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辅助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非重症患者的理论分析

2023-08-14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1期
关键词:苍术方舱雾化

韩 雪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截至2022 年3 月21日,全国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3456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6 788 例,累计死亡病例4638例[1]。COVID-19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肌痛等为主要症状[2],西医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2-3]。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文,强调需建立中西医结合救治COVID-19的工作机制、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4]。

中医护理技术作为中医药发展的特色优势之一,在救治COVID-19 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2月21 日,江苏省中医院组建第5 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增援武汉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COVID-19 的防治,取得了不错的疗效[5]。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和从方舱医院中获取的临床资料,对中医护理技术辅助干预COVID-19 非重症患者的作用进行分析。

1 传播途径及针对性中医护理技术

1.1 传播路径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全新冠状病毒,此前未被人类发现[6]。2022年3月1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9版)的通知》,通知中强调COVID-19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2]。此外,人群长时间在封闭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2]。

1.2 中药香薰 根据COVID-19的传播路径,中药香薰可作为主要的应对手段之一。中药香薰简便易行,自古以来既是生活习俗也是养生疗法,因此易于推广[7-8]。中药香薰包括中药熏蒸和中药香囊,二者作用原理相似,又存在不同之处。

(1)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是通过在密闭环境中焚烧中药或方剂,使芳香类中药挥发的气味弥漫于空气之中,以起到驱虫祛邪、辟秽化浊等作用。《肘后备急方》记载:“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9]张山雷在《本草正义》中提到:“苍术……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10]由此可见,艾草、苍术熏蒸在古代防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叶挥发油和苍术挥发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H3N2型猪流感病毒具有体外抑制作用[11-12],其中苍术熏蒸疗法在广东省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甲型流感等疫情期间已被广泛运用,具体用法:①将艾条点燃后置于地面,按1g/m3标准密闭消毒1h;②将苍术置入95%乙醇中浸泡24~72h后点燃并置于地面,按5g/m3标准密闭消毒1h或以上[8]。

(2)中药香囊 中药香囊也是推荐治疗COVID-19的中医护理技术之一[13]。中药香囊属于中医“佩法”范畴,通过将芳香类中药或方剂置于香囊、香枕等贴身用品中,以实现香薰的目的。中药香囊的挥发性气味经人体口鼻、皮肤腠理、经络腧穴进入人体,通过人体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及周身,可疏通经络、疏畅气机,使气血调和通畅,以助机体正气,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7,13-14]。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与易感者鼻腔、口腔黏膜、眼皮细胞中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2(ACE2)酶结合而致病[3,15-16]。文献报道显示,桑叶、苍术、浙贝母、生姜、金银花、连翘、草果等中药可能会特异性阻断机体内ACE2酶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结合位点[17]。其中苍术、草果等为芳香化湿类药物。因此,可基于中医芳香辟秽理论,将上述中药打成粗粉,制作成香囊随身佩戴,以达除瘴辟瘟、避毒祛邪之功[7]。

2 易感人群及针对性中医护理技术

2.1 易感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9版)》中提到,人群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2],但结合死亡病例特征来看,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素问·评热病论》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毒侵袭人体的致病过程是正气、邪气抗争的结果,正气胜则邪气退,邪气胜则病情重、预后差。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正气实者,即感大邪,其病亦轻;正气虚者,即感微邪,其病亦甚。”以上原文与本次COVID-19的特征相符,由此可见临床上应以扶助正气为主[18]。

2.2 中医传统功法 中医传统功法又称“导引术”,具有培护元气、扶正祛邪及调整阴阳的功效。中医传统功法的核心技术理念即“调身、调息、调心”,在意念调控下完成肢体活动与呼吸运动,以神行气,以气运身,神思所向,气必流之,气之所充,血之所盈,故病必无侵[19]。刘家骏等[20]研究证实,真气意念调息法能够显著改善阴虚、阳虚患者的相关血液学与免疫学指标,对于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正性效应。COVID-19非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肺系病变,推荐练习的中医功法包括五禽戏之鸟戏及立式八段锦前两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根据五行理论,鸟戏对应肺,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练习鸟戏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增加肺活量[19]。三焦有主持诸气之功,其中上焦主呼吸、司通调水道。《道枢·众妙篇》曰:“左肝右肺,如射雕焉。”左右开弓似射雕一式以左、右引过程中意注商阳为动作要领,意在刺激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助于肺的宣降,从而达到调理肺脏的作用[21]。抗疫期间,我院史锁芳主任基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创立了“呼吸吐纳功”和“太极六气功”,为COVID-19轻症患者增强体魄、抗御病邪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临床表现及针对性中医护理技术

3.1 非重症患者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9版)》指出,COVID-19初起时以发热、干咳、乏力、肌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2]。中医认为COVID-19属于“疫病”范畴。王玉光等[22]分析200 余例COVID-19 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发现,本病是以湿邪为主的疫疠,可称之为“湿毒疫”,病性为湿毒,病位在肺脾[3]。

3.2 穴位刺激疗法 穴位刺激疗法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选择适宜的体穴、耳穴,采用穴位敷贴、针刺、艾灸等方式刺激、激发穴位,从而达到平衡脏腑气血阴阳的目的,在治疗COVID-19非重症患者方面有独特优势。

(1)体穴刺激疗法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通于肺,故温病初起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即COVID-19非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研究表明,肺俞是干预肺部疾患最常用的体穴[23]。《灵枢·五邪》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取之膺中外腧……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上文提示,针刺肺俞可治疗外邪引起的肌痛、发热、咳喘[24]。肺俞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具有调补肺气、补虚清热之功。中府是手太阴肺经首穴、肺经募穴,为脏气结聚之处,亦是肺经与脾经交会穴,主治咳嗽、肌痛等证[25]。根据五行相生理论,脾为肺之母,肺弱者还须补脾,即所谓培土生金。温邪犯肺后,有两种传变趋向:一为顺传,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证候;二则为逆传心包[15,18]。此即为部分COVID-19 非重症患者出现纳差、便溏等症状,以及迅速转为危重症的原因,故针刺宜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以补脾益肺并预防疫病传变。中脘为胃之募穴和八会穴之腑会,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两穴合用可达健脾和胃、温中化湿之效[3]。COVID-19非重症患者干咳、发热、乏力表现突出,盖因肺卫受邪,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肺气上逆而为咳。《百症赋》记载:“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天突为任脉、阴维脉交会穴,位于缺盆之中,主咳逆上气喘暴[23]。《玉龙歌》曰:“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百劳又名大椎,为诸阳之会,背为阳,大椎位居背之极,为阳中之阳,统领一身阳气,泻之可祛阳经之邪热,为全身退热之要穴[26]。乏力是正虚的表现,中医认为“虚则补之、损者益之”。杨丽惠等[27]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关元是干预疲乏的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关元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交会穴,为补虚要穴,可培补元气、益气固本。针对COVID-19 非重症患者可实施以下干预措施:通过按揉、皮内针、艾灸等方式刺激肺俞、中府、中脘、足三里,咳嗽甚者配天突,身热者配大椎,乏力甚者配关元,再结合本病病机特点、传变规律及患者自身体质特点辅以其他配穴。

(2)耳穴刺激疗法 COVID-19 初期,患者肺卫受邪,取耳穴肺可补虚清热、利皮毛、疏水道、推动气血运行。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属阴在内,大肠为阳在外,二者合用,内外兼顾。根据《温病条辨》中“三焦为纲”的辨证体系,为防止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证候,可选择耳穴脾、耳穴胃预防疾病传变。此外,可选择耳区的神门、皮质下、交感以发挥消炎镇痛作用[28]。

3.3 中药雾化吸入 近年来,中药抗病毒优势日益显现,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炎亦成为临床研究热点[29]。研究表明,通过中药雾化将中药制剂变成微细的雾滴,使药物随吸气进入气道,直达病灶,可以起到消炎、稀释痰液、解痉、改善通气等作用[3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也提出了雾化吸入干扰素的治疗方式[31]。中医对于雾化吸入疗法早有认识,《理瀹骈文》中有“用热茶一壶,口含壶口呼吸之,令热气熨腾于喉,使喉湿润,外用布巾浸热,绞按喉上”以治疗咽喉疾患的记载。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制剂雾化吸入应用于放射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卒中后肺炎、术后肺炎等效果较好[30]。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能特异性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结合通路的中药[17](桑叶、苍术、浙贝母、生姜、金银花、连翘、草果等)制成汤剂,以雾化方式吸入,以缓解COVID-19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雾化吸入治疗会使病房或方舱内形成一个类似气溶胶的环境,可能导致院内感染概率增加。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最好在负压病房或有空气净化设备装置的病房中实施。

4 实施情况及问题

我院在增援武汉江夏中医方舱医院期间共收治COVID-19患者144例,并将中医药疗法覆盖治疗全过程,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表现,灵活选用耳穴贴压、经穴推拿、揿针埋针、穴位贴敷等穴位刺激疗法,并保证中药香囊人手一袋。此外,针对年轻、体质尚可、病情轻的患者,由医护人员带领练习太极拳、八段锦;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由医护人员适时指导,练习呼吸吐纳功法和太极六气功法。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于2020 年3 月10 日正式休舱,共运行26日,开舱全程零死亡、零转重、零复阳、零回头、零感染(包括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鉴于方舱医院的特殊环境,本文中所述中药熏蒸和中药雾化吸入疗法未能在此次增援江夏方舱医院过程中予以实施,但笔者认为以上疗法潜力巨大。

5 小结

中医学在与瘟疫斗争过程中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病因病机理论和证治方药,为中医药治疗COVID-19提供了坚实基础。如何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加速COVID-19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是广大护理人员亟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温习中医经典之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和从方舱医院中获取的临床资料对中医护理技术辅助干预新冠肺炎非重症患者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苍术方舱雾化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关苍术根茎中苍术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