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合并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08-12李楠
李 楠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心力衰竭和肿瘤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二者合并患者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1],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临床上一般均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同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2-3]。责任制护理模式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常用的一种护理模式,注重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护理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心力衰竭合并肿瘤患者,纳入期限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例数均为29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1~70岁,平均(56.32±8.34)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23~75岁,平均(56.11±8.3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纳入标准:通过临床综合诊断,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肿瘤[4],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患者资料齐全,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有直系亲属陪同,可以完成研究。排除标准:继发性心脏肿瘤患者;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的患者;具有严重精神、意识障碍,无法有效沟通以及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主要内容为生命体征监测,常规健康教育、环境干预及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在上述基础上将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护士长作为组长,小组成员主要包括科室专业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人员,执行责任包干制度,明确责任护理队伍的具体职责,同时也需要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具体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认真负责,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保证分组的合理有效,在分组时需要对护理人员性格特点、工作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另外需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②小组的具体工作安排。成立责任小组之后,组长需要对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分配,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处理,以便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在护理中,对于高风险的护理操作,安排给经验更丰富的护士,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保证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另外,合理排班,保证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使其以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③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之后第1天就开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基于对患者病历资料的了解,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实施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知水平,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④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向患者传达正能量,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担心,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其配合度。⑤结合患者情况为其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干预方案,如慢跑、打太极拳等,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及抵抗力。
1.3 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①将两组护理质量相关评分进行对比。通过本院自制调查量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4项内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5]。②将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对比。③将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选择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其进行评估,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6]。④将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问卷总分10分。评分>9分为满意,8~9分为基本满意,<8分为不满意[7]。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表示。定性数据用χ2核实以率(%)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对照组29例患者,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病房护理以及消毒护理评分分别为(80.50±2.10)分、(81.30±2.10)分、(81.30±2.60)分和(81.70±2.80)分;观察组29例患者,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病房护理以及消毒护理评分分别为(94.10±3.40)分、(96.40±3.20)分、(95.70±3.50)分和(97.30±2.30)分。通过上述结果可知,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213、8.632、8.644、8.234,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后,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护理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b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后相比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中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分别为11例、10例和8例,满意度为72.41%(21/29),观察组中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分别为20例、8例和1例,满意度为96.55%(28/29),由此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54,P<0.05)。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对心力衰竭合并肿瘤患者来说,多数患者肿瘤为良性,疾病高发区域为左心房卵圆窝区,其主要生长方式为息肉状突入心腔内生长[8-9]。对于心脏肿瘤患者,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该疾病患者耐受力比较差,受到手术创伤的影响会出现比较强烈的应激反应,需要在手术中做好护理干预工作[10]。另外,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常规护理干预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不断优化和创新护理干预模式成为医院的必然选择[11-12]。责任制护理模式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效果确切,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采用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充分体现护理的针对性[13]。护理工作涵盖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使用该模式展开护理工作,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深化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保证分工的合理性,责任落实到个人,有利于促使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负责、态度认真,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4]。本研究中对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两组护理质量相关评分差异显著,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获得更加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本文的研究结果与许爽与赵振娟[15]在相关课题当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效果理想,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将其作为优选临床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合并肿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其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