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境遇与创新路径

2023-08-13王伟

科学咨询 2023年11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

王伟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来宾 546199)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被写入党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源、发展、影响以及实践指向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我们深入探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路径,对推动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先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之后提出的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通过阐释、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边疆民族地区建设壮美广西的多元一体文化、价值理念、思想共识,有利于巩固广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构建乡村振兴“一盘棋”的重要格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有效保障,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就在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人民生活真正富足,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才能更深层次增强广西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不断树立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行动指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几代人期盼已久的梦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需要一代又一代辛勤的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汇聚亿万人民团结一致的能量,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我们党创新民族理论在引领民族团结思想、共建民族精神家园、激荡民族包容情怀中的一次伟大实践,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行动指南。

二、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境遇

(一)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全民主体向心力仍需加强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要想实现高质量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人才赋能乡村振兴,而且需要激发全民主体向心力。农业科技创新、农民技能培训、农村绿水青山建设行动都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人员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然而,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社会人文环境比较复杂,各地风俗不尽相同,要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首先,相关部门要融入当地了解人民的精神风貌和风俗习惯,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社会主义农村文明新风尚。其次,只有破解当地民众思想上“等、靠、要”的错误认识,在驻村科技人才的帮扶下,相关部门才能结合广西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社会治理、人民期待等方面激发全体民众的主体向心力,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调动人民进行生产以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最后,相关部门要发挥当地创业致富能手的示范作用,实现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辐射效应。当前,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主体、科技人才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流失,通过当地创业致富能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可以逐渐吸引有志青年和大批人才回归建设家乡的伟业,进而激发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全民主体向心力,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广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和保障能力有限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匮乏是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因素。边疆地区的教育资源、骨干专家和教育能手都呈现出匮乏的现状,人才的外流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水平滞后、医疗骨干匮乏、当地居民看病就医难等问题也是影响和阻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因素。广西边疆民族地区整体的医疗卫生水平不高,医疗设备较为落后,医疗卫生日常投入维护还存在不足,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还存在短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地民众看病就医难等问题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保障。此外,其他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分布不均匀、资源整合不及时等问题的出现都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和建设。

(三)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客观基础条件较为薄弱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加快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物质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8个边境县(市、区),人口238.67万人,面积1.8万平方公里,边境线总长1 020公里。当前,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大的差距,低收入人口较多、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区域合作吸引力欠缺、城乡一体化建设要素流动不畅、就业和再分配困难重重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客观基础条件的发展和完善。当前,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程度,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对当地社会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因此,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对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全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促进作用。

(四)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建设任重而道远

创新载体建设是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在地理空间位置上,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多处山地,交通和信号条件都不够好,这对当地的发展和客流量流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手机、电脑、iPad平板、智能手环等电子存储设备以及QQ、微信、抖音和微博等融媒体媒介的应用都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各类信息的传播和传输,然而,广西边疆民族山区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比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建设。此外,宣传设备落后,宣传方法和手段不够及时有效,宣传载体缺乏创新和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难以有效形成宣传合力。受疫情影响,地域之间常规的交流和传播也受限,不少当地居民更多关注文娱类、资讯类媒体信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流信息的关注度不够。

三、助力广西乡村振兴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

(一)汇聚全民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力量

当地政府要培育边疆民族乡村地区特色产业,汇聚全民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力量。汇聚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全员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首先要有关键特色现代产业,才能使民众在现代农业特色发展之路上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进而才能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重要性入脑入心,最终由内而外地形成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自觉。现代乡村特色产业的培育一定要结合边疆民族各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优势。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风景独特,又有多处红色文化保护遗迹,因此,相关部门要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兴边富民特色产业。

当地政府要想汇聚特色产业发展的人力、人气、人心,必须开展“雁归工程”返乡创业行动。边疆地区的振兴需要人才和科技的支撑,“雁归工程”指引进科技人才、农业专家学者等返乡创业,充分发挥特色人才优势。广西边疆民族地区急需一批专业科技人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引导当地民众通过辛勤劳动、培训学习、技能提升走上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之路,从而进一步壮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力量。相关部门要培育一批创业致富能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兴边富民文化引领力,进而先富带动后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推广。

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引领核心作用,不断优化地域资源配置,把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形成名片效应。民众、技术人才、致富能手、企业和社会是兴边富民的主体力量,因此,当地政府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搭建资源和平台,注重各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获得感,引导各方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体会幸福感,在国际对比过程中领悟安全感[3]。

(二)优化配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

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关键因素之一,优化配置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式。相关部门要助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及以上,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实行“每村一幼”制度,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入学率,确保当地民众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利于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视角进行深入的理解。

医疗卫生条件及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切实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必要条件。各地政府应不断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和设备配置的倾斜,从而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入边惠民。加强对医疗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加强基层卫生设施设备的建设则是前提条件。

(三)不断缩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差距

相关部门要着力推进广西边疆民族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缩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差距。广西边疆民族地区要不断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全面深化粤桂产业合作项目,打造品牌效应,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当地政府要不断加强对现代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业现代产业的附加值,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当地政府要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对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引领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要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持续深入,集中加强村党支部干部的培训和学习,实现特色产业与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形成村落特色党建文化品牌,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当地民众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当地政府要利用村落乡村振兴典型事例和先进宣传报道等手段提升村落产品品牌知名度,积极建设村民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和村落特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多样的途径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和学习。

(四)多维度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载体建设

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传播载体建设。当地政府要不断创新话语体系,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民歌、新编民族戏曲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当地政府要以互联网信息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微信、QQ、抖音等平台的传播作用,加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政府还可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边疆各地的民族体育活动中,通过举办民族体育竞技活动,激发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团结奋进、拼搏向上、守望相助、无私奉献的民族情谊,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广西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心中落地生根。

当地政府加强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还应警惕西方历史虚无主义浪潮的侵蚀。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边疆民族地区的民众要提升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做到去伪存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地政府要引导边疆民族地区民众增强对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的认同,引导他们珍视民族传统、珍惜民族情谊、巩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共识,并自觉成为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力军。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