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部“躺平”的现实样态、致因要素与治理路向

2023-08-11袁建涛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躺平理想信念

摘要:2015年10月,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对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了改进完善。全国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以干部教育培训显著成效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的持续好转。近年来,“躺平”成为热词,一些干部不主动担当作为,缺乏信心与斗志,被群众称为“躺平式”干部。干部教育培训视角下的干部“躺平”呈现不想为、不能为、不真为、不敢为的现实样态,存在思想上的理想信念低温、能力上的履职本领恐慌、作风上的宗旨观念淡薄、发展上的担当作为不力等致因要素。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让“躺平”干部站起来、干起来,更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关键词:“躺平”;干部教育培训;理想信念;担当作为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3)04-0061-08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1]。我们党一贯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干部教育培训经历历史开创、正规办学、改革创新、规范健全等阶段[2],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制度和传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党员干部,保证了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干部教育培训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和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在党的建设突出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培训实效,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跃上新台阶,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得到加强、党性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

2015年10月,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3],对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了改进完善,明确规定干部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提出了全员培训原则。与2006年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相比,新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把干部教育培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凸显了干部教育培训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了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进一步重视干部教育的培训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师资、课程、教材等基礎建设,进一步强调了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围绕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提出了坚持按需施教、创新方式方法、加强能力建设、严格考核评估等系列新举措(见表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颁布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4]。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指导下,全国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加大培训保障,以干部教育培训显著成效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的持续好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5]担当作为铸就了党的百年辉煌,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保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锻造了过硬的干部队伍,成为党的重要法宝。干部就要有担当,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干部的价值追求,唯有坚持担当作为,具备过硬的担当本领,才能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近年来,高速发展、激烈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平台、机会和发展,也带来了压力、焦虑和困境,于是“躺平”成为热词,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躺平”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现实压力面前难以抗争、不再渴求成功、主动降低欲望的一种心态[6]。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推进,过去一些干部身上的不良风气正在逐步扭转,但现实中也不乏一些干部,不主动担当作为,缺乏信心与斗志,面对任务左躲右闪,直接“躺平”,被群众称为“躺平式”干部[7]。“躺平式”干部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辜负了党和人民的重托,也辜负了自己的使命,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破坏的是党群干群关系。“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干部要常思“躺平”之害,切勿真“躺平”。干部“躺平”,根子还是出在思想上,他们之所以会变成“躺平式”干部,归根结底,还是思想的“压舱石”没有夯实,初心使命没有刻在心里。“躺平式”干部的本质问题,是理想信念松动,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干部的德才素质和履职能力,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推动工作,因此,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干部思想深处植入抵制“躺平”的精神意识、拒绝“躺平”的责任担当,让“躺平”干部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绊脚石”转化为“铺路石”,确保党和国家的肌体健康、事业赓续。基于此,本文以干部教育培训为分析视角,剖析干部“躺平”的现实样态,探讨干部“躺平”的致因要素,并探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向,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二、干部教育培训视角下干部“躺平”的现实样态与致因要素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对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品行教育培训为重点,并注重业务知识、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这些教育培训内容的确定,遵循了教育的一般规律,反映了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的培养目标,也直接反映了一定时期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状况及教育培训需求,保证了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始终是干部教育培训第一位的任务。干部“躺平”的现实样态与致因要素,正是以上教育培训内容在“躺平”干部身上最直接的反映。

(一)不想为:思想上的理想信念低温

“躺平”干部不想为突出表现在:缺乏学习热情,没有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缺乏政治定力;工作不认真,对工作不把关、不研究,敷衍了事;工作不主动,没热情,没激情,缺乏工作效率,办事拖沓;对工作底数不清,对工作不闻不问;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不主动寻找和抓住机遇,缺乏对未来发展的预见和规划。坚守理想信念是我党在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和平建设时期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相反,理想信念的缺失则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失误甚至衰败的重要原因[8]。干部不想为,归根到底还是思想滑坡,理想信念松懈和动摇,思想根子出了问题。这些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常年失修,初心使命一点点“跑冒滴漏”,“四个自信”没有筑牢,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作精神统领,遇到难办的事、吃苦的事、无利可图的事,个人利益想得多、漂亮口号喊得响、为民实事干得少,出现理想摇摆、信念滑坡、斗志丧失、工作消极等问题,“躺平”就是最利己的选择。理想信念是古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是近现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9]。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全面持续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上的“钙”,让“躺平”干部不想躺,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躺平”现象的发生。

(二)不能为:能力上的履职本领恐慌

“躺平”干部不能为突出表现在:工作没思路,没目标,不能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掌握不住第一手资料,发现不了新问题,拿不出新措施,打不开新局面;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局面时,守摊有余,创新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突出表现,折射的是能力不足、本领不强、思路不对、方法不当、落实不力等问题。这些干部缺乏增强本领的敏锐性,工作习惯于墨守成规,遇事按老经验老办法处理。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抓工作不得要领,想到什么抓什么、干到哪里算哪里,该抓的没有抓牢,抓了的没抓到底。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管理和领导能力不足、学习和适应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缺乏群众工作能力,应对危机和挑战能力不足,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能力不足与“本领恐慌”,无力应对日益复杂的治理难题,只好选择“一躺了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尤其是在面对新时代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时,迷失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最终被迫选择“躺平”。

(三)不真为:作风上的宗旨观念淡薄

“躺平”干部不真为突出表现在:党性观念不强、党员观念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处理问题刚性多、韧性少;精神状态不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善为,逃避责任;宗旨意识淡化,缺乏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善于倾听和解决群众的诉求,没有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私心较重,将个人得失放在首位,没有真正厚植人民情怀,遇到问题时“绕着走”、面对重担时“装样子”。这类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不力,不仅缺乏担当奉献精神,更缺乏宗旨意识,存在畏难情绪。廉洁自律不过关,稳不住心神、管不住行为、守不住清白,不能做到淡泊名利、清爽做事。久而久之,就难以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做事为了人民、时刻想着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难以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己任,滋生“不作为、慢作为”等作风问题,失去了作为公仆的应有作为,在推责、卸责、避责的链条中实现“躺平”[10],在服务对象和群众心中留下了不好印象,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四)不敢为:发展上的担当作为不力

“躺平”干部不敢为突出表现在:不敢碰硬较真,遇到问题绕着走,遇到矛盾往上推;缺乏担当精神,不敢承担责任和风险,面对问题常常逃避和推诿;缺乏创新意识,固守传统思维和做法,不愿接受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敢尝试新的方法和技術,害怕失败和批评。现实中,有些工作“硬骨头”不好啃,有些干部担心被追责、问责,工作畏畏缩缩,思想上存在“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观念。面对牵涉面广、短期内很难有大的突破的工作难题,有些干部不是想着破题、解题,而是因为怕困难、怕争议、怕出事、怕担责而缩手缩脚,该干的也不干。有的单位存在较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思路不科学不清晰,抓改革促发展缺少真招实策,瞎折腾、乱作为,不仅让干部无所适从,更消磨了干部的韧劲、干劲、闯劲、拼劲,助长了干部遇事不敢担当、不愿负责、不尽职责、不能拍板的“躺平”之风。

三、干部教育培训视角下干部“躺平”的治理路向

干部“躺平”既是新花样,也是老问题,从来没有“躺”出来的成绩,也没有“躺”出来的发展,干部“躺平”固然存在一定的外在原因,但病根还是在自己身上。解决“躺平”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干部教育培训也要坚持久久为功、重在持续、重在提升,在教育培训内容、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给“躺平”干部精准查病根、开药方,让“躺平”干部站起来、干起来,不断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建设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以学铸魂,教育引导干部从初心始发地走向信仰高地

坚定理想信念是增强干部内动力、提升干部自主性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就“以学铸魂”提出明确要求: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11]。要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必须革除其“躺平”思想,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前进道路上,党的领导是确保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12]。坚定理想信念要靠是否对党忠诚、是否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否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是否能正确处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来衡量、来检测,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永恒课题。干部教育培训要始终坚持“姓党”的根本原则,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抓住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在筑牢理想信念、提升品行作风上下功夫。要加强理论教育,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使之系统权威进教材、深入生动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教育引导干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扎实开展党性教育,突出党章和新形势下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宗旨、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作风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政德修养和品行作风。

(二)以学增智,教育引导干部在智慧汲取中提高履职能力

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要教育引导干部重点提高两种能力。一是牢记人民至上,提高为民服务能力。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关键在于权力属于人民[13],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我们才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14]。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首要坚持之一,深刻阐释了我们党的政治追求和动力来源。干部教育培训要教育引导干部牢记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一基本宗旨,教育引导干部始终践行一心为民的不变初心,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掌握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二是坚持求真务实,提高现代化建设能力。要教育引导干部具备“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思想自觉,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将党的要求内化于信念理念、外化于行动行为,不断提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干部教育培训要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干部的专业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经济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领导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培训内容。要精准实施专业化能力培训,开展知识教育,做到培训目标指向履职能力、培训内容偏重履职能力、培训方法着眼履职能力,努力弥补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短板,在提高干部履职能力上下功夫。

(三)以学正风,教育引导干部在学思践悟中锻造过硬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15]以学正风,就是要弘扬清廉之风。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以刮骨疗伤的巨大勇气,打出一套套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拳”,筑牢修身正己的“制度链”,把好为官从政的“方向盘”,同各种腐败问题进行坚决斗争,换得当下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干部教育培训要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涵养浩然正气,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努力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教育引导干部时时审视自身是否有特权思想在滋生,是否有特权行为的倾向,自觉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坚决斗争,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打折扣,以上率下、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净化思想、强化担当,自觉做反对特权的示范者、推动者。要教育引导干部不断提高党性觉悟、涵养浩然正气,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正向激励教育与反向警示教育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实效。要严格教师管理,推动“用学术讲政治”,教师要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突出问题导向、找准学术接口、构建学理框架,把讲政治贯穿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全过程。要加强学员管理,强化学风建设,以管促学、以学促管,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保证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四)以学促干,教育引导干部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新发展

以学促干,就是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全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成效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与发展的宝贵品质,也是我们党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新胜利的精神力量[16]。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这一要求是“三个务必”总要求的群体性具象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百年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的百年辉煌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斗争赢得的。当前,面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领导干部更加需要增强敢于斗争的志气、底气、骨气。干部教育培训要教育引导干部带头担当作为,增强斗争本领,教育引导干部平常时候要担当得起来,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能够站得出来、豁得出来,通过正确斗争赢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教育引导干部具备干事创业的情怀,在担当作为中化解风险、在真抓实干中促进发展、在践行宗旨中惠及民生,不断加强能力作风建设、锤炼干事创业本领、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四、结语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重视文化对人的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这恰恰也是它自身所体现出来的育人功能[17]。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证明,没有全党的大学习,没有干部的大培训,就没有事业的大发展。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的各级干部,要切实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功能,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本文以干部教育培训为分析视角,探讨了干部“躺平”的现实样态、致因要素、治理路向,为研究干部“躺平”问题提供了参考思路。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党的干部更要以实干笃定前行,具备“想干事”的激情、“能干事”的本领、“干成事”的决心,推动各项工作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要彻底解决“躺平式干部”不想躺、不愿躺、不能躺、不敢躺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多管齐发、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要进一步强化正向和负向激励,激发干部积极作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强化干部的使命意识、宗旨意识,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畅通干部的晋升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和执纪问责力度,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完善考核机制,以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始终不忘“来时路”、不停“脚下步”、奋进新征程,做到干字当头、争为人先、实干为要,用奋斗精神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彩华章。

参考文献:

[1]傅华.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N].人民日报,2021-12-16(9).

[2]袁建涛.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发展与经验启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1(4):37-41.

[3]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N].光明日报,2015-10-19(10).

[4]赵耀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颁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6):74-75.

[5]習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J].社会主义论坛,2019(2):4-6.

[6]句华.让混日子的“躺平式”干部没市场[J].人民论坛,2022(7):52-55.

[7]杨心怡,郭妙兰.看看这些不推不干的“躺平式干部”[J].中国纪检监察,2021(21):38-41.

[8]于学强.论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的历史经验与路径选择:关于习近平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研究与思考[J].探索,2017(1):113-118.

[9]姜益.重视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论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钙”[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2):32-36+86.

[10]朱贞,关庆华.“躺平式”干部的实践样态、生成逻辑与治理策略: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分析[J].领导科学,2023(1):80-83.

[11]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N].光明日报,2023-04-14(1).

[12]朱小宝,贾梦菊.团结奋斗的价值意蕴、现实观照和实践要求[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6):23-26.

[13]王玉鹏,郭刘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主体意蕴[J].湖湘论坛,2021(2):25-33.

[14]王向清.深刻把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重逻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6):1-5.

[15]习近平.坚持从严治党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J].紫光阁,2014(8):7-8.

[16]徐俊,曹桂芝.以“五个敢不敢”涵养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J].湖湘论坛,2021(3):51-61.

[17]陶廷昌,刘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在场”的实践根据、功能定位与传承方略[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3-41.

责任编辑:周 觅

猜你喜欢

干部教育培训躺平理想信念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躺平 花香自来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
试论“三严三实”在高校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