛感轻微、疗效可,更易被患者接受。
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属于西医“脑出血”“脑梗死”等范畴,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2]。偏瘫为中风的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中风后偏瘫以康复运动疗法,以及口服营养神经、促进脑细胞再生的药物为主,患者症状改善较慢。笔者导师文雅教授为薄智云教授入室弟子,擅长运用腹针治疗脑血管疾病,现介绍文雅教授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医案1则,以飨同道。
1 病案资料
患者,女,74 岁,于2021 年10 月9 日 就 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4d。现病史:患者24d前乘坐公共汽车时忽然出现头晕,伴双手麻木、恶心、心慌,站立时自觉视物旋转,步态不稳,有踩棉花感,无呕吐,无汗出,无眼前发黑、视物重影、视物扭曲,无声音沙哑、饮水呛咳及进食困难,无四肢体运动障碍,无意识模糊,无大、小便失禁,休息数分钟后视物旋转明显缓解,但变动体位时仍可诱发,且头晕持续不缓解,头部昏沉不适。家属将其紧急送至医院,医院给予活血化瘀、营养脑神经、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对症支持治疗;次日患者自觉右侧面部、偏身麻木不适,右侧上、下肢肌力弱,急行头颅核磁检查示基底节区梗死(急性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改善侧支循环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后出院。患者为寻求进一步治疗,遂前往文雅教授处就诊。刻下症:神志清楚,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右上肢可上举过头,右下肢可抬离床面,右侧肢体感觉减弱,自感乏力,活动后加重,精神欠佳,纳差,睡眠差,二便可,舌质暗,苔厚白,脉弦滑。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30余年,平素接受“拜糖平”“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高血压病病史8 年,最高达180/90 mm Hg(1mm Hg≈0.133kPa),口服“施慧达”治疗,血压控制尚可。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精神可,愁苦面容,被动体位,活动不利,全身肌容积正常,左上、下肢体肌力Ⅴ级,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张力略高;右侧偏身感觉减退;右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右膝腱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可疑阳性,左下肢病理性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糖6.6mmol/L;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 示基底节区梗死、脑萎缩。西医诊断:脑梗死恢复期(右侧偏瘫、右侧偏身感觉障碍),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中风病后遗症(正虚邪实证)。处方:腹针治疗。具体取穴及操作方法如下:嘱患者取仰卧位,用碘伏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0.30mm×40mm 汉医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北京汉医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针刺。针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引气归元)至地部;患侧外陵、滑肉门针刺至人部(腹四关);患侧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针刺至天部;双侧商曲、气穴、大横针刺至人部。采用轻柔的提插、捻转手法,留针30min后起针。每日1次,连续针刺6d后休息1d,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右侧肢体活动尚可,右上肢日常活动不受限,但精细动作完成较笨拙,可以独自缓慢行走,精神尚可,纳可,夜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查体:右上、下肢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张力恢复;右侧偏身感觉障碍较前改善;右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右膝腱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2 讨论
文雅教授认为手三阳经的循行不仅与脊神经节、颈上交感神经节相邻,还经过脑神经;足三阳经上达于头,循行过程中与脊神经、交感神经、脑神经相连;手足三阴经通过分支上达于头部,因此十二条经脉将全身与头颅紧密相连。文雅教授治疗中风后偏瘫时善于用运用腹针疗法,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旺则生化清阳,清阳出上窍而通于脑。正如《灵枢·经脉》所言:“胃气上注于肺……入络脑。”《灵枢·经脉》又言:“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为先天之本,主精生髓上充于脑;肝调情志,情绪和则血运正常,暴怒则血随气上,导致中风。心肺位于胸腔,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功能相辅相成,运行血液上达头部,濡养脑组织,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大小肠位于腹腔,与心、肺相表里,故腹部、心肺及大脑之间存在特殊联系。研究表明,腹部是人体的第2个大脑,由于迷走神经紧密地将大脑与腹部联系在一起,故腹部又称为“腹脑”[3]。因此,文雅教授在治疗中风后偏瘫时善用腹针,通过腹针调节脏腑以治本,疏通经络以治标。
文雅教授认为,中风病位在脑,因肾脑相济、肝肾同源、脾肾相互资生,故中风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格致余论》言:“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脏腑功能逐渐衰减,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本案患者为老年人,加之中风后正气已伤,故气血亏虚愈甚。《医宗金鉴》言:“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因患者素体虚弱,风、火、痰、瘀等邪气趁机侵袭经络,导致经脉阻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失养,发为中风后偏瘫。本案患者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邪气侵袭经络为标,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因此,文雅教授临床治疗此类病证应以补为主,兼通经络,常以“引气归元”“腹四关”“风湿点”为基础方。引气归元针法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组成,中脘为胃之募穴,下脘为足太阴脾经与任脉交会穴,两穴均有调节脾胃功效,合用健脾益气,调达中焦气机;气海为先天之气汇聚之处,为“任脉气所发”,为生化元气之源,具有补肾阳、益元气之效,古人云:“气海一穴暖全身。”关元为元阴元阳关藏出入之所,主大补元气、调理下焦气机,为补肾壮阳第一要穴。《景岳全书》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以上四穴均位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故针刺以上穴位可以调节阴阳、滋补肝肾、补气行血、温脾壮阳的作用。腹四关中的外陵、滑肉门均为足阳明胃经穴,《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主润宗筋。”阳明经气血最盛,主滋养经脉而利关节,使四肢活动自如,针刺患侧滑肉门及外陵可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治疗上下肢痉挛。大横为调节脾气之要穴,又因“脾主四肢”,故刺激该穴可健脾祛湿,增强四肢运动功能。商曲、气穴为足少阳肾经穴,针刺双侧商曲、气穴可以补益肝肾。腹针取穴以神龟生物全息影像为基础,神龟的前肢与后肢分别由滑肉门、外陵穴引出,前肢在上风湿点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后肢止于下风湿下点;上风湿点、上风外点、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与人体上下肢相对应,故针刺患侧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利通关节、消炎止痛、散瘀行气,使气血通达肢体末端,从而更有效地治疗患者肢体的活动不利。研究表明,腹针通过刺激腹部皮肤,可以激活肠-脑-皮轴,从而达到调节脏腑、治疗疾病的作用[4]。近年来,有学者观察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发现刺激腹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外陵、滑肉门、上风湿点等穴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5-6]。
3 小结
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确切,且具有价格廉价、操作方便、疼痛轻微、起效迅速等优势,为中风后遗症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腹针操作遵循“浅刺调筋骨,中刺调经脉,深刺调脏腑”的原则,凸显其“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特色。因此,腹针除了适合治疗脑血管疾病,也适用于治疗其他慢性疾病。目前,关于腹针的大样本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是今后腹针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