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感动中国力量,奏响时代奋进强音
2023-08-13孟晓东
孟晓东
《感动中国》是每年春天的一次播种,翻阅颁奖词和影像,年度人物的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震撼人心。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获奖人物不只给我们带来感动,还给予我们力量,告诉我们什么是担当和坚持。他们书写的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触动了我们每个人心底的柔软,激起了一个国家拔节生长的力量。
钱七虎:为国铸长城
人物事迹
钱七虎,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和岩石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7岁那年,父亲临终前叮嘱他“要干一番事业”,他铭记在心。为学习防护工程,确保我们在遭受核打击后能够生存下来,钱七虎赴苏联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在国家决定要研发原子弹后,核弹爆炸防护工程也开始同步进行,钱七虎被调到了科研团队中。因为这项研究工作是国家机密,在接到部门的通知后,钱七虎只是回家简单地收拾了一些行李,对妻子说:“国家需要我完成任务。”说完,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而这一去就是16年。
在从事防护工作的六十余载里,钱七虎参与了许多重大国防工程,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人防防护等级标准,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用毕生心血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2019年1月8日,他凭借为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共和国“盾牌”,赢得了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截至2022年,钱七虎还资助了584位困难学生,将自己的院士津贴、获奖奖金、工资等捐助慈善事业,累计超过1800万元。钱老说,“为国家和人民安全贡献心血,有价值”,“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坚定、最重要的选择”。
颁奖词
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卻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素材解读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作为科技战线的一座高峰,引领创新的一束火炬,献身强军的一面旗帜,钱七虎院士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在长达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岁月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适用主题
科技报国、奉献精神、爱国情怀、无悔选择……
邓小岚:幽谷兰香远
人物事迹
邓小岚,原《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邓拓同志之女。“没有歌声的童年,是很寂寞的。”从2004年开始,邓小岚每年都把半年左右的时间放在自己童年生活过的河北马兰村进行义务支教,教授音乐。从北京到马兰村,自驾需要4小时左右。而在十几年前通往阜平县的高速公路尚未开通的时候,她早晨8点从北京出发,一路换乘火车、大巴,抵达马兰村时往往已经傍晚时分了。这条路,邓小岚一坚持就是18年!18年中,邓小岚每年往返北京与马兰村20余次,奔波20多万公里,到马兰村义务支教,教授音乐,组建合唱团。十几年间,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站上更大的舞台,而邓老师温暖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
2022年4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的名单上,有一个唯一被方框标注的名字,令无数人泪目。她就是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领队——邓小岚女士。2022年3月21日,79岁的邓小岚,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马兰的春天。人们无法忘记,她用真情的灌溉,让大山里的“马兰花”茁壮成长,惊艳绽放于世界舞台。如今,邓老师又“回到”了马兰,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颁奖词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素材解读
“人,因为持守而变得美丽”,邓小岚就是这样的人。在许多人为金钱、名利忙忙碌碌的时候,邓小岚却始终保持着单纯、向上、朴实、执着的气质,她用音乐带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音乐的启蒙和一时的欢乐,而是心灵的感召和人格的重塑。
适用主题
回报故乡、坚守、红色传承、无私奉献、行胜于言、埋下一颗种子……
杨宁:山川展画图
人物事迹
杨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曾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010年,刚从广西大学毕业的杨宁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从当初的大学生村官到如今的江门村发展“第一责任人”,杨宁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家乡,十二载青春年华一路奋斗,带领家乡人民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
一次走访,她看到乡亲三人分吃一碗粉,下决心要当“脱贫领头人”。经历三次失败后,她卖掉婚房自掏腰包,免费提供稻谷肥料,发动村民种紫黑香糯,终于大获丰收。2020年,杨宁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她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家乡特色产业。同年,江门村327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
颁奖词
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莫看女娃年纪小,敢卖婚房种新田。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苗乡今年多喜事,紫了糯米撑荷包。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后有党员千千万,不怕弯多山又高。
素材解读
“青春岁月,灼灼其华”,杨宁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用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作为、有担当,用青春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适用主题
青春无悔、乡村振兴、青春之歌、脱贫攻坚、最美的青春……
沈忠芳:无名草更芳
人物事迹
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从他记事起,生活就笼罩在日军飞机轰炸扫射之中。“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飞机,一定要打得他们落荒而逃。”1953年,高中毕业时,沈忠芳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希望有一天自己设计的飞机可以保卫祖国领空。毕业后,沈忠芳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六十余载。
1992年,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仅用了3年时间,他便带领团队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使得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迈入正轨,我国防空导弹研制水平由此跨入世界领先行列。沈忠芳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颁奖词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素材解读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作为有家国情怀的人,沈忠芳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不屈的斗志与从容的心态,淡泊名利,视“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为自己人生的最大幸福,从而也让自己走向了人生的开阔地带。
适用主题
幸福观、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无名英雄、科技报国、家国情怀……
徐淙祥:欣欣田間麦
人物事迹
徐淙祥,安徽省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党支部书记、高级农艺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技兴村带头人。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回到家乡。“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徐淙祥说。进行高产试验时,他从早到晚蹲在田里,用放大镜观察小麦长势和虫情,用笔记本记录风速雨量……就这样,他的农田平均亩产1000斤,还将50多年的种地经验分享给村民。
201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张槐村考察时,曾向他和乡亲们了解小麦种植情况。2022年,徐淙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十多年来从事粮食生产、帮助群众脱贫等情况和体会,表达了继续做好农业研发推广工作,带动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则回信表示,对徐淙祥的儿孙也跟着他干起了农业感到很高兴。
颁奖词
饿过,所以懂得温饱;拼过,才更执着收获。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赶上了好年景。禾苗在汗水中抽穗,稻麦在农机下归仓。珍惜陇亩颗粒,心怀天下仓廪。你是泥土上的黄牛,夕烟下的英雄。
素材解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徐淙祥扎根家乡,发扬“三牛精神”(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用半个多世纪的光阴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为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适用主题
科技兴农、心怀天下、“三牛精神”、粮食安全……
徐梦桃:梦想无时休
人物事迹
徐梦桃,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队员。1998年,中国女子空中技巧队开始出征冬奥会,多年来,共获得5枚银牌,因此有了“收银员”这么一个戏谑的称号。2014年徐梦桃出战索契冬奥会时获得了银牌,也成为“收银员”中的一员。索契冬奥会后,徐梦桃开始积极备战平昌冬奥会,但在2016年全国冬运会的赛场上,她受了重伤,左腿膝关节韧带断裂,不得不接受手术,切除了将近60%的左膝外侧半月板,并在膝盖中打了3根钢钉。然而,平昌冬奥会却成了徐梦桃的噩梦,不仅无缘夺金,而且这一次她摔得更重,之前缝合的半月板再次裂开,原本被切除了大半个外侧半月板的左膝,又再度被切除了70%的内侧半月板。
北京冬奥会上,31岁的老将徐梦桃带着钢钉出场,凭借完美一跳夺冠,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满贯。此前,受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不差这一步,一定要坚持下去”。最终,她战胜伤病,战胜自己,以女子决赛最高分108.61分夺冠,成就了自己职业生涯全满贯的同时,也帮助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破除了“收银员”魔咒,创造了历史!
颁奖词
烧烤炉温暖的童年,伤病困扰的青春,近在咫尺的金牌,最终披上肩膀的国旗,全场最高难度,这是创纪录的翻转,更是人生的翻转。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
素材解读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受伤病困扰的徐梦桃让世人懂得了,努力不会辜负每一个追梦者。赛场上最动人的,是体育情;比金牌更闪耀的,是拼搏志。这样的精神,见证着过去的奋斗,激励着未来的奋进。这正如作家史铁生所说:“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适用主题
顽强拼搏、体育精神、不断超越、永不言弃、对自己“狠”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