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23-08-12蒋桂容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教学活动主体

蒋桂容

初中生物课程注重探究和实践,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展现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及探究过程,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生物知识, 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知识教育为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生物能力、生物学习兴趣等。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版)》要求:“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 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

“以科学实践为载体, 构建活动体系, 以关键问题为引导,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多种主动学习方式,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那么,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把握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3 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身体的成长、性的成熟,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 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

然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初中生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初中生的思维虽然已经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 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由于辩证思维刚开始萌发,所以思想方法上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在人格特点上,还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社会经验也十分欠缺。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 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要正视初中生的特点,据此相应地调整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二、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觉地投身于生物探究活动中, 以此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在教學《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会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些承上启下的思考问题:“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了种子的结构,那么同学们知道一般情况下,种子的哪一个部分会发芽? 当种子萌发的时候,各部位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可以被调动起来, 还会将已获得的知识进行正迁移, 促进新知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2)开展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操作兴趣。初中生物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存在,有些教师为了节约上课时间,很少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 这就使得学生将生物学习作为一门识记学科, 认为只需要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死记硬背即可,这违背生物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为了转变这一点,我会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加入一些安全、有趣的小实验。如一教师在讲到“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这一知识的时候,就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将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状况直观地展示出来, 让学生在动态运动的画面中观察到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异同点。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在观察中自主探究。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设生物学习情境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观看录像、观察实验、阅读材料、分析图表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抓住契机,启发学生的灵感。有趣的问题可以把学生组织调动起来,也可以实现知识点的过渡,这样也就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如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教学中,在讲完发酵的原理之后,教师应创设一个学生分组实验、质疑、释疑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利用实验材料进行小组实验。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构建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主体参与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主角, 主动学习,不被动接受知识。要建立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应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学生自我发展的同路人和指导者这一角色, 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体验感知、思考、概括、记忆、运用等认知的全过程,最终达到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现行的初中生物教材又浅显易懂, 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个问题之前,要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然后让其自主学习。比如在教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遗传是什么? 遗传通过哪些途径实现?遗传存不存在物质基础,如果有,是什么?亲代性状能传给子代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就该课的重点、难点提出另外的问题:发育为雌性的受精卵细胞和发育成雄性的受精卵细胞的区别在哪里?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总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就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交换观点,随后教师总结点拨,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比较理想的主体参与模式。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课堂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教学活动主体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