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角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2023-08-12刘威丁宇宁王琳

科技风 2023年22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

刘威 丁宇宁 王琳

摘 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剖析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特征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地,梳理了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四种典型模式,如政府主导模式、高校主导模式、贯通培养模式和递进式培养模式。最后,从选育兼具学术和实践能力的导师团队、开发基地特色实践课程、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导向、建立实施动态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推进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学生能够接触实践、理解实践、学习理论、需求突破、融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政产学研用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重要载体[13]。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显著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专业培养的类型结构,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4]。然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基地功能弱化、双导师制流于形式、以学带专等突出问题[5]。对此,本文重新审视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独特特征,深入剖析基地運行中的存在问题,总结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的主要模式,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特征

(一)需求引领:围绕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导向

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性需求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解决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以河南省为例,2023年对五个优势产业提出了“万亿级”发展目标,在具体推进上要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装备产业创新提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汽车产业换道超越、轻纺产业迭代更新。相应地,河南省内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应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当地的优势龙头企业共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将基地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基地、人才培养阵地、创新成果集聚高地。

(二)特色引领:立足学科基础与特色优势

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既要对接国家及区域发展需求,又要立足自身的学科基础,发挥高校科研教学的独特优势。纵观国内高校,在一个省域内多数拥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为建设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奠定了基础。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时,高校普遍选择某一个或少数几个行业的、以往互动较多的企业进行联合,有利于强化高校原本的行业特色,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校企合作中的信任问题。

(三)协同引领:充分发挥各方参与积极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以自愿为前提,对于参与各方的约束力有限。在此情况下,调动基地成员的参与性是关键问题之一。对于高校而言,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参与的积极性明显较高。相比之下,企业参与积极性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文科类的相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较为明显。究其原因,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必须能够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或者能够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此,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模式,提高基地成员的参与热情,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成果共创共享机制。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一)经费投入的可持续性不强

一是投入渠道单一。从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来源看,上级主管部门、企业和高校是常见的经费投入主体。具体地,一些基地以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经费投入为主,以企业和高校经费投入为辅,投入经费渠道相对单一、经费总投入偏少。二是投入经费不持续。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通常是阶段性投入,或者以项目形式资助,甚至有的基地经费投入是一次性的,但基地运行成本却是常态化。三是企业投入意愿不强。有的企业与高校愿意合作,主要看重的是高校实验室硬件配备齐全且研究型人才储备充足,但企业不愿意投入专项资金,以资助相差研究或项目的开展。四是学校投入动力不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仅是专业培养方式中的一个抓手,专业成果产出并不是单纯依靠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更多的高校将培养重心放在学校内部。同时,限于经费支出类别的限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财务支出规定增加了经费投入和使用成本。

(二)师资引育机制未有效建立

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师资引进时,通常由高校的二级院(系)负责推荐。院(系)为了增加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仍然以学术成果作为师资选聘的重要参考,多数师资具备较好的科研功底,但对于专业和实践的了解明显欠缺。对于外校导师的选聘同样缺乏客观标准,有的高校选择校外导师时将对方在企业中的职务作为重要参考,忽略了学术能力和职业专业,难以真正胜任基地校外导师的各项要求。最后,校外教学基地师资的日常培训较为缺乏,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三)评价考核标准有待优化

一是对于基地考核仍然以成果为导向,考核的标准以常见的高层次项目、核心期刊论文、专利、经费到账等指标为主,造成基地以“短平快”任务为主,忽略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二是对于学生的考核偏向学术能力。有的高校纵然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制定了多样化的毕业资格选择,但项目参与和论文发表所占的分量仍然偏高,忽略了学生对企业贡献度的考核。三是对于校外导师的考核形式化。在基地日常运行中,高校聘任了一批校外导师,也进行了年度动态考核,但由于为了维持校企合作关系等原因,校外导师考核结果以“良好”以上的考核等级为主。四是对于校内导师的考核不严格。对于基地配备的校内导师考核,如果指导工商管理类专业完成的论文、咨询报告、设计方案等有问题时,基地或院系对于导师的追责很少。对于导师管理的相关制度,实践中执行起来存在较大难度。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对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设立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每个基地每年投入100万元以上资金,连续投入3~5年,以此作为基地的启动经费,属于政府主导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基地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自筹、企业资助、项目经费投入、社会捐赠的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此种运行模式能够解决高校和企业设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初始经费投入问题,快速集聚当地的创新要素,助推“政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但是,此模式的经费来源较为单一,易形成基地对于财政资金的依赖,一旦后期缺乏经费投入,可能面临较大的运行困境。同时,通常财政资金拨付周期较长、使用时限较短,不利于基地的前期建设,且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而不是企业,造成基地开展的研究项目往往并非完全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对于基地的考核可能又落入了论文发表数量、承担科研项目层次等误区。

(二)高校主导模式

高校为了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选择现有合作关系较好、合作时间较长的企业、行业协会或政府主管部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此模式下,学校通常修订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第一年或第一个学期进入基地进行认识学习,然后在第三年或第四年进入基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工作中,学生要结合导师指定的科研项目,对应发现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既可以完成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提供了真实案例和选题方向,达到了多重受益的效果。但是,此模式的缺陷在于科研课题与企业问题的匹配存在较大难度。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差异,有的学生实习内容与导师指定的研究课题偏离较大,二者难以找到结合点。同时,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很多问题属于系统性工程,且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学生最终提出的解决方案并不符合企业的预期目标。此外,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数量的快速增加,高校向基地派出的学生数量较多,对于基地的接纳能力和经费投入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贯通培养模式

贯通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贯通本科、专业硕士及专业博士的培养过程,根据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定制培养。以六年制的本硕贯通式培养过程为例,学生在本科前三年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在第四年到企业实习,在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的第一年,继续学习理论课程,并由企业导师担任相关理论课程;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第二年,到基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将成果整理成为毕业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此模式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且有效减少了企业对于新员工的培训成本。同时,学生对企业的了解较多,能够提前适应工作要求,且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深受企业的认可。不足之处,培养过程时间较长,受某些外部因素影响,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能发生变化,在本科毕业后不愿意进入工商管理类专业阶段学习,或者不愿意毕业后进入基地合作企业。同时,由于企业经营中也存在变化的可能,有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企业战略调整或者高层管理者参与意愿降低,可能选择退出基地。

(四)递进式培养模式

递进式培养模式是指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要参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活动,且参与深度和挑战度逐级增加。比如,在本科第一年,要求学生参与专业认知,了解企业的基本规范、运作流程和涉及的主要工程技术;在第二年,导入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岗位要求等实践内容,让学生对未来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前景形成准确判断;在第三年,学生参与到企业命题的工程项目,参与企业一线生产,与企业共同设计工程方案;在第四年,学生到企业验证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方案的调整优化。此模式遵循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缺点在于占用了较多的学生课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和企业的参与成本,对于学生的过程考核也存在较大难度。

四、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议

(一)选育兼具学术和实践能力的导师团队

工商管理类专业指导教师既要拥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又要拥有相关的实践经历,对于導师的要求其实更高。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因此需要鼓励年轻教师进入基地、进入企业、进入一线工作,运用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带着进入基地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共同解决企业问题。为了减少高校教师参与基地的顾虑,要逐步改革职称评审的校内标准,破除论文、项目等考核的硬性要求。此外,对于进入基地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工作量补偿,及时出台基地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

(二)开发基地特色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开发是保证基地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需要科学设计一定数量的基地实践课程,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实践课程的学分、学时、课程目标、授课内容、考核方式等。由于实践课程要占用学生大量时间,需要将课程纳入修读学分,以提高学习参与积极性。对于实践课程的内容,应充分征询校外企业导师的意见,必要的课程需要由企业导师进行讲授或现场教学。

(三)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导向

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高校或企业的约束作用有限,调动参与积极性是基地持续运行的又一关键问题。基地在日常运行中必须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避免出现有的基地成员投入多、受益少的情形。因此,在基地设立之初,需要明确基地成员的参与目标,共同制订详细的合作计划,明确参与单位的权益与义务。

(四)建立实施动态考核机制

一是对基地合作单位进行动态考核。定期需要对于参与较多的基地合作单位,进行客观考核,并予以奖励,或者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对于参与意愿下降的基地成员,要及时进行沟通,调整合作内容,或者选择淘汰。二是对基地导师进行动态考核。建立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动态考核制度,对于校内导师要强化实践能力考核,引导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对于校外导师要考核基地活动参与频次、工商管理类专业指导能力水平和指导时间投入。三是对学生参与过程进行动态考核。对于基地实践活动进行全流程监控,除了以往的起点(实践计划)和终点(实践总结报告)考核之外,要着重对参与过程、参与形式、参与积极性和参与产出进行多样化考核。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考核,应侧重于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如科研成果选取的恰当性、实践可行性、实践价值等。

参考文献:

[1]张宏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22,413(07):5859.

[2]盛洁,易婧姣.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5):7072.

[3]阳葵兰.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以“广州商学院广州市源晟会计师事务所”校外实践基地为例[J].江苏商论,2022(05):135138.

[4]刘娟.政府主导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北京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6):1924.

[5]刘莉,黄颖,邹云龙,等.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探析——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01):8388.

基金项目: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产教融合·学研联动·专创协同:面向新经济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2021JGLX055);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行机制研究”(GJXY202212)

作者简介:刘威(1984— ),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