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2023-08-13张俊秀
张俊秀
(庆阳市环县洪德镇河连湾幼儿园 甘肃 庆阳 745708)
引言
幼儿园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培养思考能力的基础阶段。数学在学习过程中其抽象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较为难理解,绘本作为媒介,可以让抽象内容具象化,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数学知识,通过图画内容和配文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游戏活动同样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办法,在游戏环节中让学生能够提高参与度,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和巩固数学知识。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对于思维呈现直线性的幼儿来说,通过绘本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增加对概念的理解和认知程度。第二则是绘本中具有很强的生活元素便于幼儿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共鸣,从而减少对学新知识的抗拒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增加数学知识的应用,也能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第三则是在具有逻辑的故事情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情景模拟或把控故事节奏来促进幼儿的思考,能够为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绘本应用于幼儿园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教师对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中的应用认知不足
教师对绘本的认知不足首先体现在教师对绘本的认识较为片面,教师认识到了绘本具有语言教育、审美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但对其数学教育的价值有所忽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采用绘本一般是用于学生的审美教育、语言教育和社会教育,而数学教育中很少采用绘本。其次可是教师对于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中的认识较为功利化,幼儿园教师在对绘本的应用过程中提出了绘本的应用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简单且直观的学习数学知识并掌握基本技能,但对于绘本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作用没有予以重视。原因可能是由于幼儿园教师本身自身理论素养不高,对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目标认知不足,忽略了情感,认知态度与技能的综合教学,也有可能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重视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幼儿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潜意识的为满足家长的需求实施教学活动导致教学目标偏离。第三则是体现在教师对于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中的认可程度较低。绘本作为新型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应用起来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是教师对于绘本的筛选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现在市场上绘本种类较多,内容覆盖量差异较大,教师在进行绘本筛选过程中需要检验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性,其次则是绘本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也是教师的教学难题[1]。
1.2 教师在进行绘本选择过程中忽略了与幼儿的适配性
在幼儿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图形与空间、比较与测量的知识学习时应用绘本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本身的素养较低,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般会通过网络资源搜查相关的内容而不是根据学生进行合理安排内容和活动,做不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可能缺乏对数学概念的挖掘和应用,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绘本教学一般倾向于让学生接触与实物有关的内容,而对于概念性内容则有所忽略。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绘本教学绘本作为重要媒介,其质量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在进行绘本选择时由于市场上绘本鱼龙混杂,教师在筛选绘本时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需要符合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绘本开展数学游戏教学活动。
2.绘本应用于幼儿园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的优化对策
2.1 提高教师对于绘本的认知程度
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首先要重视绘本的应用,重视到绘本的教育价值,例如美学价值,社会价值等,除了知识与技能之外,其数学价值也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探索。对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来说,在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基础技能是首要教学目标,但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爱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忽略。在绘本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功利性的认知,并通过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观念,让学生在启蒙阶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提升教师对于幼儿园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绘本应用的认可度,可通过定期的教师之间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积极主动地学习。要鼓励幼儿园教师勇敢尝试,积极开展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通过不断地摸索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并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升教学质量[2]。
2.2 挑选合适绘本应用于教学活动
数学游戏活动中,教师大多都注重到了其趣味性,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所忽略,教师在开展绘本应用时需要打破教学内容片面化的局限性,首先是教师由于过于喜欢对网上成熟案例进行照搬操作,从而导致对绘本挖掘程度不高的问题,可通过让教师进行备课安排和课程反思,基于学生为主体从而进行教学。绘本用于数学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职能,而对于学生的概念性知识没有予以重视的问题可通过强化教师的绘本价值、拓展绘本应用途径进行改善。
比如在学习《好饿的小蛇》,《好饿的毛毛虫》等绘本中可以发掘相关数学概念。通过将绘本中蕴含的故事中融入到相应的数学元素时,使得绘本故事的发展情节与学生的概念和理解知识之间呈现自然配合的情况,再把抽象化知识转变为具象化,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数学逻辑概念和数学逻辑思维。有些绘本中不仅包含着诸多领域的基础知识也包含许多概念,而这些概念有些较为显著,有些则存在于故事情节中较为隐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发现数学与绘本内容之间的结合,把这种结合作为载体,让学生能够在绘本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概念的教学。
2.3 调整绘本数学游戏教学中的方式
绘本在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能处理好故事性和数学形成性的关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教师会由于过分强调绘本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从而忽略了其教学性,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绘本作为载体和教学手段不是教学活动,在进行幼儿园数学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保证绘本的故事和数学教育之间的相对平衡,保证学生学习结构的合理化,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教师可根据绘本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巩固数学核心经验[3]。
例如在进行《乱七八糟魔女之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提前将幼儿活动环节进行设计掌握并明确每一环节的学习目标,教师首先要熟悉绘本,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与幼儿进行互动和交流,通过观察幼儿的反应对这节课学生的掌握程度予以评估。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由于《乱七八糟魔女之城》这节课的故事情节有三种模式在不断进行重复和巩固,绘本故事呈现abcabc教学模式,教师应该适当地进行画面删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实施教学过程。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到课堂的延伸作用。例如在进行《首先一个苹果》这个绘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能够通过情景模拟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而《姜饼人》这一绘本也同样是围绕着数学核心经验进行设计,因此教师可将这两个绘本进行联合教学。
2.4 合理化绘应用的教学评价
教师在对幼儿学习情况的评价过程中要包含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三部分内容,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结合动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当前绘本应用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强调其生活化和游戏化,以幼儿喜欢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开心愉快的氛围内学习相关知识,并培养良好品质。虽然在当前教育大环境背景下,幼儿教师的理念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但仍然存在理念与实际教学相脱节的情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仍然以结果性评价作为评价标准忽略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完整性。在幼儿园应用绘本的过程中,要记录到绘本的真实状态和对教学情况的真实效果,再加上选择合适记录方法,整体达到完善教学评价的目的[4]。
例如在学习绘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过程中涉及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小卡片的制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一个可以打败哈哈阿姨的物品,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通过观察学生制作的东西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通过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小物品的作用和幼儿的逻辑思维,这种形成性评价过程是教师可以了解当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逻辑的有效措施。动态性评价是指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制作的每个环节进行关注,以幼儿的思维延伸作为主题探究幼儿行为的意义。发展性评价的是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无提升对学生的个人素养有无促进作用。
结语
绘本的多元化价值已逐渐被认可,因此绘本广泛应用于当前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相比较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数学价值在绘本的应用中仍然难以体现,虽然一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在数学游戏活动过程中采用绘本教学,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可通过提高教师对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游戏教学活动中的认知水平,并通过选择合适的绘本,采用恰当的方式应用于绘本教学,结合客观性的教学活动评价组建完整的绘本应用于数学游戏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