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步骤

2023-08-13文传树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内化所学语篇

文传树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概念。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依托语篇,重视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关注对学生思维和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重视活动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3 Environment Protection的教学为例,从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阶段的活动出发,来谈谈怎样进行阅读教学。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概述

什么是英语学习活动观呢?它指的是学生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基于已有知识,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获得和梳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发展;通过应用实践类活动,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通过迁移创新类活动,联系个人实际经验,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目标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开展这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发展、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二、在阅读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步骤

1. 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含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语篇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围绕语篇的主题创设相关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入本单元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本单元的reading部分,通过梳理、概括和整合文本中的信息,帮助学生建立信息之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3 Environment Protection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出以下四幅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入“保护环境”的话题。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已有经验,分别说出这四幅图分别表示哪一种环境污染,也可以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的类型,这些环境污染是怎样造成的。学生踊跃发言,总结出图一是greenhouse effect,图二是water pollution,图三是air pollution,图四是excessive deforestation。然后教师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文本Climate change requires the worlds attention,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 Why is the “natural” greenhouse effect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② 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high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③ Why did the author mention the climate scientists warning?

④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text?

通过回答以上四个问题,学生能了解本文的大意,获取文中的细节信息,整合并概括出全球气候变暖的形成原因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个阶段的活动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感知和注意到了本文的主题,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阅读过程中,获取和梳理了文中的相关内容,最后以概括和整合的方式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

2. 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在进行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分析和阐述问题发生的原因,使用所学知识对环境保护进行简要的描述,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促进其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完成“What measures need the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take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的思维导图。

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提出拓展性问题:What else you can do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发散思维,分析出答案。有的学生说:“We can walk more,or take public transport rather than drive.”还有的学生说:“We can purchase environment-friendly things.”

这一阶段的活动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通过完成思维导图和回答拓展问题,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环境保护”的深层内涵: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价值观,使得学生深刻理解了所学知识,内化了所学知识。

3. 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语篇的特征,把握语篇的结构,发现语言表达的手段和特点,加深对主题意義的理解,进而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

在完成本课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

假如你是李明,是学校的一名环保志愿者,你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此你向校广播台投稿了一篇演讲稿,呼吁大家“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要点如下:

1.说明保护环境的原因;

2.提出具体保护环境的措施;

3.发出倡议。

注意:词数100左右。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析环境恶化原因的方法,也能针对环保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迁移应用所学知识,并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完成了所学语言知识和主题内容的迁移与创新。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应该按照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三个步骤,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语言知识和语篇内容,应用内化所学知识,超越语篇并形成素养,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作者单位:贵州省剑河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内化所学语篇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非所学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