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性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8-13师军蕊
师军蕊
(白银市育才学校 甘肃 白银 730900)
1.在初中物理开展趣味性实验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物理,对于这门全新的课程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从思想方面来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物理又是一门较抽象的课程,如果教师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定会找不到头绪,可能会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物理的教学一定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主要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趣味性实验课堂。兴趣是学生的第一教师,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物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是要牢记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体现出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构建趣味性实验,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完成理论知识的传输,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开展趣味性实验课堂的困境
2.1 实验教学理论落后
一直以来,初中的物理教学主要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教师在物理课堂中长时间阐述物理的理论知识,基本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模拟做实验主要以课本中的实验演示为主,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面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笔者发现在初中物理这门学科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往往是在物理教学中实验课表现良好、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学,笔者也发现班级里部分学生学习物理很认真,物理理论知识记忆比较牢固,但其物理成绩总是不尽人意,笔者通过分析这些学生的作业及考试情况,发现这部分学生只能作答物理理论知识,对于像电路图这些需要理解、思考的知识点并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学生虽然付出很多,但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一直没有提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在初中八年级电路图这章节学习中,教师如果一味的按照课本中的实验图示展开教学,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电流的走向,串联与并联的区别,更别说将现实中的现象用电流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不开展具体的实验,学生们很难理解抽象的电路知识,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内容是重、难点知识,是开展后续物理知识学习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实验教学缺乏器材
开展趣味性物理实验,首先要求学校要具备开展物理实验的硬性基础条件,然而部分学校缺乏物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等,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因为教学资源落后甚至没有设置实验室,导致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开展趣味性实验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在物理实验中缺乏专业的实验道具,物理实验的准确性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错误的实验示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在电路图的学习中,将不同的电路组件串联到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电路,然后在电路中增设不同的电阻,以测试在不同位置的电压情况,如果在这一实验过程中,电阻的阻值与标注的不相同,就会得到误差较大的数据,对于电路图的学习非常不利,又或者缺乏电压表,导致该组实验无法进行。学生只能靠想象来掌握本节课知识,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又非常有限,这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3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部分学校在初中物理教学开展实验时,教师会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会为学生制作详细的实验步骤,学生在做实验时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操作,这导致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像是教师的替代者,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学生不会通过做实验迸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部分学生会对这种实验方法失去兴趣。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尤其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心,学生觉得物理中很多现象都非常奥妙有趣,也想自己动手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物理实验中感受物理的奥妙所在,但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一切,导致学生在实验时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所以这种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落后不被学生喜爱。甚至有部分初中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害怕学生出现错误误伤学生或损坏仪器仍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则通过观看老师的实验演示过程来学习,导致学生很少在实验教学中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这让实验教学和课堂教材内容教学没有区别。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启迪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举措,如果学生在实验中不能动手操作,则会让实验教学的功效大大折扣。
3.在初中物理开展教学开展趣味化实验的策略研究
3.1 注重趣味实验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门较严谨的学科,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步骤,都讲究逻辑性,这对于教师的授课语言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坚持按照课本的语言组织虽然能够将物理知识讲述清楚,但是课堂风味难免会死板,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长时间会让学生读物理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开展趣味性实验教学,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对物理课堂充满憧憬,教师在开展趣味性实验过程中以诙谐有趣的语言阐述实验过程,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摩擦力的趣味实验时,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摩擦力,适当的运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阐述趣味实验的过程。也可以引用关于摩擦力的名言“安全到家”、“摩擦力,用科技为中国梦助力”、“全新摩擦,快乐大家”等,将这些流行语言在趣味实验的过程中适当穿插,能够点燃学生学习摩擦力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物理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3.2 注重趣味实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如前所述,现在部分学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单一无趣,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物理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要丰富实验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娱乐化实验方法提升实验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初中物理实验中来,帮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挥想象力。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熟练,教师可以巧用互联网信息通过智能设备将有趣的、有指导意义的初中物理实验短视频、照片、录像等放映供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时自己思考和想象。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了解具体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其次让学生在实验室根据观看的视频和教师课堂讲授的实验理论知识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在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仪器进行实验,当然整个实验过程教师都要注意观察,针对学生实验有误的环节及时指导学生改正,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实验过程变得安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独立思考和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完成实验。
3.3 注重趣味实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
生活中常见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等都是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可以回答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生活知识也穿插在物理书本上,物理这门 学科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在课堂和实验教学时引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要指导学生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如,在学完《光》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雨后彩虹的现象,我们知道下雨过后天空会出现彩虹,这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太阳光而形成的,太阳光经过空中水珠折射形成各种颜色的光,这被称为光的色散,在学完《力》这一章节后,学生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的气球能浮于空中,这也是一种物理特性,主要是因为气球里面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比相同体积下的空气轻,产生的浮力超过气囊和附带物体的重力,所有气球会悬浮于空中,在学完水的形态张一章节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解释为什么夏天我们泼洒到地上的水不见了呢?这主要是因为水的形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寒冷的冬天温度低水会固化变成冰块,在炎热的夏天温度很高,水会被汽化蒸发等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处处存在,学生想要很好的解释和理解这种物理现象,就一定要学会弄懂物理知识,学会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习物理的意义才会被实现。
结语
初中物理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禁锢的重要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摒弃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生活知识开展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教学时巧妙利用信息技术,采用有趣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在有趣舒适的课堂环境下接受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