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验案※
2023-08-14程玲玲
程玲玲,朱 晶,梁 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影响,功能性便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长期便秘容易引起精神抑郁、头晕、食欲不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由于粪便长期不能正常或及时排出体外,体内有毒物质就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或诱发老年痴呆症,或刺激肠黏膜产生致癌物质而易患结肠癌,或诱发脑出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危急重症,甚者因用力排便而发生猝死。目前,西医治疗便秘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采取各类通便药物,但可能造成患者胃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加重患者便秘症状。
中医外治法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上显示出独特优势,常用方法包括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耳穴压豆、针灸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便秘情况[2]。揿针属于一种新型皮内针,可以持续刺激经络穴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穴位按摩主要通过在穴位施行不同手法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本文主要报道应用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验案1则,现报道如下。
1 病案资料
患者,男,76岁,2022年2月就诊。主诉:排便困难5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5年前因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开始出现便秘,用力努挣后乏力、心慌,间断使用开塞露纳肛治疗,效果不佳,口服乳果糖后便秘症状稍有缓解,曾于2021年12月在本院行胃肠镜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最近1周大便后心慌、乏力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入院时症见:神清,贫血貌,7d一行,腹部膨隆,形体瘦小,少言寡语,纳差眠差,小便尚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弱。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正常,腹部CT 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史:高血压病3 级,平素规律用药,血压控制良好。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西医诊断:功能性便秘。中医诊断:便秘(气虚型)。入院后经过专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根据《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 版)》[3]推荐使用的便秘Wexner评分进行评分,便秘Wexner评分为25 分,为重度便秘。
2 干预方法
2.1 常规干预 住院之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①饮食调护。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嘱其多食用粗纤维食物,每日少食多餐,多饮水,量约1500~2500 mL,从而增强胃肠道蠕动,帮助大便尽快排出体外。②心理护理。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可以缓解因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
2.2 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 ①腹部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双侧)、关元。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皮肤,操作者站立于患者左侧,操作前注意维持双手肤温,先顺时针方向摩腹5min,再推揉上述穴位20次,每穴1~3min,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操作中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每日两次。②揿针针刺。腹部穴位按摩后进行揿针针刺。取穴:双侧合谷、上巨虚、曲池、照海、行间、内庭。选择华佗牌一次性揿针(规格:0.22mm×1.3mm),用75%酒精消毒上述穴位,待干后再贴上揿针。每24h更换1次。每周干预4次,连续干预两周。
2.3 结果 干预两周后,患者腹软,大便两日一行,质软,Wexner便秘评分为6 分(轻度便秘)。出院后第7、14日随访,患者Wexner便秘评分为0分,便秘症状基本消失。
3 讨论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3次),粪便干硬难下,或粪质不干但排便困难[4]。西医认为便秘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较高与老年人进食量少,胃肠道功能下降,如消化液分泌减少、肠管张力蠕动减弱及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有关[5]。西医治疗便秘常用大便软化剂、纤维补充剂、渗透和刺激性泻药等,但易导致胃肠胀气、脱水等不良反应。
便秘可归属中医“大便难”“脾约”“秘结”等范畴,作为病名首见于清·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便秘辨证分型众多,其中气虚型便秘较为常见,患者常伴随大便乏力、面色偏白、气短易汗、乏力少气等症状。中医认为气虚型便秘病位在肠,同时可伴有肾、脾、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治宜补血益气、润肠通便[6]。本案患者症见大便后心慌、乏力,属于气虚型便秘,此类患者往往排便费力、少气等症状,因此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本案患者实施揿针针刺和腹部穴位按摩干预,与黄湘妃等[7]的治疗方案相契合。相关研究表明,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在原发性痛经[8]、膝关节置换术后失眠[9]、中风后便秘[10]、帕金森病合并便秘[11]等疾病的治疗中均有明显效果。揿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中医外治法,能给予患者持续且稳定的刺激,具有安全、简便、见效快等特点[12]。
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具有方法简单、疗效明显等优势,易被患者所接受。本案中,笔者选用合谷、上巨虚、曲池、照海、行间、内庭进行揿针针刺,其中曲池、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具有疏通经气之功;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调和肠胃;照海为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补肾滋阴;行间为肝经荥穴,清泻肝火;内庭为胃经荥穴,通腹止痛。诸穴配伍,畅通腑气,使大肠传导有力,从而改善便秘症状。穴位按摩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特点,运用按摩手法作用在体表穴位和部位,以此来调节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本案中,笔者选用中脘、天枢、关元进行穴位按摩,其中中脘有调理脾胃、除湿降逆的功效,关元有理气和胃、通二便的功效,天枢有调中和胃、健脾的功效。对上述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促进经络气血运行。从按摩手法而言,摩腹和推腹均有健脾和胃、梳理大肠的作用,而且顺时针方向摩腹为泻法,可以促进大便排出。
经干预两周后,患者腹软,大便两日一行,质软,Wexner便秘评分为6分;出院后第7、14日随访,本案患者Wexner便秘评分为0分,便秘症状基本消失,表明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和腹部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本干预方案操作简单易行,治疗创伤小,疼痛较轻,疗效显著,对于功能性便秘患者特别是晕针患者而言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