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基于全国卷史料分析题对“古今中外”考查方式的思考
2023-08-12刘泽军邵祥路
刘泽军 邵祥路
(1.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金山谷学校;2.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等级性考试以学业质量水平4 为命题的基本参照,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对于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水平4 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其中,比较能力是考生难掌握的考查点,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综合理解、分析能力。
全国甲卷、全国乙卷的材料题打破了常规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分开考查的桎梏,或将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合并考查,加强古今对比。或将中国史与世界史合并考查,加强中外对比。这种考查方式值得师生的重视,我们既要贯通古今,从更加宏观的时间尺度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又要联系中外各国,从更加广阔的空间尺度把握中外发展规律的异同。
一、“古今中外”类试题的命制思路
“古今中外”类试题紧扣《新课标》对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水平4 的要求,考生需要学会进行简单的古今对比(纵向)、中外对比(横向),有不少考生因此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识别“古今中外”类试题的命制思路,就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这类试题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题目设置方面,如果是古今类材料题,那么小作文就考世界史。如果是中外对比题,则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材料中涉及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则小作文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材料中涉及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则小作文题考查中国古代史。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全国卷的大题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底。教师可以以此作为选择练习题的标准之一,学生熟悉题型分布后可以增强在考场上的信心,增强“这类题型我之前练过”的心理暗示。
其次,由于题量减少,导致“古今中外”类试题的分值比较高,甚至某一问可能在10 分以上,以下为近两年全国卷某一问最高分值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卷分值最高的那一问有10~12分,这意味着考生至少需要答5~6 个要点,考生要答全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有赖于平时方法的总结和足够题目的练习。
近两年全国卷某一问最高分值情况表
再次,对比类问题基本只占一问,其他两问不涉及对比。因此,考生不要害怕“古今中外”类试题,真正难的只是那一问。例如2022 年全国甲卷第二问“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涉及古今对比,而第一问“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第三问“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则属于常规问题。即使是难的比较题,有很多个要点可以答,考生至少也能写出2~3 个要点,有话可说,只是难答全而已。因此,考生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克服畏难情绪。
最后,在比较类问题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比较相同之处,例如2021 年全国乙卷41 题第一问要求考生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二是比较不同之处,例如2022 年全国乙卷41 题第二问要求考生“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此外,变化类问题也属于此类,例如2022 年全国甲卷第41 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三是要同时写出异同,例如2021 年全国甲卷第41 题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20 世纪50 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
通过对近两年全国卷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古今中外”类试题的特点,我们需要一定方法来解决这类题目。
二、“古今中外”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笔者以近两年全国卷为例,着重研究比较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以期提高学生得分率和答题速度。
【例1】(2021·全国乙卷·41 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8 分)
首先,我们要明确比较对象,本题要求考生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在审题方面没有太大的障碍。其次我们回归材料,标记出一些关键词句,最后再找出他们共同的品质。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介绍了希罗多德、司马迁的史学成就,需要注意一些能反映其品质的句子。从材料一中“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和材料二中“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以反映出他们作为历史学家的使命感。从材料一中“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材料二中“(《史记》开创的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可以反映出两人的创新精神。从材料一中“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和材料二中“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反映出二人追求真实,客观记录历史的品质。材料一“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材料二“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反映了二人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
本题有两个难点需要考生克服。其一是需要考生仔细阅读并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中描述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内容,找出一些反映他们史学品质的语句。常规的材料题只需要从某一段材料中搜索关键句即可。比较类大题则需要在找出关键句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比较对象,找出二人品质的共同之处,特别是关键句所在的位置不同,需要一一对应才能概括出答案,这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高考限时作答的情境下。因此,这需要考生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精确度。其二是要用合适的语句概括出二人的共同品质。要点二、三中的“创新精神”“追求真实,客观记录历史的品质”相对好概括,但要点一、四中的“历史学家的使命感”“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相对难归纳。根据一些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作答时容易词不达意,或者觉得自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例2】(2022·全国乙卷·41 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20 世纪50 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 年到1966 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 年,国家制定12 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 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 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 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 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12 分)
考生需要先概括出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不同特点,解决第一问,才能接着分析中日两国技术引进为什么会有不同,从而回答解决第二问。
根据材料一“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可知出台法规规范技术引进。根据材料一“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可知日本引进科技以恢复经济为目的。根据材料一“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可知日本主要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根据材料二“1956 年,国家制定12 年科技规划”可知中国制定完备的科学引进计划,以实现工业化为目的(1956 年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考生需要对一些年份的重要事件保持敏感度)。根据材料二“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 项……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可知中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根据材料二“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可知中国引进技术受挫后,走向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科技的道路。
关于日本引进的技术背景,根据第一问答案“日本以恢复经济为目的”,并结合材料一给出的20 世纪50 年代时间节点,我们可知当时的背景之一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科技遭到严重打击”。根据第一问答案“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并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的逐步形成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背景之二是“美国对日本科技引进采取了扶持政策”。“日本工业化建设的需求”这个要点看起来简单,但是很少学生能答到,因为材料和教材都没有提及二战后日本工业化建设的内容,教材只提及二战后日本政府以科技强国为口号,采取适当政策,在美国扶持下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曾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强国。这种需要根据材料主旨(科技发展)推论出“工业化建设的需求”的要点,需要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积累。
关于中国引进技术的背景,根据第一问答案“以实现工业化为目的”和材料“1956 年”的时代背景可知背景之一是“实现工业化的需要”。根据第一问答案“中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可知背景之二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根据第一问答案“中国引进技术受挫后,走向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科技的道路”可知背景之三是“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并结合教材所学背景知识,可知“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了巩固新生政权”。
通过两年的真题典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解题经验。其一,学生要仔细审题。他们需要清晰地知道比较对象是什么,比较的内容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材料给出了哪些提示信息,这些都是解题的基础。其二,学生要学会使用适当的历史学术语、书面语概括。例如2022 年全国乙卷中的一些答题关键词句“以恢复经济为目的”“工业化建设的需求”“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支持”等,这类表达方式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因为它们具有重复性,即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大题考点中经常可以用上,学生可以准备一个历史笔记本专门记录这些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答题的准确度。其三,高中生要学会将试题的材料和教材的知识结合起来。很多考生反映难以将材料中的线索对应回教材知识,建议他们在今后做练习题时就动笔圈出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例如时间、人物、地名等专有名词,尤其是时间,它限制了考生的答题范围。
总之,考生切忌简单的刷完题、对完答案后就浅尝辄止,尤其是命题专家精心命制的高考题。考生需要庖丁解牛般对其剖析,总结答题规律、摘录并学会运用一些书面表达,力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巩固练习题
经过前文解题方法的探讨后,笔者以另一道高考题为例,使考生熟悉“古今中外”类试题的解题流程。
【例3】(2021·全国甲卷·41 题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 年12 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1955 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50 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10 分)
首先,考生要识别比较对象。本题需要注意的是考生需要先概括美英对华贸易政策的异同,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各自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可知,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美英两国都有遏制中国、严格控制对华贸易的贸易政策,但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
其次,考生回归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根据材料一中“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可知美英意识形态一致,都有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根据材料一中“朝鲜战争结束后……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可知受朝鲜战争影响,两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华贸易。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可知,在冷战的局势下,美英都有意识地限制对华贸易。根据材料一“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可知香港是东亚贸易中心,全面禁运损害英国利益。根据材料二“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可知中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结合国际背景可知,二战后美国实力强大,企图称霸世界,英国实力削弱,更多地考虑本国的贸易利益。因此双方对华贸易政策不同。
最后,考生归纳一些答题经验。通过本题,考生可以学到以下经验:在做中外对比题时,考生需要考虑到同时期国际背景的因素(冷战的局势,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实行的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综合国力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基础。学生这样总结可以为今后做同类型的题目提供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